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紅樓夢》中隱寫的歷史-3

[複製鏈接]

47

主題

145

帖子

15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第三章 首次揭開「冰山」和「雌鳳」的秘密
   (2014-05-23 12:00:03)
轉載▼
標籤:
       
《紅樓夢》中多次出現「夢」和「幻」這樣的字眼兒,搞得讓人感覺其中大有禪機似的!其實這不過是作者想強調在書中使用了大量的藝術加工和虛構的意思,賈家應該就是諧音「假家」,一個虛構的根本不存在的人家。九道門的寧國府暗示我們賈家應該是在影射末世的明朝皇宮,也可以理解為大明的江山,作者用「以家寓國」的手法,用賈家的家敗來比作明朝的滅亡,並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也就是說本書的作者應該是經歷過亡國之恨的明朝的遺老遺少,按時間來算,這幫人肯定活不到乾隆時期,所以此書的成書時間應該肯定是在康熙年間!其實這樣的證據不是沒有的,比如清代有一本「彈詞」小說,名叫《何必西廂》,又名《梅花夢》,書中文字兩次提到《紅樓夢》,而且是《金瓶梅》與《紅樓夢》兩書並提:
  


而在《何必西廂》第二次出版的序言中最後的落款是:



「雍正甲寅年」仲夏桐峯外史謹序。
還有「翼雲」和「桐峯外史」的章。這兩張圖片是我從中國國家圖書館中拍到的實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親自用手觸摸一下近幾百年前的善本《何必西廂》,很讓人有感覺喲!序中提到的「雍正甲寅年」也就是1734年,而紅學家們所確定的《紅樓夢》開始創作的時間為1744年,也就是說有人在《紅樓夢》開始寫作之前十年就看到過《紅樓夢》了!這實在是太穿越了吧?荒唐得令人髮指!紅學家為什麼不敢出來解釋一下呢?而且這個序註明此書已經是第二版了,也就是說早在1734年以前《紅樓夢》就已經流傳於世了。但這些證據與「紅學家」的研究相矛盾的,因為沒有按照「紅學家」的意願出現,自然不被「紅學家」承認了!這難道這不是學術醜聞是什麼呢?應該說一點都不過分!
而最可悲的是中國廣大的讀者,被傳統「紅學」這樣的歪理邪說蒙蔽了這麼久,至今還執迷不悟!其實書中的暗示很多,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發現其中的秘密,只是大家過於迷信專家了!比如在第五十四回有這樣一條回前詩很值得回味,我相信大家只要仔細看都可以發現其聽問題:
〖蒙回前總批:
積德於今到子孫,都中旺族首吾門。
可憐立業英雄輩,遺脈誰知祖父恩。〗
大家試想一下「都中旺族首吾門」這句的含義,誰會是國都里的第一旺族呢?我相信連傻子都不會認為會是江寧織造「曹寅」家!因為他家不在京城,而且作為一個小小的皇家買辦肯定也成不了「都中旺族」,更不用說是「首吾門」了!那難道寫的是某位高官大員的家嗎?可哪位大員敢自稱自家是第一「都中旺族」呢?這不得不讓我懷疑這還是指的是皇帝家!那這首回前詩是誰寫的呢?我一直有個猜測:《紅樓夢》的創建團隊中應該有朱家的後人!也就是說可能有皇家後人參與了創作,我會在後面告訴大家我的理由。
這樣看來書中的主要角色應該不是憑空編造出來的,都應該是在影射一些重要的在明末清初時期能夠叱詫風雲歷史人物。書中最為顯眼的主要角色之一就是榮國府的大管家王熙鳳,她性格生動、潑辣、嬉笑怒罵、活靈活現,作者塑造了中國文學史上一個非常鮮活的藝術形象!當然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這些都是《風月寶鑒》的正面故事,那從反面故事來看:鳳姐會是在影射的哪個歷史人物呢?估計很少有人敢想:鳳姐這樣一個讓人感覺又可恨、又可愛的角色,真的有可能是在影射明末皇宮裡某位著名的人物嗎?
