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楊佩昌:不喜歡中國的老師給了我高分

[複製鏈接]

64

主題

65

帖子

36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injiyuan 發表於 2014-9-4 01: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德國求學的日子—不喜歡中國的老師給了我高分

在德國,一般是不需要給老年人或者殘疾人讓座的。殘疾人有專座,而老年人不服老。如果你這麼做了,對方會以為你在歧視他。在德國,人與人之間雖然友好,卻保持著距離感。他們認為這也是為他人著想的一種尊重。

是的,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確有些怪異。比如我在德國時,一向不怎麼喜歡中國的法律老師卻在考試時給我打了高分。比如,一位學環境工程的老人竟然對經濟學問題對答如流……

也許,怪異的背後,是另一種文化,另一種對人生的解讀。

我和老師
他批評中國我考試卻得高分

我在德國求學時,有一位叫施密特的法律老師。在他的課堂上,經常會「攻擊」中國,說中國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我不喜歡這個老師,不喜歡有人批評我的祖國。到期末考試時,施密特教的那門課,我打起了退堂鼓,準備「以進為退」不想考了。他有些不解,過來找我「為什麼你不來考試呢?我相信你能行的。」既然老師都這麼說了,我就硬著頭皮試試吧。

成績出來了,出乎意料的是,我竟然得了高分。我有些疑惑了。誰知,施密特老師過來跟我解釋,「我對中國雖然批評有些尖銳,不過那是我的學術觀點,並不等於我仇視中國人。相反,我到中國的北京、上海、寧波旅遊過,還挺喜歡中國的。任何人都有批評的自由,但批評不等於仇恨。」施密特老師這種將學術觀點和個人情感嚴格區分開來的做法,獨特的精神思考,深深地影響了我。

我和朋友
隔行如隔山他對我的問題對答如流

在德國,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止施密特一人。在德國南部城市沃爾姆斯的時候,我認識這樣一位先生。他在企業上班,妻子結婚之後就在家裡看孩子。現在,孩子已經上班了,家裡剩下了兩位老人。

男主人對我很熱情,經常帶我去鎮裡面玩。有時我們吃完飯,就會一起在他家花園的躺椅上躺下,閑聊起來。我是學經濟史出身,有時會問些深奧的問題。令我驚訝的是,環境工程出身的他常常對我的問題對答如流。這不得不讓我佩服他的博學。博學到什麼程度呢?要知道,這些問題一般是在我的專業領域裡交流的。

不過,畢竟「隔行如隔山」,有一些問題他不見得很清楚,這時這位可愛的老爺爺就會跑到屋裡找出一本詞典,給我指出來解釋,然後接著探討。在他那裡,大概信奉一條原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吧。

還有讓我驚訝的一點,他總是能準確地從一堆書中找出來自己想要的。這說明什麼呢?一是這些書他都看過,二來他對書籍的分類相當的科學。

德國大學里就有好多老頭老太太,我就很納悶「老年人上大學還幹嘛呢」在我的觀念里是「學以致用」,這麼大年紀學了東西,不工作了,也不能為社會做貢獻了。那學來何用?結果老人告訴我說,學習是一件終身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這種學習當然是有用的,可以在跟孩子交流時保持相應的水準,不至於被時代落下。從懂事到死亡,這中間都是需要學習的。

我和室友
垃圾沒有分類他堅持倒出來重新裝

德國人不僅重視精神營養,他們的嚴謹態度也是出了名的。

有次我跟一個企業家走在柏林的大街上,看到三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他問我這是做什麼的,我回答「是用來裝不同顏色的玻璃瓶的」。

「裝玻璃瓶為什麼要放三個桶呢?」

「是為了讓不同顏色的瓶子對應相應的桶。」

他表示懷疑,會不會有裝錯的呢?我說應該不會。過了一會兒,這位朋友想出來一個好主意,「我拿照相機去桶裡面拍張照片,不就知道了嗎」?

結果拍出來的照片,讓他大吃一驚。三個桶裡面分別裝的白色、褐色、綠色的瓶子,沒有一個混的。

這讓我想起來,自己剛到德國時的那些日子。當時我和幾個朋友一起住,我算是個講衛生的人,過去之後將廚房衛生間打掃得很是乾淨。結果朋友把我叫過來說,垃圾需要分類,一種可回收,一種不可回收,要保證這兩種區分。結果他把我裝錯的垃圾倒了出來,又重新分了一遍。沒有任何人監督,完全靠自己自覺,在這種情況下,是很不容易的。

我看著垃圾桶里那些顏色一致的瓶子,突然覺得不怎麼神奇了,如果一個人從小都堅持在家裡進行垃圾分類,出去扔個瓶子會扔錯地兒嗎?


--轉自作者博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