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慢性鼻炎打噴嘴,少林健鼻功保護你

[複製鏈接]

280

主題

410

帖子

58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悟道 發表於 2014-8-28 09: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少林禪醫說養生》中我給大家介紹了我跟一位老法師學的青苔治鼻炎的方法,有
讀者後來給出版社來信說找青苔太費事了,有沒有其他簡單一點的方 法。我想了
想,最近還真治了一個慢性鼻炎的老病人,效果不錯。
這位病人姓王,今年50歲,在銀行工作。20多年前,就患上了急性鼻炎。由於上班
忙併且"三班倒",再加上被家務纏繞,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結 果發展成慢性
鼻炎。
後來經常是早晨起來不打半個小時噴嗔,都沒法出門。這讓她十分難受,而且也在
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
大約在兩年前,我的一個老病號介紹她找我看看。
我給她介紹了少林健鼻功的方法。按照此法經過近一年的治療,困擾她多年的慢性
鼻炎居然基本治癒了。
這套動作很簡單:
步驟一:摩擦鼻。將兩手的大拇指外側互相摩擦,到有熱感時,用棵指外側沿著鼻
梁、鼻翼兩側由上至下按摩30次左右,到鼻子有微微發熱的感覺為止。 配合意
念:鼻腔漸通透。
步驟二:揉按百會穴。用一隻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按頭頂,中指揉按百會穴,其
他兩指輔助,順時針轉36圈。配合意念:鼻腔感到清涼。
步驟三:按摩頭部的迎香、人中、印堂、睛明、風池、鼻通諸穴,配合點按合谷
穴,15~20次。每日不拘時間按摩3~4遍,可以大大加強鼻子的功 能。配合意念:
頭腦清涼,鼻腔舒適通達。

通常,迎香穴和印堂穴局部按壓會有較強的酸脹感,其中迎香穴更是治療鼻部疾患
的必選穴位,平時鼻子不聞香臭時,按壓此穴有很強的"通氣"感。
合谷穴有一個簡易取穴的方法,就是用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
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本穴。合谷穴屬大腸經,只要按摩 合谷
穴,就可以使大腸經脈循行之處的組織和器官的疾痛減輕或消除。由於大腸經從手
走頭,凡是顏面上的病,如牙痛、頭痛、發熱、口乾、流鼻血、臘子 痛、咽喉痛
以及其他五官疾病,按摩合谷穴都有療效。但要注意的是體質較差的病人,不宜給
予較強的刺激,孕婦一般不要按摩合谷穴。
風池穴取穴的時候注意要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俯卧、俯伏的取穴妻勢,以方便施者准
確取穴並能順利實施相應的按摩手法。
步驟四:捏鼻通窮。深吸一口氣后,閉口用拇指、食指搜住鼻腔(孔)向外用鼻呼
氣,待氣灌到內耳後(有聲),突然放開拇、食指,使氣灌七窮,3次。
步驟五:冷水浴鼻。堅持於每日清早或傍晚時,用冷水浴鼻效果會更好。具休做法
是:將鼻浸在冷水裡,閉氣不息,過一會兒,抬頭換氣后,再浸入水中, 如此反
復10次左右。
後來,王阿姨就天天堅持搓揉有關穴位。長期堅持下來,不僅原先的慢性鼻炎不再
重犯,而且平時也很少傷風感冒了,真的是效果比鼻炎葯還要好。

那麼這幾個小動作怎麼就能解決鼻炎大問題呢?
《黃帝內經》中說"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就是說鼻的通氣和嗅覺功
能,主要依靠肺氣的作用,肺氣和,呼吸利,鼻的嗅覺才能靈敏。若肺 氣不足,
鼻的功能減退時,則嗅覺不靈,清涕自出。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的人嗅覺非常靈敏,老遠的一點點香味都可以聞到,我們常
稱這些人的鼻子為"狗鼻子"。而有的人呢,嗅覺很遲純,對各種氣味都 不敏感。
這又是為計么呢?其實,這是"氣"在當中的影響。.肺開彎於鼻,肺氣通於鼻。如
果肺氣阻滯不通的話,鼻子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能力就會下降。 感冒的人很難辨別
香臭,原因就在於此。
另外,我們也會發現,心情不好的時候,聞一聞自己喜歡的香味,深呼吸一口,感
覺會非常好,甚至不好的心情也能在瞬間轉憂為喜。一個人如果悲傷過度 的話,
不僅對外界美好的環境"視而不見",對美好的味道同樣"聞而不知"。所以我們說,
情緒也會影響人的嗅覺,這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肺氣的升降 通暢與否。
如果肺臟很健康,肺氣很充足,肺的肅降功能很強大的話,鼻子對外界的刺激就會
很敏感。否則,肺氣虛弱,油氣無法下降,清氣不能上升,鼻子得不到肺 氣的溫
照,就會出現嗅覺故障。而鼻子不通暢的話,肺的功能也會嚴重受影響,時間長
了,難免出現病變。
肺是嬌臟,寒是"六淫"當中除了風之外的第二大外邪,很容易傷害肺臟,《靈樞•邪
氣臟腕病形論》中說:"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盛,中外皆 傷。」意思就是寒
食進入胃,然後經過胃上達到肺,從而傷害肺臟。而實際上,鼻子在面部處於最高
位置,是最容易受寒氣侵襲的部位。要想肺臟不受傷 害,除了在飲食上多加註意
之外,鼻子也是需要重點呵護的部位。所以,平常沒事的時候,尤其是秋冬季節,
每日做幾次健鼻功,可以幫助肺枯除寒氣,抵 御外界寒氣的侵襲。有鼻炎,或者
鼻子不太靈敏的朋友就更要引起注意了。

