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全世界人民都崇拜月亮?(組圖)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9-6 09: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秋節終於要來了,雖然中秋節被我們過得越來越像月餅節,但月亮本身的魅力長久不衰。

  作為夜空中最閃耀的發光體,全球人民曾將它視為崇拜的對象。這些崇拜的神話傳說里還有很多相似的內容,比如在中國、印度和拉丁美洲的傳說里,月亮上都有兔子。而中國民間罵人的詞「兔崽子」,也跟月亮有關。

  今天,壹讀君就跟大家聊聊,在不同的文明中,人類是如何崇拜天空中高冷的月亮。實習壹讀君| 閆儀恆 董蘇豪在先民眼中,月亮簡直無所不能美國歷史學家布爾斯延在他的《發現者》中描繪:從北極圈的格陵蘭到巴塔哥尼亞的最南端,人們無不為新月的出現而歡呼——這正是歌舞、祈禱、暢飲的好時光。愛斯基摩人擺開宴席,巫師開始表演,他們熄滅火光,互換女伴。非洲的布希人祈禱歌頌:「新生的月亮啊,嗨!嗨!新生的月亮!」

  在最早的自然崇拜中,月亮被普遍認為擁有主司萬物生長的能力。月亮由於其陰晴圓缺、循環往複的特性,被先民們視作生殖力的集大成者,他們期望在月光普照之下,能夠把生殖力帶給他們生產種植的植物。

 
 

  
紅山文化遺址岩畫——月亮神

  印度人視月為「持種子者,持植物者」,大洋洲西里伯斯島的土著民族認為生產稻米的糧食大神就在月中居住。希伯來人認為月亮持有一切食物,巴西的土著人視月亮為「植物之母」;北美的土著,更是稱月亮為永久不死之「老母」。

  一旦生殖力達到無窮,那麼就是理想中的「生生不息」狀態。人們期望月亮可以生殖一切,帶來滋潤田地的雨露、圈養的牲畜、自己的法力、以及治癒肉體的魔力。

  古希臘傳記作家和倫理學家普盧塔克將滿月描述為「吉祥的象徵」。西伯利亞東北部楚克其族的巫醫就會在月光下脫去所有衣服,讓月光灑在他們的身上,以獲得施咒的力量。

  當然,人類最看重的,還是自己的生殖力。古代巴比倫神話中,月亮女神伊什塔爾離開人間后,大地上的所有人類和動物立刻喪失了繁殖能力和性慾,因為她同時也是生殖和性愛女神。而中國古代神話中,月中女神同樣也是主司婚姻和生殖之神。象徵太陰之神的女媧,在《說文》中的描繪正是:「古之神聖女,化萬物也。」 中國人還把繁殖能力強大的蟾蜍、兔子,和月亮聯繫在一起,把它們想象成月亮上的動物。

  

 
 「伏羲女媧捧月」,東漢,兩神身體為基本完整的人形,兩腿之外有蛇身,其尾相交,相交的蛇尾提示著日月合璧的含義,表示繁衍子孫的信仰

  由於先民們的生活環境普遍艱辛,保持部族繁衍是首要任務。古埃及的女人為了懷孕,會把溶在水裡的月光喝下,把放在灑滿月光的屋頂上的食物吃掉,並且在月光搖曳的池塘中沐浴。有的時候,他們會在月光映照下的地面躺上幾個鐘頭,為了獲取生殖力,還真是蠻拼的。

  而中國人相信月亮的生殖能力,有「拜月求子」的習俗。傳說中,兔子不需要交配,只要看著月亮,就能懷孕。所以中國髒話「兔崽子」,指的不是一個小孩像兔子一樣活潑可愛,而是侮辱他是私生子。人們崇拜月亮,比崇拜太陽還要早按美國歷史學家布爾斯延的說法,在宇宙萬物中,月亮可能是第一個被頂禮膜拜的對象。

