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考改革加大兩極分化怎麼解決?

[複製鏈接]

4977

主題

5008

帖子

67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ishangxiu 發表於 2014-9-6 12: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36年的高考制度,在本次改革中,將有根本性的改變。改變的主要關鍵是,(1)取消文理科分別考試製度,(2)大學錄取學生不是單一的考慮一次性高考總分,而是高考分數、中學階段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三部分組成。

過去36年的高考改革,都是針對大城市的孩子有利來進行的。例如,上海和北京,集中了全國最好、最多的大學。有這兩個城市的戶口,不僅考試相對比其它省市容易的多,而且,進入全國最好的大學的比例最高。

就拿北京考生來說,進入北大和清華的概率,比全國其它考生進入的概率高16倍。上海考生進入復旦和上海交大的概率,也是比其它省份考生的概率高15倍以上。

要知道,清華、北大、復旦和上海交大不是北京和上海人的,而是全國的納稅人用錢堆起來的。只要是全國性的重點大學,就必須對全國任何考生同等的放開,才能做到公正、公平。

大家曉得,中國高考制度的不公平,遠遠不只是在錄取的環節上,而是各個地方的教育資源、教育質量存在巨大的差別。

在偏遠的貧困農村,孩子在娘胎里就已經輸了。有沒有比較差的基因不說,出生后沒有錢,沒有好老師、好學校,想進入好的大學,比登天還難。

本次改革,聽起來是減少考生的壓力,改變一次考試定終身的好事。但是,中國的社會,總是存在腐敗的元素。這一點,教育部似乎並沒有考慮到。

本次改革創造了兩個可以腐敗和尋租的空間。第一,高中階段的考試成績如何定?是全國統一出考題嗎?如果不是,那麼,如何知道廣東的60分和河南的60分是等價的呢?

第二,高中階段的考試,是當地的老師改題嗎?還是全國另設立改題的委員會?如果不是全國統一出試題,統一改題,那麼,由當地的老師出題和改題,我估計非亂套不可。

第三,什麼是綜合素質?由誰說了算?公務員考試,都有貓膩。中學的綜合素質考試,為評價這些素質的官員或者老師,大大的撕開了一道無法想象的腐敗空間。

如果腐敗都是均等的,那麼,是張三的兒子也好,李四的女兒也好,最終只要出點錢,進好大學的概率還是一樣的。

關鍵的問題是,越有錢,越有關係的家庭孩子,越是在這些存在尋租空間的高考生態中得到好處。那些貧窮的,老實巴交的農民孩子,那些普通的、低收入的公務員,照樣是受害者。

僅僅看高考改革的規定,我並不樂觀。第一個反應是,腐敗程度將要加劇,弱勢的孩子將更加弱勢。

如何解除我上面的擔憂?

首先,在出台這些考試改革的同時,必須出台一系列防治腐敗的措施。例如,如何在高中考試階段,保證那些考試成績是沒有水分的、公平的。在進行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的時候,如何做到不腐敗,做到人人得到公平的評價。還有,一定要保證農村地區,尤其是落後農村地區考生的錄取比例。

任何一項不保護弱勢群體的改革,都可能推動社會的不公。這就是與18屆3中全會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相違背。

我希望本次改革,不僅能夠破除傳統高考的難題,也不要產生意想不到的負面作用。

附件:高考改革啟動 將不分文理科 (財經網)

作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之一,國家關於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4日正式發布,這也是恢復高考以來最為全面和系統的一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此輪的改革從考試科目、高校招生錄取機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調整,目的就是探索招生錄取與高中學習相關聯的辦法,更好的推進素質教育,增加學生的選擇性,分散考試壓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目前,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高考,都主要是按文理分科,考察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外加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的成績,也就是大家所說的3+x,高校在招生時依據這些考試的高考總分數進行錄取。

不分文理科高考總分由兩部分組成

本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試科目設置方面明確規定,高中將不再分文理科,高考總成績改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成績,150分的分值不變。其中,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可選其一計入總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14個科目,而每門都已經「學完即考」、「一門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報考時,只需根據報考高校提前發布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本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同時對招生錄取機制進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於統一高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說,改革的重點是探索依據統一高考成績、依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簡單地說就是「兩依據、一參考」。目的是破解「唯分數論」、「一考定終身」等問題,發揮高考「指揮棒」的正確導向,增加學生的選擇機會,減輕學生的應試壓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使高校科學選才。

改革時間表:上海浙江今年試點

考慮到高考綜合改革的重要性、複雜性,這次改革將先選擇在條件比較成熟的上海市、浙江省開展試點。今年底,上海市、浙江省兩地分別出台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從2014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實施。高二、高三學生繼續實施現行高考辦法,不進行試點省份的學生也繼續實施現行高考辦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3: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