0

主題

33

帖子

5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8
沙發
公瑾 發表於 2014-8-28 20:07 | 只看該作者
毛澤東對中醫情有獨鍾,他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過:「中國對世界有很大貢獻的,我看中醫是一項。中醫儘管有些道理還說不清,但行之有效就是真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5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7
3
胖兔子 發表於 2014-8-28 20:07 | 只看該作者
中醫是我國傳統醫學,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醫具有標本兼治、毒負作用小的特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5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7
4
阿藍藍 發表於 2014-8-28 20:07 | 只看該作者
中醫藥是我國優秀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傑出貢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5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8
5
仰泳魚 發表於 2014-8-28 20:08 | 只看該作者
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中醫藥充分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特別是運用整體觀和系統論作為指導中醫藥認識健康、辨證論治、預防保健「治未病」的基本理念和思維方式,其整體觀、系統論及辨證施治等理念和思維方式,充分顯示了中醫藥所具有的超前性和有效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5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6
6
江葉 發表於 2014-8-28 20:08 | 只看該作者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具特色的衛生資源,與西醫藥共同擔負著維護和增進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是中國特色醫藥衛生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5

帖子

17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3
7
附子理中丸 發表於 2014-9-1 08:31 | 只看該作者
養生不是養老,養生貫穿生命全過程,需要越早越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9

帖子

6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8
8
cat3 發表於 2014-9-2 08:41 | 只看該作者
肺氣通於鼻。如 果肺氣阻滯不通的話,鼻子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能力就會下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7

帖子

18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7
9
MH370 發表於 2014-9-3 08:34 | 只看該作者
中醫認為,人體五官與五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通過觀察五官的表現就可以知道五髒的健康狀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6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10
xmkp 發表於 2014-9-4 08:13 | 只看該作者
醫者療其身,佛者修其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0

帖子

2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4
11
fox2014 發表於 2014-9-5 08:24 | 只看該作者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9

帖子

19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6
12
擎天柱2014 發表於 2014-9-9 08:58 | 只看該作者
由「 醫」入「道」是掌握傳統文化的一條必不可少的捷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6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13
hello2014006 發表於 2014-9-12 08:25 | 只看該作者
來和樓主學禪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2

帖子

18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2
14
page998 發表於 2014-9-15 08:25 | 只看該作者
傳揚中醫文化,保護好老祖宗的珍貴遺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8

帖子

16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4
15
禿頭鷹 發表於 2014-9-17 08:19 | 只看該作者
幾千年中醫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中醫藥寶庫蘊藏豐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理解的。說實話,我開始學習中醫的時候也搞不清楚陰陽五行、天人合一跟五臟六腑有什麼關係。入門之後,才感到像發現了一座金光燦燦的寶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4

帖子

7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6
16
autocad2050 發表於 2014-9-18 08:21 | 只看該作者
作為一種文化,它自成一體的思想理論體系無懈可擊,作為一種實用的課目,它在人類幾千年的生存繁衍中,功不可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6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17
xmkp 發表於 2014-9-19 08:32 | 只看該作者
作為一種文化,它自成一體的思想理論體系無懈可擊,作為一種實用的課目,它在人類幾千年的生存繁衍中,功不可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7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1
18
mmddkk456 發表於 2014-9-22 08:34 | 只看該作者
「文革」時期,廣州空軍醫院有一個10個月的嬰兒,吞了一個螺絲釘,一頭六個角,一頭是螺紋。因為是10個月的嬰兒,不敢給他開刀,希望他從大便拉出來。等了兩天,嬰兒發高燒,嗷嗷叫,只好看看中醫有沒有辦法,就請了張景述教授會診。張教授拿來一碗稀飯、一杯骨炭粉和一些蓖麻油,然後用骨炭粉調了稀飯喂嬰兒,半個小時后,又給他喝了一湯匙蓖麻油。12個小時后,那個螺絲釘被拉了出來,上面好像電鍍一樣鍍了一層骨炭粉。如果用西醫療法給小孩開刀,能保證嬰兒過得了麻醉關、手術關、感染關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3

帖子

3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2
19
行至雲深不知處 發表於 2014-9-26 09:11 | 只看該作者
中醫藥學雖然近百年來受盡了打擊與摧殘,至今仍矗立於21世紀世界醫學之林,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效力。中醫藥的未來不僅關係到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更加關係到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命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7

帖子

18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7
20
MH370 發表於 2014-9-26 09:26 | 只看該作者

中醫要發展,要現代化是沒錯,但用西醫的微觀的方法來發展甚至改造中醫是行不通的,(因為中醫有它自身的理法方葯)也可以說是中醫的滅亡之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8: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