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青少年每天玩一小時電子遊戲 適應能力更強(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4-8-8 07: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08月07日 07:28

  來源:鳳凰科技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7日消息,科學日報報道,近日一項由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最新研究表明,玩電子遊戲與兒童和青少年的適應能力有關。這項研究發現,與那些不玩電子遊戲或者玩遊戲時間在三小時以上的青少年相比,每天玩一小時電子遊戲的青少年的適應能力更強。但若青少年適度的多玩一段時間的玩遊戲,也即每天玩1-3小時遊戲,那麼對他們的適應能力沒有明顯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青少年在玩電子遊戲

  然而這項發表在《兒科期刊》上的文章表示,電子遊戲對兒童的影響,無論是好的或者壞的,與更為持久的因素相比,例如兒童是否來自幸福的家庭,他們的校園關係等,都顯得非常小。據稱這是第一項利用兒童和成年人的代表性樣本調查遊戲所產生的積極或消極影響的研究。這項研究涉及了從英國家庭的全國代表性研究里抽取近5000名年輕人,其中一半男性一半女性,年齡為10-15歲之間。他們被詢問每天花在基於操作台或者電腦的遊戲的時間,此外他們還被詢問對自己生活的滿意度,他們的多動症和記憶力不集中水平,同情心以及他們與同輩的關係。

  研究結果表明,75%的英國青少年每天都玩電子遊戲,那些每天花自由時間一半以上玩電子遊戲的青少年適應社會的能力並不強。研究推測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錯過了其它豐富的活動,並可能接觸到了一些針對成人的不合適內容。同時,當與不玩遊戲和玩遊戲頻率很高的青少年相比,那些每天玩遊戲少於1小時(大約佔據他們自由時間的1/3)的青少年具有較高的社交性,且更可能對自己的生活非常滿意,此外他們面臨的友誼或者情緒問題也較少,且比其它被試者的多動症程度要低。

  研究首席作者、牛津大學網路學院的安德魯·普瑞茲貝斯基(Andrew Przybylski )表示:「這些結果支持了近期基於實驗室的實驗,後者確定了玩電子遊戲的缺點。」然而,過度沉迷電子遊戲與現實世界兒童的行為問題之間的相關性非常微弱。同樣,很少玩電子遊戲所產生的微小積極效果並不支持視頻遊戲可以幫助兒童適應日益發展的數字世界的觀點。

  「過去電子遊戲研究里確定的積極效應也反應在這些數據里,但效果非常小,這暗示著這些積極的效應可能只限於少數動作遊戲。我們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密切調查遊戲的哪些特定特性使得它們有益或有害。鑒別社會環境,例如家庭、同輩以及社區是如何塑造遊戲體驗影響青少年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過去對非互動性娛樂形式的研究導致研究人員建議限制兒童玩電子遊戲的時間,然而這項研究辯論稱這樣的參考標準幾乎沒有科學依據,因遊戲的結構以及它向玩家提供獎勵的不同,遊戲所帶來的益處和風險也各不相同。之前的研究暗示了英國過半的青少年每天玩遊戲的時間少於1小時,近1/3的青少年每天玩遊戲的時間為1-3個小時,只有10-15%的青少年每天花費3小時或者休閑時間的一半以上玩遊戲。(編譯/嚴炎劉星)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21: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