在《紅樓夢》的第五回里,描寫了寶玉夢遊太虛幻境,警幻仙姑給他看了「金陵十二釵」的冊子,上面有書中主要人物的判詞,這些判詞都是這些人物未來的伏筆,這些判詞以及此回中的仙曲對於我們分析這些主要人物的結局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分析一個人物的結局,首先要好好研究一下這個人在判詞。我們先看看鳳姐在第五回的判詞:
後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隻雌鳳。其判曰:
  凡鳥偏從末世來, 
       都知愛慕此生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甲夾批:拆字法。〗
       哭向金陵事更哀。
《紅樓夢》一書成書三百多年了,讀過這個判詞的人也應該數以億計了,分析這個判詞而且寫出分析文章的人也是不計其數,光是對「一從二令三人木」這一句研究出來的結果就有好幾十種,但現在我驚奇地發現:三百多年來真正能完全看懂鳳姐判詞的人應該幾乎沒有!當代中國「紅學」的「考證派」對小說故事背景的判斷就錯了;而「索隱派」又沒有對三百多年前的史料進行充分的研究分析,使鳳姐的判詞成為一個真正懸而未解的疑案!雖然對「一從二令三人木」的解讀五花八門,但根據脂批提示的「拆字法」:「人木」二字拆出一個「休」字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同,也就是說王熙鳳最後是被她的丈夫賈璉「休棄」而不得不離開賈家的。大家都知道《紅樓夢》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創作特點,被人稱為「草蛇灰線」,也就是書中使用了大量的伏筆,一些人物偶爾說的一些不經意的、看似是無關緊要的閑話,但很有可能是在暗伏這個人後來的命運和結局!比如第七回惜春在全書出場說的第一句是這樣描寫的:
惜春笑道:「我這裡正和智能兒說,我明兒也剃了頭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兒來,若剃了頭,可把這花兒戴在那裡呢?」
而惜春最後的結局就是出家了,正應了第五回惜春判詞里的那句「獨卧於燈古佛旁」!在第二十二回里惜春的謎語和旁邊的批語也證明了這一點:
前身色相總無成,不聽菱歌聽佛經。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庚雙夾:此惜春為尼之讖也。公府千金至緇衣乞食,寧不悲夫!〗
如果不仔細看誰也想不到惜春出場的第一句話居然就是她最後歸宿的伏筆,這種寫法真是太神奇了!其實書中這種寫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留心就會找到很多。
再比如第三十回中金釧跟寶玉說過一句:「金簪子掉在井裡頭」,於是她的結局就是跳井而亡!可以說這樣的伏筆簡直是太直白太好懂了!有不少「紅學家」面對這些淺顯易懂的伏筆不敢大膽地去猜,因為他們覺得如果答案這麼簡單的話那太不可思議了,再說作者是多麼聰明的天才呀?他能把伏筆寫得那麼容易嗎?於是不少「紅學家」們把很多伏筆看得很高深,認為到處是玄機,腦子要多拐幾個彎,甚至還到秦可卿的藥方里找所謂令其自殺「密碼」!也使世界的「密碼史」一下子提前了好幾百年,而這更讓一般的「紅學」愛好者感覺《紅樓夢》是本天書!其實作者創作此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看懂,如果寫出來的伏筆只有少數所謂的專家才能看懂,那作者的創作就失去了意義,所以我們大可不必把《紅樓夢》當天書來讀,只要我們不受專家們的影響,大家都可以很容易地猜出其中的奧秘。
