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在美國,你會扶摔倒老人嗎?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0年5月16日,中國23歲女留學生姚宇在紐約被一疑似醉酒的暴徒襲擊、強姦和殘殺,事發繁華的法拉盛唐人街附近,事後公布的錄像帶顯示有好幾位華人眼睜睜看著暴徒把中國女子拖進小巷施暴,沒有阻攔,沒有報警,甚至沒有幫忙呼救,只是冷漠地轉身離開了……

  這件事讓我想起三年前在悉尼唐人街遇到的一件事:

  當天我約了一位悉尼的作家在唐人街購物中心(Market City)的快餐廳見面。快餐廳 (Food Court)中午人較多,我提前趕到佔了一個靠窗的座位。大概快到中午12點的時候,整個快餐廳的一百多個坐位幾乎都被佔了,朋友還沒有來,我在喝奶茶看書……

  突然聽到一聲驚呼,伴隨著椅子擦地與摔倒的聲音,我隨著驚呼聲與大家的目光看過去,發現一位老人家從椅子上滑到地上,旁邊的老伴驚呼出聲。

  我站了起來,朝事發地點走了幾步,想看清楚是怎麼回事。

  這時,整個餐廳一百多號人的注意力也都被緊緊被吸引了過去,除了零星的跑步聲與詢問聲,一片寂靜,很多食客送到一半的食物停在半空……

  就在這短短十幾秒的時間裡,一位衝上去的年輕人已經蹲在了老人家面前,好像在詢問病情,以及是否需要叫救護車;另外一位跑過去的幫忙挪開了椅子,隨即,那老人家好像沒事一樣,在第三位趕過來的青年人的幫助下,緩緩站了起來。站起來后的老人家重新坐好,向旁邊食客歉意地點了點頭,用中文說了幾句話。

  我聽不清他講什麼,但從坐在他附近人聽到他的話后,臉上的表情立即放鬆來判斷,老人家沒事了。隨即大家都很禮貌地移開了目光,停留在空中的食物繼續它們的旅程,紛紛落於眾人的嘴巴中。這位中國老人家顯然只是跌倒了,好在沒有跌傷。我也鬆了一口氣,準備坐下來繼續悠閑地喝我的咖啡、看我的書——

  然而,就在我坐下前又掃了一眼大家不再注意的「現場」時,我一下子愣住了。

  隨後,那整個中午,甚至在後來三年的時間裡,只要我一想到當時的「現場」,我幾乎都會立即回到「坐立不安」的反思中……

  這是悉尼唐人街上最大的中餐快餐廳,當天中午這個餐廳里已經坐滿了人,而這些人中至少超過五分之四是華人,特別是年輕人,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其他人種,例如白種人或其他亞裔人。

  當那個老人跌倒的一瞬間,就在我轉頭尋找目標,站起來走近幾步,想搞清楚那老人摔倒后是否會爬起來的時候,已經有至少六位年輕人從各自的座位上跳起來,第一時間沖了過去。其中三個就是我說的衝到老人身邊詢問他,並幫他站起來的;還有三位跑了幾步,看到沒事,就停了下來。

  這種情況當然是這一分多鐘的事件結束后,我才觀察到的。

  因為,當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繼續忙不迭地把食物送進嘴裡的時候,那幾位衝過去的年輕人開始緩緩走回自己的座位,這也就是我準備坐下時突然注意到了他們——

  注意,他們並不是坐得離老人家最近的,有一位甚至在我後面的座位,但他們之間有一個特徵,那也是至今讓我想起來還深感羞愧的特徵——除了一位之外,其他衝過去或者正在跑過去施救的五位都是年輕的白人!

  注意——當時坐在這個餐廳里的一百多人中只有不到二十位「外國人」,其他的都是黃皮膚黑眼睛的同胞(當然,很多已經是澳洲國籍的「外國人」)。而坐在那位老人附近的,幾乎都是華人。在這個餐廳吃飯的中國人,絕大部分是講普通話的。

  中國老人從坐凳子時摔倒到爬起來,前後也就兩分鐘左右,我相信當時沒有多少人像我一樣注意到這兩分鐘從四面八方衝過去的人是什麼種族的。可這件事對我的衝擊之大,至今讓我想起來都依然會臉紅。

  我不能否認的事實是:我自己當時根本沒有想到要「衝過去」,我雖然也站起來了,但我站起來是為了看得更清楚,我從頭到尾沒有想到要走過去幫忙。

  我當然可以為自己找到理由:我當時並不常住在悉尼,來到這裡,我屬於不習慣環境的外國人;我坐得比較遠,加上我不懂得急救知識(這個很重要,注意,前面提到的外國人上去后不是馬上去扶老人,而是先詢問情況,因為有些突發疾病不能立即扶起來。這顯示第一個衝上去的外國青年懂得急救知識)。而據我所知,當地澳洲學生,很多人都業餘學過人工深呼吸等急救知識;

  還有一個理由,當時這個餐廳里幾乎都是年輕人,特別是青年學生,坐在那兩個老人周圍的就有很多,我有點依賴他們……

  當然,上面這些理由一條也占不住腳,那天的事實是,在一個中國人云集的地方,一位中國老人跌倒了,而衝上去施救的竟然是少有的幾位白人青年。

  如果說三年前悉尼唐人街那間擠滿華人的快餐廳帶給我的是震驚與失望,那位同五位白人青年一起衝過去施救的華人小夥子畢竟還給我留下了一些希望。當然,不讓我絕望的,還有我自己三年來一刻也沒有消除的內心深處的深深羞愧。

  也許,當大多中國人看到紐約唐人街的新聞時還能夠感到憤怒、悲哀與羞愧的時候,說明我們的民族依然還有希望。

4

主題

64

帖子

347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474
沙發
jchip 發表於 2014-7-17 04:33 | 只看該作者
恩,白人的月亮更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3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7-18 12:52 | 只看該作者
誰也不敢去扶,只能先問,交談。然後如果只是一人則要先拍照,在去扶。人多時刻是可以去扶。大多數是先報警等警察到。不然有可能一伸手十幾萬就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4
laodai 發表於 2014-7-18 14:45 | 只看該作者
不用羞愧自責,更不要為媒體操作極少的社會現象而迷茫。在國內,主動幫助老人的現象是每時每地在發生,而且肯定是普遍主導著人們的行為規範。只是那些施援施救的人從來不想張揚根本不值一提的事!

現在我很少外出,因為單個出去必定會麻煩別人,被攙扶、被讓座,自己非常過意不去。去年敬老節回家路上,在九號線的某地鐵站門口重重摔了一跤,立即有8、9個人上來幫助。攙扶、檢查、幫聯繫家人,工作人員送我到休息室,遞水、擦傷處消毒。直到兒子接我回家,他們始終不願說出自己姓名和工作單位。社會上好心人占絕大多數,我堅信!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9: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