  壹讀君腦補了一下:在白天的勞作之後,看著夜空中唯一如此明亮的天體,確實很容易產生宗教情懷。

  最先邁入人類文明的大門的,是定居於兩河流域南部的蘇美爾人,他們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城市文明。在他們的宗教生活中,月神的地位卻遠遠高於太陽神, 神譜中太陽神是月神所生的兒子。

  早期兩河流域先民的一首月神讚美詩,對月亮的豐富想象力可見一斑,壹讀君摘取一段給大家感受一下:仁慈寬厚的父親, 你掌握著大地上生靈的生命啊, 君主, 您眷顧的神意, 如天之高, 如海之廣, 讓人無限敬畏。不止如此,詩人還把月亮比喻為冠冕顯赫的君主、年輕兇猛的公牛、自生的果實、孕育生命的子宮;他在天空行走時「威儀莊嚴, 衣著華貴, 步履整齊」;他「留著天青色鬍鬚, 英俊無比。」

  許多學者經過考證,都發現月亮崇拜大大早於太陽崇拜。比如,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記載巴西的原始人早在處於野蠻時代時就十分尊崇月亮,博托庫多人把最高天神的地位給了月亮。這和人類社會發展中女性崇拜早於男性崇拜不謀而合。人們崇拜月亮,就是因為它能促使萬物繁衍生產,是賦予自然界生命的神靈。以月亮為主角的神話為何如此相似?在鴻蒙初開的原始社會,世界各民族之間並沒有傳播和交流信息的有效方式,那為什麼各個文明都有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呢?

  這是因為原始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還處在「觀物取象」的感性階段,他們會把所有在自然中積累的經驗和思考都附著在一個具體的形象上。這些「象」往往是大自然中的某個事物,比如太陽、雷電、狂風等等,原始人類認為這些「象」和人一樣有情感有靈魂。

  對於先民來說,月亮=女性=母性這個公式在各地廣泛成立:月亮和女性一樣都會「膨脹」,也和女性的大姨媽一樣有周期性變化。沒有月亮,農作物和其他植物就不會生長,甚至動物和女人都不能懷孕生產。

  民俗學者谷川健一的《太陽と月: 古代の宇宙観と生死観》中指出,在農耕尚未出現,人停留在食物採集階段的原始文化中,月神幾乎都是男性。而在懂得農作物栽培的農耕文化中,多認為月神為女性。在農耕社會,繁衍和生殖被人類猶為重視。

  按戴維?利明和埃德溫?貝爾德所著《神話學》中的說法,以前的人類認為,月亮的周期與女子的28天月經周期相關。可能從很早開始,就把月亮和女子因懷孕而致的腰圍變化聯繫在一起。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性慾衝動和死亡衝動都是人的本能。對月亮的崇拜不僅和生殖崇拜相連,也關乎原始人類對死亡的恐懼。月亮陰晴圓缺,循環往複,是生命死而復生,永恆不滅的象徵。因此,先民們對月亮崇拜,也是對生命永恆的追求。在對抗死亡的過程中,永生並不是不變的永遠,而是像月亮一樣有圓有缺,不斷更新,死亡也是永生的一部分。所以人們崇拜月亮,也代表了對無窮盡的生命的追求。

  神話是人類慾望的隱喻表現。月亮的諸多特性寄託了人們對多產、生育、永生的嚮往,因此關於月亮的神話才會在全世界風行,成為全人類集體無意識里的原型主題。不過,這些傳說里還有很有意思細節,比如中國傳說月亮中有玉兔,而在公元前1000年的《梨俱吠陀》中,印度人就相信月亮中有兔子,梵文中,很多表示月亮的詞,詞根都有「兔子」;而在太平洋上的印第安人,他們則把月亮上的兔子畫在陶器上作為裝飾。這是神話在古老年代的傳播,還是巧合?

 
 
  

    壹讀君也不知道,壹讀君只想對壹堆飯中的妹子們說:「今晚月色真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4: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