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鎂血症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10-27 21: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血清鎂濃度高於1.25mmol/L(2.5mEq/L)時為高鎂血症。鎂在含量上是機體內第四位的陽離子,僅次於鈣、鈉、鉀;在細胞內,鎂的含量僅次於鉀而占第二位。鎂代謝紊亂主要是指細胞外液中鎂濃度的變化,包括低鎂血症(hypomagnesemia)和高鎂血症(hypermagnesemia)。高鎂血症主要由機體內鎂攝入過多或排出減少所致,常可導致肌無力、心律失常、尿瀦留等癥狀。

鎂在含量上是機體內第四位的陽離子,僅次於鈣、鈉、鉀;在細胞內,鎂的含量僅次於鉀而占第二位。血清鎂濃度高於1.25mmol/L(2.5mEq/L)時為高鎂血症。臨床表現與血清鎂升高的幅度及速度均有關。短時間內迅速升高者臨床癥狀較重。一般早期表現為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皮膚潮紅、頭痛、頭暈等,因缺乏特異性,容易忽視。當血清鎂濃度達2~4mmoL/L,可出現神經-肌肉及循環系統的明顯改變。

高鎂血症的臨床表現與血清鎂升高的幅度及速度均有關。短時間內迅速升高者臨床癥狀較重。一般早期表現為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皮膚潮紅、頭痛、頭暈等,因缺乏特異性,容易忽視。當血清鎂濃度達2~4mmoL/L,可出現神經-肌肉及循環系統的明顯改變。

高鎂血症 - 疾病病因

以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多見,但一般腎功能衰竭患者血鎂大多仍能維持正常或正常偏高水平,且無高鎂血症導致的癥狀。如果一時攝入過多(如使用抗酸劑)或經其他途徑進入體內過多(例如肌注硫酸鎂等),則有可能出現明顯高鎂血症並出現癥狀。此外,甲狀腺素可抑制腎小管鎂重吸收、促進尿鎂排出,故某些黏液性水腫的患者可發生高鎂血症。醛固酮也有抑制腎小管鎂重吸收、促進尿鎂排出的作用,故Addison病患者可有高鎂血症。

高鎂血症 - 鑒別診斷
輕度高鎂血症時,癥狀及體征常缺如,易被忽略,對於使用鎂劑的患者特別是伴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注意監測血鎂濃度,同時結合尿鎂測定,原發基礎疾病情況作出診斷及鑒別診斷。

高鎂血症 - 防治原則

1.防治原發疾病,儘可能改善腎功能,包括糾正脫水。
2.靜脈內注射葡萄糖酸鈣,因為鈣離子在某些方面能與鎂離子相拮抗。
3.使鎂排出體外,可用透析療法以去除體內過多的鎂。如腎功能尚好,也可以適當使用利尿葯使腎排鎂增多。
4.人工呼吸,用於搶救呼吸肌麻痹患者。
5.治療其他電解質紊亂,引起高鎂血症的原因往往也會引起高鉀血症,因此應當及時檢查血清鉀,發現高鉀血症后,應積極治療。

高鎂血症 - 治療方案

高鎂血症的治療主要包括對症處理、降低血鎂濃度和治療基礎疾病三個方面。分述如下:

1.對症處理 (1)使用鈣離子:由於鈣對鎂有拮抗作用,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或10%氯化鈣常能緩解癥狀,常用量為前者10~20ml,後者5~10ml,緩慢注射。 (2)一般對症處理:如根據需要可採用呼吸支持治療、升壓葯治療、抗心律失常治療等。 (3)膽鹼酯酶抑製劑:高鎂血症可使神經末梢釋放乙醯膽鹼減少,應用膽鹼酯酶抑製劑可使乙醯膽鹼破壞減少,從而減輕高鎂血症引起的神經-肌肉接頭興奮性的降低。可試用的藥物有新斯的明等。

2.降低血鎂濃度 (1)增加尿鎂的排出:腎功能正常患者可適當補充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液糾正脫水,增加腎小球濾過量,加速鎂的排出。在補充血容量的基礎上,使用利尿葯可增加尿鎂排出。可將噻嗪類利尿葯和襻利尿葯合用。但對於明顯腎功能不全者來說,應用利尿葯是時無效的。 (2)血液透析:腎功能不全時發生高鎂血症是應用透析療法的指征,因為腎功能不全時高鎂血症,高鈣血症常合併存在,這時應用鈣治療是不合適的。但注意透析時要使用無鎂液。 (3)嚴格控制鎂的攝取:必須停用一切含鎂藥物。

高鎂血症 - 預后及預防
預后:高鎂血症若診斷、治療不及時可發生急、慢性腎功能不全,應注意監測血鎂、尿鎂濃度。
預防:高鎂血症診斷成立后,應積極尋找原因,若為醫源性因素引起者。應立即停止應用含鎂藥物或製劑。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0: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