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顧昀:空難應反思但不必過度恐懼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7-25 1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儘管空難的後果往往都是機毀人亡,其原因卻未必相同,很難把近期多起事故合併起來,從中尋出什麼規律。

  災難總是突如其來,令人猝不及防。

  當人們對烏克蘭空難事件仍驚魂未定,台灣復興航空23日晚從高雄飛往澎湖的GE222次航班緊急迫降時失事,造成47人罹難。人們還沒有從這起事故中回過神來,24日阿爾及利亞航空一架客機在起飛后失聯,飛機上110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下落不明,有媒體援引該國民航官員說法稱飛機已墜毀。這可能是今年以來發生的第16起飛機安全事故。

  面對接連不斷的空難事故,國內社交網路上愁雲一片。許多人對死難者表示哀慟,有些人感慨生命無常,也有不少人急切想知道造成空難事故的原因。此外,還有人驚問:眼下是不是進入了「墜機模式」?各種心痛,各種反思,都是人之常情,讓人感同身受。

  不過,儘管空難的後果往往都是機毀人亡,其原因卻未必相同,很難把近期多起事故合併起來,從中尋出什麼規律。譬如,烏克蘭空難航班很可能是被武器擊落,復興航空航班事故不排除與颱風天氣原因相關,而阿爾及利亞航空的客機事故,目前仍未公布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僅是基於時間密集性的角度進行分析,恐怕沒有多大意義。

  這樣做,反倒可能讓人陷入過度恐懼之中。如復興航空事故發生后,有媒體報道,澎湖47年來發生過13起空難事故,造成350人罹難,並把澎湖比作台灣的「百慕大」。實際上,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言論。這13起事故中,包括多起空軍軍機失事,而其所列舉空難事故包括了撞機、駕駛不慎、高空解體等多方面原因,可見這種歸納方法存在嚴重漏洞。

  空難以其高傷亡率令人膽戰心驚,但從發生概率來講,空中運輸仍是較為安全可靠的交通方式。據《中國民航報》報道,2012年,全球航空運輸致命事故率為每250萬架次1起。

  當然,我們應當從「盡人事」的角度,全方位提高應對飛行安全事故的能力。對空難的反思,應體現在追問是否存在人為原因,又是否存在機制漏洞上,這樣才能提高航空運輸水平,保障乘客生命安全。至於那些突發不可抗因素,則屬於「聽天命」範疇,多想無益,更不必庸人自擾。

  恐懼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人們對未知的、不可控的事物的自然反應。從積極角度看,這或可促進人類的探索精神,但是,過度恐懼卻也可能阻礙人們面對挑戰,讓人變得保守、不理性。空難的發生,總是讓人感傷,但無論如何,人總要從悲傷中走出來,迎接明天的來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1: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