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青楊:國外景區票價為何不亂漲?

[複製鏈接]

9622

主題

9699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7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ankang001 發表於 2014-9-19 09: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期,多家知名景區宣布上調門票價格。其中,麗江玉龍雪山門票由105元漲到130元,廣東丹霞山門票由160元漲到200元。統計顯示,國內5A級景區平均票價已邁入「百元時代」。民眾感嘆「玩不起」,景區叫苦運營壓力大。(9月18日中國新聞網)

景區門票價格不停飆漲,據說是「成本」推動,不過,所謂的「成本」水分有多大,誰也摸不透,從未看過哪個景區在漲價前,公開亮一亮其內部的成本清單,更未見有審計部門,對某個景區的管理成本,來一次全面的審計。況且,成本上漲,未必一定要用漲價來化解,君不見,國內許多景區內高昂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多如牛毛的經營項目,這些都給景區管理部門帶來龐大的收入,這些收入為何不能用來抵消成本?地方政府從景區經濟中獲得了大量的稅費收入,這些收入為何不能用於加大景區補貼?

「成本」推動不過是幌子而已,說到底,地方政府把風景區當成「搖錢樹」,才是漲價的根源所在。事實上每一次漲價的背後,都是受經濟利益的驅動,更多的是部門的利益,很少考慮到公益性。景點還是那麼一些,設施也沒有變化,三年期滿就可以按規定明目張胆地上漲門票價格了。不管有什麼樣的漲價理由,我們堅信萬變不離其宗的是,要你進門多掏錢。更何況門票收入只需坐享其成,不收白不收。

一個旅遊景點,應該有一個相對合理的門票價格。究竟什麼樣的標準才為合理,以日本為例,日本人月均收入摺合人民幣兩萬到三萬元,而他們的景區門票價格通常只在人民幣70元左右。反觀我們,安徽黃山門票價格在旺季時為230元,而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每個月是311.75元;同樣,揚州瘦西湖的門票價格調整為120元,而當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390元,這意味著一家三口去一趟瘦西湖,一個月就要喝西北風……諸多公共產品的漲價都會擺出「與國際接軌」的借口,可是景區門票價格在上漲時,為什麼卻強調中國國情呢?

與中國景點門票價格相比,外國有些景點的票價即使兌換成人民幣也都普遍低廉,有些門票的絕對價格稍高,但相對於當地人的收入水平,民眾普遍沒有「貴」的感覺。美國人的月均收入約3000美元,而美國很多規模很大的國家公園門票統一維持在20美元左右。以著名的黃石公園為例,開車進入為每車25美元,年卡為50美元不限進入次數。韓國首都首爾市內的多個王朝宮殿遺迹是遊客的必到之處,其中以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景福宮和保存最完整的昌徳宮門票最貴,但也只有3000韓元(約合16.7元人民幣),這隻約等於韓國街頭一杯普通咖啡的價格。

在一些旅遊大國,國家級公園和公共博物館的門票價格政策,均由文化部及其下屬的公共機構統一制定,並有立法保證,不可隨意調高票價。數據顯示,這些旅遊大國景點門票收入在其運營費用中佔比不大,景點運營主要依靠政府補貼。法國37家國家公共博物館2009年運營費用為7.6億歐元,國家直接補貼3.13億歐元,佔42%;國家還承擔工作人員工資9300萬歐元,佔12%;博物館門票和出租場地等收入為1.78億歐元,佔23%。

還要看到,在國外,對於風景名勝區多實行國家統一管理的「國家公園」管理體制。這樣的經驗值得借鑒,只有打破地方利益的羈絆,對重要自然和文化資源實行國家直接管理,才能建立健全的景區資金保障和財務監督體制,使得景區低票價得以真正貫徹執行。

與門票收入相比,很多國家更看重人文景觀的教育功能和社會效應,以及對旅遊業的整體影響。因此,這些國家採取景點「低價政策」,以讓更多人擁有受教育和受熏陶的機會,在弘揚民族文化的同時,達到吸引更多旅遊者的目的。以盧浮宮為例,其常設展覽的成人門票為10歐元。如果沒有國家撥款,這家博物館實則入不敷出。但經濟學家指出,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遊客沖著盧浮宮等景點來到巴黎,它們對巴黎總體經濟的貢獻不可估量。

不管怎麼說,道理大家早已明白,即漲價是沒有合理性可言的。尤其是,國家部委曾三令五申限制漲價,足以說明景區漲價不符合國家意志。然而,面對黃金周即將帶來的豐厚旅遊利潤,漲價的衝動實在難免。鑽部委律令的空子,走走聽證會的形式,漲價總是有機可乘,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靠講道理是沒用的。

地方景區的門票定價權在地方政府,所以,門票漲價的實質並不是景點要漲價,而是地方政府要漲價。只要這個漲價衝動形成,就幾乎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這就是近幾年門票價格瘋漲的根源所在。通過媒體的調查證實,門票價格上漲所形成的收益,絕大部分都沒有用於景區的保護,而是被挪作他用。比如,雲南石林風景區近3年來門票收入超過9億,但日常資源保護經費只佔7%,不過區區6300萬元,而這家風景區最近又在張羅漲價。誰能告訴老百姓,景區門票的龐大收入到底都流向哪裡了呢?

其實,景區票價需要正本清源。我們必須明確,風景名勝區不是普通旅遊地,而應是全體國民享有的公共資源,景區遊覽屬於普惠性的國民福利。如果中國景區都是私人的,像迪斯尼一樣,純商業運作,那門票多少錢一張都是商家樂意,我們無由抱怨;但如果景區是歸全體納稅人所有,那漲價之舉就很可疑了……判斷景區漲價對不對,關鍵要看誰說了算。誰說了算呢?景區屬於誰,誰就說了算。只要想清楚,景點屬於誰,開發景點為了誰,就知道門票該不該漲價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7: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