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代官員性醜聞激增 清朝官員嫖娼如何處罰誰知道?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7-20 16: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截至7月8日中紀委通報海南省常務副省長譚力落馬,今年以來已有15個省部級高官落馬,其中至少8人涉及情婦問題。沒有這個問題,簡直都不好意思跟獄友打招呼。

  官員性醜聞往往比貪污瀆職這類罪名更能吸引眼球,「生活作風嚴重腐化」、「與多名女性發生或保持不正當性關係」等幾乎成了老虎們落馬的標配。

  從古至今,官員們都被要求注重私德,而一旦有XXOO不規矩的事被捅出來,就會給官員的仕途帶來致命一擊。

  但是,為什麼官員性醜聞在最近幾年爆發得越來越多?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壞人當了官」,還是「當官就變壞」的問題。

  對「問題官員」也有地方保護主義

  歷史上,各個王朝對官員品德都採取密切關注的態度,既包括「公德」,也有官員在日常生活中的品行。

  明朝禁止官員使用官妓,當然,找民間的「失足婦女」也不行。否則,按規定不僅要丟官,而且以後也永不錄用。《大清律例》也有明文規定,文武官員嫖娼、吃花酒的要打六十大棍,要是哪個官員還出去「拉皮條」賺外快什麼的,也要被打三十大棍。

  到現代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人們對私生活的態度更為開放,官員的私生活一般不太強調了。在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的時候,官員推動經濟發展的「才幹」才是考核的首要指標——因此,有一些作風問題,只要不涉及「嫖娼」和「權色交易」等紅線,往往領導上以批評教育為主。培養幹部不容易,要愛惜。

  其實這裡面的內在邏輯倒也清晰:比如對一個市委書記來說,治下的縣委書記或局長,首先是得力幹將,其次是當地官場人事平衡的一部分,是組織部門和市委領導班子好不容易達成一致的合適人選。

  如果這樣一個人「栽在一個女人身上」,第一是這一得力幹將被廢,多年培養化為烏有;第二是人事平衡被打破,新騰出的位置容易引發新一輪動蕩甚至爭奪,處理不好,致省領導不滿,就更糟糕了。

  由此,市委書記肯定傾向於以「善待幹部」或者「保護幹部」為名內部了事,畢竟不是「大問題」嘛。而當地紀委要向同級黨委負責,直接點就是對市委書記負責,也要為「政治大局」服務,一般不會給予類似免職或降級這種實質性的處罰。

  在某些時候,這種「善待幹部」的方式,難免成為官員間某些隱秘聯盟甚至效忠的基礎。比如眾所周知的重慶雷政富不雅視頻案,視頻拍攝於2008年,但實際上2009年雷政富就向薄熙來坦白了,薄將這事交給王立軍處理。結果是,拍攝者被處罰,雷沒事。幾年後,媒體翻出了雷跟王有諸多親近交往的故事。

  床上事被搬到檯面上,誰敢護著?

  然而,情況正在起變化。其中重要的一條是,黨對官員的「德行」開始前所未有地重視,最典型的就是考核官員時要求「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直白點說,就是你光說自己能幹事出成績不行了,還要口碑好。

  另外一個變化是網路的興起,這導致官員性醜聞很容易被擺到桌面上。

  以前,官員公眾形象被傳統媒體控制,地方報紙、電視台,都不會隨便報官員性醜聞,除非他已被查。而網路則不像傳統媒體那樣受到約束,舉報往往是民間自發的,不會考慮領導的「內部權衡」,直接就放在公眾面前。

  這種事一旦拿到檯面上,就只能按檯面上的規矩辦,想幫他的人都不敢伸手。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江蘇一個原區委書記董鋒的妻子舉報他「一夫兩妻」,通過紀委實名舉報兩個月後未見結果。其後董妻在網上公開舉報,幾天後紀委就上門調查,隨後董鋒被停職。由此可見,當性醜聞一旦進入公眾視野,政府為維護政權的道德形象,對性醜聞必然「零容忍」。

  除此之外,網路發達也導致取證手段進步,繼續說雷政富,如果你的性愛視頻直接被放在網上,不管是雷政富自己,還是想要維護他的官員,還有什麼可辯駁的?

  同樣情況也出現在上海法官集體嫖娼的舉報中,嫖娼視頻一出,辯無可辯,無人敢維護。甚至平時關係好的,這時候恨不得離遠點,當地紀檢部門自然可以順利啟動調查。

  越來越嚴厲的紀委使官員性醜聞問題升級

  從雷政富事件可以看出,紀委系統最終對涉及到的少壯派官員全處理了,未有「痛惜」如在此前,則可能會「控制處理範圍」。可以說,對雷政富之後大批重慶官員的處理,是風向標。

  除了態度變化外,紀委系統的管轄體制變革,也使地方紀委越來越勇於處理此類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規定,地方紀委除了向同級黨委負責,「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紀委書記人事提名也必須上級紀委同意,也就是說,以前的領導想護著下屬,現在也捂不住了。

  這些變化,使得官員性醜聞從過去的以查貪腐為主,附帶查作風問題,部分變成了先查性醜聞,然後帶出貪腐問題。可以說,紀委系統的態度和體制變化,是性醜聞處理升級的最主要原因。

  把性醜聞說得最清楚的還是中紀委。壹讀君(壹讀微信:yiduiread)在它的網站上找到一篇文章專門談論《外國如何對付官員性醜聞案》:

  「要知道,政治對手的猛烈攻擊,民意的迅速轉向,嚴重的甚至還可能遭到法律制裁所有這一切,都可能在一夜之間斷送當事人的政治前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7: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