其實我們還可以在書中找到很多類似剛剛提到的惜春和金釧她們這樣的伏筆,自然王熙鳳的身上也有這樣的情況,比如在第六十八回里鳳姐大鬧寧國府的故事裡,她兩次提到了休書:
「如今咱們兩個一同去見官,分證明白。回來咱們公同請了合族中人,大家覿面說個明白。給我休書,我就走路。」
「再者咱們只過去見了老太太,太太和眾族人,大家公議了,我既不賢良,又不容丈夫娶親買妾,只給我一紙休書,我即刻就走。」
應該說這些地方應該都是鳳姐在八十回以後被休棄的伏筆!有一點我可以確定的是:她應該肯定是在賈家家敗之前被休的。難以想象在賈家都家亡人散的悲催時刻,賈璉不讓能力超強的鳳姐幫著支撐局面,而是還有心情休妻把鳳姐趕走!這樣的情景恐怕太不符合邏輯了吧?所以我這個猜測應該是合情合理的。而從鳳姐的判詞里的「凡鳥偏從末世來」這一句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我們假設小說的故事背景真的是發生在明朝,那鳳姐所影射的這個人物應該是出現在明朝末年!
其實書中也多次提到過「末世」這樣的字眼兒,讓人感覺賈家日薄西山、末日將至,相信大家肯定都有印象,在第一回里有這樣一段的批語提到了「末世」:
子興嘆道:「老先生休如此說。如今的這寧、榮兩門,也都蕭疏了,不比先時的光景。」〖甲戌側批:記清此句。可知書中之榮府已是末世了。〗雨村道:「當日寧榮兩宅的人口也極多,如何就蕭疏了?」〖甲戌側批:作者之意原只寫末世,此已是賈府之末世了。〗
在第二回中也有「末世」的批語:
只剩了次子賈敬襲了官,〖甲戌側批:第三代。〗如今一味好道,只愛燒丹鍊汞,〖甲戌側批:亦是大族末世常有之事。嘆嘆!〗余者一概不在心上。
在第五回中探春的判詞里也有提到「末世」: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在十三回有條批語也提到了「末世」:
〖靖:此回可卿夢阿鳳,作者大有深意,惜已為末世,奈何奈何!……〗
在第十八回也有一條批語提到:
〖庚雙夾:又補出當日寧、榮在世之事,所謂此是末世之時也。〗
在第五回里也有一個地方也有類似的說法,只是沒有說「末世」二字:
警幻忙攜住寶玉的手,向眾姊妹道:「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榮府去接絳珠,適從寧府所過,偶遇寧榮二公之靈,囑吾云:『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傳流,雖歷百年,奈運終數盡,不可挽回者。故遺之子孫雖多,竟無可以繼業。其中惟嫡孫寶玉一人,稟性乖張,生性怪譎,雖聰明靈慧,略可望成,無奈吾家運數合終,恐無人規引入正。……」
應該說這些都不是泛泛之筆,但這個「末世」肯定不是指小小的江寧織造府因敲詐驛站而被抄家的事,而是指故事發生在明朝末年這個大背景!那鳳姐是影射那個時期的什麼歷史人物呢?根據我們對她的了解我總結一下她有哪些特點:她在賈家大權在握、精明強幹、心狠手辣、貪財害命、在家敗之前被休后不得不離開賈家,之後慘死,沒有辦法在家亡人散的關鍵時刻大顯身手,實在令人遺憾!如果賈家真的是在影射明朝的皇宮,那在明朝末年的時候皇宮裡有哪個人物有以上這些特點呢?我相信稍微懂一些明朝歷史的人很快就會想到一個很有名的而且是很有爭議的人物!我在這裡先賣個官子,如果你還沒有猜到也沒有關係,接著往下看你就會恍然大悟的!我們再回到鳳姐的判詞,雖然研究她的判詞的人很多,但真正認真研究鳳姐判詞前描寫的那幅畫的人卻很少,而我個人認為這幅畫極其的重要,是解開鳳姐所影射的歷史人物身份的關鍵!其實只有簡單的兩句:
