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郁達夫的初夜竟獻日本妓女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8-13 1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曾經豪情寫下「曾因醉酒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的一代民國大詩人、大文豪郁達夫,除了在文學上造詣頗高外,其風流韻事也為人們津津樂道。郁達夫的一生中為大眾所熟知的妻子或情人一共有四位,分別是孫荃、王映霞、何麗友以及李筱英。

  除此之外,郁達夫還在風月場所結識許多煙花女子。然而有可能令你意想不到的是,一代風流倜儻的詩人卻把他寶貴的人生「第一次」,竟然也奉獻給了一個無名的日本妓女,這究竟為何?

  郁達夫於1896年出生在浙江富陽,4歲時父親英年早逝,此後郁達夫和母親以及兩個哥哥一個姐姐相依為命。而他的兩個哥哥常年不在家,實際上就是郁達夫和母親以及姐姐在一塊兒生活,這使得郁達夫對女性有一種天然的依賴感。

  1913年,民國二年,17歲的郁達夫跟隨長兄郁曼陀及長嫂東渡日本求學。

  在性方面,自古以來日本就比中國要開放得多。郁達夫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社會,考取了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官費生的資格。在離別長兄后,郁達夫獨自一人在東京安頓下來。在這樣一個燈紅酒綠的繁華都市,一個漂泊在外的遊子,難免會倍感寂寞。

  一次,詩人在東京市外的一家公園遊玩,邂逅了兩個可愛的扶桑少女。她們一邊賞著櫻花,一邊唱著歌兒。詩人郁達夫被這兩個異國女子吸引了。

  此時的郁達夫已經諳熟日本的言語習俗,就主動上前去搭訕。由於詩人的才情,他們起初交談甚歡。但當這兩位少女知道詩人是中國人後,就露出鄙夷的目光。於是,這一場美麗的邂逅不歡而散。

  詩人感覺到了東京這個大都市的冷漠和悲涼,就於1914年輾轉離開東京這個傷心地,進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學習。

  由於郁達夫生性孤僻,在名古屋他也沒有交到幾個朋友,即使是和中國的留學生交往,也都是泛泛之交的同學關係,沒有一個真正的知音。

  在此期間,一個叫做后藤隆子的日本女孩走進了郁達夫的世界,郁達夫稱她為「隆兒」。兩人在日常的交往中漸生情愫,然而身在異國的郁達夫縱使對異性有著極度的渴望,也沒敢捅破這層窗戶紙。只是為隆兒寫了幾首有所暗示的詩:

  幾經淪落至西京,千古文章未得名。

    人世蕭條春夢后,梅花五月又逢卿。

    我意憐君君不識,滿襟紅淚奈卿何。

    煙花本是無情物,莫倚箜篌夜半歌。

    猶有三分癖未忘,二分輕薄一分狂。

    只愁難解名花怨,替寫新詩到海棠。

  這段矇矓的愛戀,註定只能成為回憶。可是詩人終究是注重感情的,因此後來又寫了一首《留別隆兒》——

  平生竊羨藍橋夢,略識揚州子夜春。

    莫向杏壇提品第,本來小杜是詩人。

  郁達夫流亡至蘇門答臘,因為精通日語而被迫做了日軍的翻譯,期間他又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暗中保護了大量的文化界朋友、愛國僑民以及當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郁達夫在蘇門答臘失蹤。後來,外界默認為這一年為其終年。新中國成立后,郁達夫被追認為了烈士。

  這就是郁達夫,有情有愛,有血有肉。如今,更值得我們銘記的是郁達夫的拳拳愛國之心,以及他給我們留下來的眾多佳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2: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