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資巨頭爭喝「中國奶」 「乳業風雲」上演滲透戰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10-24 16: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經歷換證大考之後,乳業板塊的潛能開始全面釋放,快速發展的市場吸引中外巨頭頻頻出手爭奪國際國內優質乳業資源,一場「乳業風雲」正在上演。

  外資巨頭爭喝「中國奶」

  今年外資乳企紛紛選擇各種方式火速「接地氣」以進一步適應中國市場。

  日前,荷蘭皇家菲仕蘭乳業集團相中二線乳企中國輝山乳業控股有限公司,並正式宣布合資。早在今年5月,荷蘭皇家菲仕蘭公司就宣布與輝山乳業合作,藉助輝山乳業的牧場資源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

  8月,全球最大乳品加工出口企業、紐西蘭乳業巨頭恆天然宣布和內資嬰童食品企業貝因美全面合作,除成立合資公司外,雙方還攜手在中國共同投資建設牧場。

  7月,恆天然和美國企業雅培忽然聯手宣布,將投資18億元在內地建設包括5家牧場的奶牛養殖基地。預計首家牧場將於2017年上半年建成投產,其他牧場將於2018年開始產奶。

  此外,下半年,新希望集團旗下子公司與紐西蘭新萊特乳品有限公司聯合組建了中外合資公司。

  除外資乳企外,外資投行也不甘寂寞。

  2014年7月2日,新加坡最大的國際投資機構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表示,該公司與區域私募基金泰山投資組成的財團將共同向定位於中國高品質奶源市場的華夏畜牧公司注資1.06億美元。

  而於今年7月在香港完成IPO的內蒙古聖牧高科牧業的股東中,也出現了路易達孚、三井住友銀行、Horley Investments等外國資本的身影。

  瑞銀證券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趙琳稱,當前外資乳業已經開始改變在中國的策略,外資品牌早年在中國的優越性正在削減。如果產品需要下沉至更深入的市場,需要很強的渠道管理能力,才能與本土企業競爭。從這點看不如選擇與本土企業合作來得便捷。此外,與本土強勢企業合作,還可以部分規避政策風險,現在國家的政策其實是偏向本土企業的。

  本土乳企積極與國際合作

  面對國際巨頭的兵臨城下,本土乳業的積極應對之法則是主動「走出去」,通過國際合作配置全球資源以增強競爭力。目前,國內乳業第一軍團伊利、蒙牛、光明以及二線品牌貝因美、輝山等企業都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快速邁開了國際化步伐。

  資料顯示,伊利股份從去年開始先後聯誼美國最大牛奶公司DFA、義大利乳業巨頭斯嘉達;另外,伊利股份還與歐洲頂尖食品學府瓦赫寧根大學、荷蘭生物檢測公司、菲仕蘭坎皮納公司、帝斯曼公司、SGS(瑞士通用公證行)、LRQA(英國勞氏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國天祥集團)等眾多業界巨頭先後建立起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荷蘭食品矽谷建立起歐洲研發中心。而蒙牛乳業也引入了達能、愛氏晨曦。另外,前不久,貝因美宣布,公司與全球最大乳製品出口商恆天然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恆天然通過邀約收購控股貝因美20%的股份,成為貝因美集團第二大股東。藉此,貝因美拓展海外資源有了實質性進展。

  值得一提的還有在國際市場上曾經成功併購多家企業的光明食品集團。其收購以色列最大食品公司Tnuva公司56%股權一事,再次讓外界看到了光明食品集團海外收購的野心。事實上,作為老牌國資企業,光明食品集團近年來頻頻「出海」尋求併購機會。2010年其收購紐西蘭新萊特乳業51%股權,並於去年在紐西蘭單獨成功上市。2011年9月份,光明食品集團再次收購澳洲品牌企業瑪納森食品公司75%股權。今年年初,由光明旗下海外子公司瑪納森全資收購澳大利亞乳品企業MundellaFoods。

  奶粉市場充滿想象空間

  無論是外資乳業巨頭加碼在華投資,還是本土乳企高調的海外「採購」,雙方的著眼點都一致投向奶粉市場。

  AC尼爾森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奶粉市場銷售額約為600億元,預計在2014年~2016年規模將擴大到千億元。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表示,「二胎政策等紅利催生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有望擴大到千億元規模,而老齡化為乳企又創造了另一個廣闊市場。若二胎政策真的在幾年內全面放開,國內乳粉市場更具想象空間。」

  公開數據顯示,到2014年1月,惠氏、美贊臣、多美滋和雀巢在國內奶粉市場份額分別約為12.2%、12.1%、7.5%和4.3%。已擁有多美滋的達能若成功收購美贊臣,加上雀巢已拿下惠氏,外資品牌在國內奶粉市場上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儘管如此,主流品牌剩下的「地盤」仍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際奶粉品牌來到中國參加這場銷售盛宴。近日,法國知名嬰幼兒奶粉品牌法瑞康也悄然登陸中國市場。法國Frilab SA集團在中國的戰略合作夥伴惠州市百吉瑞醫藥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法瑞康擁有生產工廠全球排名第三的實力背景,目前其嬰幼兒配方奶粉二段和三段已經陸續在廣東、北京、河北、河南、四川、廣西、遼寧、新疆等省份開始銷售,市場反應良好,明年還將引入帶益生菌的「法瑞康益加」系列配方奶粉。

  不過,國內外乳企的集中發力也令到國內奶粉消費市場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加,加之政策調控、國際原奶價格波動等因素的作用,近2年降價潮、促銷戰的陰雲時時飄蕩在奶粉市場上空。

  在淘寶網上,記者看到,聖元優博愛3段(900克)、貝因美冠軍寶貝3段(908克)、雅士利金裝3段(900克)價格都在150元以下;惠氏金裝幼兒樂3段(900克)的價格為139元,雅培與多美滋多款產品的價格也降到200元以內;飛鶴的超級飛帆3段幼兒配方奶粉900克罐裝,原價為283元,促銷價為226.4元,下降了20%;聖元的國產和進口優博、優博愛嬰幼兒奶粉都在做第二件半價的促銷活動;伊利金領冠2段嬰兒配方奶粉兩罐裝也降價 12%。

  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國內乳企,還是外資品牌在奶源布局上都將堅持國際、國內「兩條腿」走路。但短期來看,即使推行奶源本土化,外資乳企在一、二線乳粉市場仍將佔據優勢,因為外資品牌不僅市場集中度高,而且更受國內消費者信賴。國內乳企若要大幅提高國內乳粉市場份額,必須利用「物美價廉」並強化渠道的方式掌控住正在崛起的小城鎮市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2: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