「後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隻雌鳳。」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鳳姐判詞前兩句關於畫的描寫沒有什麼秘密可言,大家普遍認為這很簡單:「一片冰山」指的是王熙鳳冷酷無情,而「一隻雌鳳」就更簡單了,都點出「鳳」字了,這是為了提示大家這個判詞就是說王熙鳳的。不信你去問問「紅學家」,他們肯定不會給出更高明的答案來!由於一直以來人們都不重視這兩句,所以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夠發現藏在其中的天大的秘密!這是非常可惜的,這也是讓我感到很幸運的地方,因為這兩句所包含的內容不但能夠揭示出鳳姐所影射的真實身份,更能讓我們重新領悟出本書的創作目的和小說故事的大背景!同時我也可以自豪地告訴大家:「冰山」和「雌鳳」的秘密是三百多年來我第一個發現的!
我們先看看什麼是「雌鳳」,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與龍同為漢族民族圖騰,雄為鳳,雌為凰,常用來象徵祥瑞。由於大家常聽說「龍鳳成祥」這個說法,所以很多人誤以為「鳳」是專指女性,尤其是有不少女士的名字中也有「鳳」字,更讓人把這個字的含義搞錯了。其實「鳳」是指雄鳥,如果用「鳳」來形容人的話應該指的是男人,很多女士的名字中有「鳳」字的原因,應該是她們的父母特別希望有個兒子,就好像現在有不少女士的名字叫什麼「冠男」、「亞男」一樣,可到了現在大家居然以為「鳳」字是用於女士的名字,其實不然,想當年國民黨中有個很厲害的大老爺們就叫「毛人鳳」!多霸氣呀!
在第五十四回里的說書先生提到她要說的書叫《鳳求鸞》,講的是一個叫王熙鳳的公子向一位小姐雛鸞求婚,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鳳求鸞」中的「鳳」指的是男人;在七十年在的時候香港有一部老電影,名叫「三鳳求凰」,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鳳」是指男人。而王熙鳳的判詞前居然出現了「雌鳳」這樣的字眼,實在是很矛盾!既然「鳳」是指雄鳥、指男人,那「雌鳳」指的到底是雌鳥還是雄鳥呢?如果指的是人,那到底是男人還是女人呢?合理的解釋是:「雌鳳」應該指的是「又雌又雄」的鳥,或者「不雌不雄」的鳥;如果是指人,那應該是指「又男又女」的人,或者是「不男不女」的人!如果放在現在,我們很快地想到這是指泰國人妖、變性人之類的人,那在明清的時候這樣的人會是什麼人呢?我相信大家會毫不猶豫地說:這應該指的是個凈了身的太監!原來王熙鳳所影射的歷史人物是一位「大權在握、精明強幹、心狠手辣、貪財害命、明朝滅亡以前被趕出皇宮,之後死去的太監」!在明末會是誰呢?答案不是呼之欲出了嗎?我相信現在大家會猶豫不絕地說:是魏忠賢?
鳳姐真的是在影射魏大人嗎?好像老魏給我們的感覺跟鳳姐不大一樣呀?我們仔細來分析一下:據史料記載,當年天啟皇帝不理朝政,把國事都交給了魏忠賢來管理,於是老魏大權獨攬,也確實是精明強幹,把大明江山管理的井井有條,在打擊「東林黨」的問題上心狠手辣,不少大人物死在他的手裡!貪財害命的事他也實在做了不少,後來居然還成了高高在上的「九千九百歲」,只比皇帝這個萬歲小一百歲!然而好景不長,天啟皇帝駕崩,崇禎皇帝繼位后,魏忠賢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被迫辭職,離開皇宮,奉命前往安徽鳳陽守陵,沒想到他離開以後不久,就有很多人紛紛跳出來彈劾他,於是崇禎皇帝下令要抓他治罪!魏忠賢聽到消息以後,只好畏罪上吊自殺,導致這樣一位能幹的人在明亡的關鍵時刻沒有機會施展自己非凡的管理才能,實際上這也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實在讓人沒有想到這麼重要的證據居然多少年來一直被人們忽略!於是我又想到一點:王熙鳳在書中又被稱為「鳳姐」,其中既有象徵男性的「鳳」字,又有個「姐」字,也應該有「不男不女」的太監之意!我會在後面的章節里詳細介紹書中關於鳳姐性別的多樣性的獨特描寫,大家不要走遠了喲!

