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佛法

[複製鏈接]

1635

主題

2471

帖子

8711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7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開心樹 發表於 2014-10-26 17: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學佛法的人要有忍耐心,有人罵我們,我們要拿著他當唱歌聽,或當他們給我們講另一種語言。因爲我不罵人,所以旁人罵我,我也不懂得、也不知道。尤其有人罵我們,那是給我們上肥料,令你這塊地所長的一切能茂盛一點。所以我們學佛法的人,要能忍受,就是德行。能忍就是道,你要能受了,也就是修行。受不了也要受,才得了。如受不了,就有麻煩。能受得了,無論有什麽境界來了都能忍受,這就是懂得佛法。你要是不能忍、不能受,那就是不懂得佛法。

所以我們要「不生煩惱莫疑心」,時時都不生煩惱不生懷疑。「總要管自己少管人,」常常只要管自己,不要管旁人。「多認不是少爭理,」常要認自己的不是,不要盡那麽狡辯。「安然清淨智慧生,」你要能這樣就很平安,會生出一種智慧。「明心沒有礙難事,」學佛人講明心見性。明心即你心裡明白了,什麽事情都不難了,沒有困難的事情。「見性豈有憂愁心,」見性的人就不知道憂愁了。「佛光不是不普照」,所謂「心清水現月,意定天無雲,心平百難散,意定萬事吉」。所以佛光不是不照你,而是你心裡若像渾水似的,月光就照不進去了。我們心裡要是清了,就像水裏現出月亮似的,佛性就現前了。「意定天無雲」,你意有定力,就好像天上沒有雲彩似的。爲什麽佛光不普照我們呢?因爲「憂思恨怨心攪渾」,你又有憂愁、又有煩惱,又有恨,又有怨,在心裡頭有這麽多東西,所以心裡就渾了,就沒有智慧。我們誰能沒有煩惱,誰能沒脾氣,誰就生大智慧,開大智慧了。

學佛法不用學多,學得能不生氣、沒有脾氣,那就是佛法。所以說「事事都好去,脾氣難化了,真能不生氣,就得無價寶,再要不怨人,事事都能好,煩惱永不生,冤孽從那找?」盡瞅人不對,自己苦沒了。」我們人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就在這很簡單、很現實的地方上,能明白了,就是明白佛法。不要到遠的地方去找、高的地方去找,就在你每天所面對的現實中。這個境界你要能把它轉過來,就不被境界所轉。不要到這個境界一來,就不知道怎麽樣才好。時時都能如如不動,了了常明。你能這樣,那就是明白佛法。今天我不講太多,講太多了,你們會還給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4: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