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印度難「搞定」,美國很著急

[複製鏈接]

76

主題

84

帖子

40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叢中有鬼 發表於 2014-8-12 15: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於當地時間8月7日抵達印度,展開了為期3天的訪問。

  高官接力 大送秋波

  去年12月,一名印度女外交官在美國被捕,令美印兩國關係幾乎跌至最低谷。今年4月,莫迪贏得大選,讓美國開始擔心美印關係的走向。莫迪曾被美國拒發訪美簽證達10年之久。此次莫迪上台後,美國為了化解尷尬,重振美印關係,對印度頻頻「獻殷勤」。

  奧巴馬在莫迪贏得大選后立即邀請莫迪9月訪美。為了給莫迪訪美造勢,美國近期出動了經貿、外交、國防3位部長級高官集中訪印,鋪路工作十分賣力。

  7月下旬,美國派出商務部長普利茨克訪問印度,想首先從經貿領域打開與莫迪政府的合作。緊接著,7月30日,美國國務卿克里接踵而至,與正在印度的普利茨克合力為美印關係加溫。但從這兩位的訪印成果來看,印度姿態仍然強硬:不僅反對簽署《貿易便利化協議》,還公然對美國的監聽事件表示不滿。

  雖然出師不利,但美國仍沒有放棄。僅隔一周,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打著「賣武器」的名義前來拉攏印度。哈格爾此前曾表示,希望在訪印期間推動美印兩國建立起全面的合作關係,而不僅僅是加強兩軍關係。

  意味深長 利益至上

  對印發動如此密集的「攻勢」,看來美國是真著急了。但美國的用意也絕非與印度搞好關係那麼簡單。

  從經濟利益出發,美國十分重視印度這一潛在的新興市場。美印的雙邊貨物和服務貿易額2013年達1000億美元。此外,IHS簡氏信息集團統計數據顯示,印度去年成為美製武器的頭號買家。有分析稱,印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進口國,美國作為軍火出口大國,守住印度這塊蛋糕至關重要。

  從地緣政治和戰略格局上來看,印度也被美國視為「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潛在「支點」。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分析稱:「重返亞太的戰略當中,美國的視野非常大,包括從西太平洋到南太平洋再到印度洋周邊的一大片海域。印度在南亞極具戰略價值,美國認為發揮印度的作用至關重要。」他進一步指出,若是能成功將印度「納入麾下」,美國在亞太的「再平衡」戰略就多了一塊基石。

  此外,目前美國正聯手歐洲制裁和孤立俄羅斯,對沖俄羅斯在印度的影響力,也是美國的考慮之一。「俄羅斯和印度在冷戰時有傳統關係,並長期交好,現在印度多數的武器都還是蘇聯和俄羅斯的。美國欲借這次密集訪印,達到平衡俄羅斯的效果。」陶文釗說道。

  重振雙邊 前路坎坷

  雖然美國為了修復美印關係「煞費苦心」,但歷史和現實決定了未來兩國關係的發展仍存在種種變數。

  冷戰之後,美印關係雖然根本轉型,但一直磕磕碰碰。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沈丁立指出:「美印關係有過波折,對於對方沒有完全配合自己也有過失望。印度在安全上既拉攏美國,又防範美國,而美國也很難接受印度在外交上的獨立性。」

  莫迪上台後先後訪問了不丹、尼泊爾等周邊鄰國,意圖提升印度的地區影響力;同時,依靠金磚國家的平台,莫迪也想讓印度在國際上有更大的發言權。「印度有大國雄心,外交上可以說獨立自主,不會甘於當美國的棋子。」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分析道,「莫迪也明白,從印度自身利益出發,與各個大國都保持穩定關係會更有利。」

  同時,美印兩國目前在市場准入、國防產業外來投資、知識產權、社會安全稅、印度赴美臨時工作簽證等方面也存在諸多分歧。阮宗澤表示:「美國對印度一直都是虛多實少,兩國在很多方面都陷入了瓶頸,美印的關係想要有根本性的突破可以說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6: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