47

主題

145

帖子

15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7
沙發
 樓主| 秋心萬里雲 發表於 2014-8-1 12:30 | 只看該作者
我們再看看鳳姐判詞前的那幅畫中的「一片冰山」吧,其實這個問題應該說是很難搞定的,這也是為什麼多年來沒有人能發現鳳姐原型秘密的主要原因,我一開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地思考了一個星期,但後來我居然僅花了一秒鐘就解決了這一難題!怎麼回事呢?這應該感謝偉大的互聯網時代,我只搜索「魏忠賢 冰山」這樣的關鍵字,答案馬上就出來了!結果不僅令我震驚,而且也證明了我的思路是完全正確的!原來魏忠賢死後的第二年,明末有位著名的劇作家叫張岱,他寫了一齣戲,大罵魏忠賢殘害忠良,禍國殃民、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死無葬身之地的可恥下場,史料上是這樣記載的:
魏璫敗,好事者作傳奇十數本,多失實,余為刪改之,仍名《冰山》。城隍廟揚台,觀者數萬人,台址鱗比,擠至大門外。一人上,白曰:「某楊漣。」口口誶(言察)曰:「楊漣!楊漣!」聲達外,如潮湧,人人皆如之。杖范元白,逼死裕妃,怒氣忿涌,噤斷嚄唶。至顏佩韋擊殺緹騎,嘄。
張岱創作完成以後,令家裡的戲子排演,然後在紹興城隍廟露天演出,聚觀者達數萬人,這是一出在明末很轟動的戲,而這齣戲的名稱就叫做《冰山》!
那張岱的這齣戲為什麼要叫《冰山》這個名字呢?原來是指魏忠賢手中的權力就像一坐「冰山」一樣,雖然看起來高大威猛非常唬人、盛氣凌人而不可一世,但崇禎皇帝像太陽一樣,一出來,這個權力的冰山就馬上融化而土崩瓦解了!實在讓我們沒有想到,原來王熙鳳判詞里的「後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隻雌鳳」短短兩句中居然包涵著這麼多的內容!
這段記載中還提到演楊漣演員上場以後,剛說道:「我是楊漣」,於是全場觀眾集體高呼:「楊漣!楊漣!」真有些現在的明星演唱會的樣子,氣氛很High呀!看來正如古人說的:「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時間的長河雖然一刻不停,但人性是永恆不變的!而同時也讓我們發現魏大人當年的名聲怎麼這麼狼藉呀?這裡提到的這個楊漣,指的就是「東林黨」的代表人物,就是他向天啟皇帝彈劾魏忠賢,寫了著名的《二十四大罪疏》,他跟魏大人進行過多個回合的較量,終於以失敗告終,最後下獄死慘。而我們忽然發現:在《紅樓夢》中王熙鳳跟自己的老公賈璉鬥爭也很激烈,幾次較量中他都吃了虧,我相信作者用賈璉來影射歷史上的楊漣,賈璉就是「假的楊漣」,是個藝術加工以後虛擬的「楊漣」,就好像賈家就是「假家」,指的是一個虛幻的、不存在的、藝術加工出來的人家一樣!難怪作者總是提到「夢」、「幻」之類的詞。作者以家寓國,把明末很多有名的歷史人物放到賈府這一樣個大家庭里,用他們之間的矛盾來影射明朝上層發生過的政治鬥爭的歷史,用賈家的家敗來影射明朝的滅亡,這是在清初文字獄的情況下迫不得已的辦法。
也許有許多人會認為書中的王熙鳳跟魏大人給我們的感覺差別太大了吧?王熙鳳確實很有管家才能,可魏忠賢真的有管理國家的才能嗎?沒聽說過呀?好像我們只知道這個「死人妖」天天幹壞事了,沒幹一件好事!我仔細研究那段歷史以後發現:我們現在看到的明史很有可能是被人篡改過的!魏大人之死實際上應該是個大大冤案,我會在後面一點點給大家介紹,現在大家不要著急,因為我的草稿已經寫好了,將那段論述放在後面了,現在不方便移過來,不久大家就可以看到了。
這讓我們明白:如果我們不了解明末清初的歷史背景,不知道當時的文化特點,我們將根本無法解讀類似「冰山」、「雌鳳」這樣的問題!相比之下,生活在今天的人有很大的優勢,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普通人可以擁有跟「紅學」專家一樣多、甚至更多的資料,而且查詢手段又非常方便快捷,只要大家勇于思考,大膽提出問題,其實人人都可以成為專家,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盲目相信權威,在做學問的領域裡,我們更應該抱著敢於懷疑的態度和鑽研的精神,再加上必要的悟性和運氣,肯定能夠有更多、更驚人的發現!
「冰山」和「雌鳳」,是我研究上的重大突破,不但證明了我走的路是對的,更堅定了我繼續發掘探索《紅樓夢》更多秘密的信心!這只是個開始,關於王熙鳳影射魏忠賢的證據還有很多,在後面的內容里,我會結合不同主題一點點告訴大家,相信你每看到一個都會感覺到非常驚呀,感慨隱寫的歷史都藏在書里,為什麼以前自己就沒有注意到呢?要怪就怪為什麼一開始自己就上了「紅學家」的賊般吧!在下一節里,我接著給大家講鳳姐,給大家看更多的證據,相信大家肯定不會失望的!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8: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