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個海外自干五的心聲:我是真的愛國!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7-3 10: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幾天,我偶然在微博上看到了《海外華人「自干五」現象》這篇被公知圈炒得挺熱的,由李宇暉署名的,以污衊海外愛國者的「愛國動機和原因」為目的的文章。別的不談,這篇文章如果是實事求是的論述一些現象,我也就不浪費時間來寫這樣的一篇回應文了。可作者的這種欠缺思考能力,基本不符合客觀事實,明顯帶有預設立場的輿論引導性文章,如何能讓我這樣被他「代表」了的愛國者平聲靜氣,默不回應?

  為了更好的寫這篇回應文,我簡單的查了一下「李宇暉」這個人,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位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AVIS)政治學系博士研究生,哥們簡直就是為否定中國和讚美美國而生的嘛!看看他的代表作,分兩類,一類是讚美美國系列:《美國主流社會為啥不粉「大師」》、《應該相信成熟國家民眾的判斷力》、《沒保險看不起病?破解關於美國醫療費的神話》、《美國人為啥不炒短線》…這些文章就差沒說美國人是上帝、美國是天堂了,此刻,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場景鮮活的映現在了我的眼前…另一類則是各種否定中國的文章:《經濟危機的大戲何時上演?》、《中國的領土越小越好》、《收錢多等於服務多?中國奧派的美好錯覺》和《海外華人「自干五」現象》…中國在他的眼中,已經是老人垂暮、死氣沉沉、毫無前途了…看到這些,我就下定決心,要抽出一些時間來好好回應下他的那些傷害海外愛國者的「謬論」。

  這個理由,李宇暉,你能理解嗎?請問,你所指出的「缺少在歷練中『去狼奶』的過程」、「留學的篩選過程」、「異國生活的失敗感」和「外國人奉承下的忘乎所以」等原因,哪個符合我的這種情況?即便回歸到你所指出的四個原因,也是漏洞百出,邏輯混亂的:

  第一,缺少在歷練中「去狼奶」的過程?

  關於這個問題,李宇暉認為中國的孩子因為長期受到「民族主義」教育的洗腦而迷失了自己,尤其是那些出國了的孩子,他們因為沒有感受過國內畢業后奮鬥的壓力,沒有體驗過國內政府的「強勢」,沒有體會過國內社會的冷漠,而只能繼續「無知」的被「狼奶」浸泡著神經,盲目的愛國……我沒有誤解你的意思吧?其實你簡單點表述就好了:國內環境太差,國外環境很好,你們有病加閑得慌去愛中國?……對此,我只想代表我個人來做一個回應:

  1、 請不要侮辱「狼奶」,狼群里,沒有你這種懦夫。在狼的世界里,只有生存和死亡的選擇,不會有投機取巧和苟且偷生的念想。中國的教育和社會現實確實逼迫著人們必須去拼搏、奮鬥和堅持,狼性十足啊!可正是這種教育,讓中國在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中,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在許多方面超過了傳統強國,成為了新興大國,成為了越來越受到世界重視和尊重的國家!當然,不是中國人天生就喜歡這麼去逼自己,這不是沒辦法嗎?面對這個戴著虛假面具的國際社會,中國人不「狼性」的活著,難道真的要像你所說的那樣「去狼奶」、去狼性,變成和西方福利社會國家的那些帶著「不勞而獲思想」的寄生蟲們一樣,坐等著中國的沉淪和被強國殖民?到時候,別說是現在這種通過奮鬥能改變命運的可能了,大多數中國人恐怕連奮鬥和拼搏的機會都將被剝奪,永遠的成為西方的奴隸和附庸。當然,我承認,包括我自己在內,要想在中國「混」好,真的是很艱難的,畢竟,這裡有著全世界最激烈的競爭。每一位競爭者如果想要從中脫穎而出,除了要具備超強的能力外,還應當在毅力、心理和情商等多方面都優於一般人,否則,只能在競爭中被無情的淘汰。中國,就像是一個大狼群,適應的,留下來,成就自己的輝煌;不適應的,或者已經取得了自己滿意的成就的,想追求別的東西(例如環境)的人們,請以最圓潤的方式離開,成長中的狼群不需要你們。

  2、 中國的現實確實是殘酷的,但成就也是不容否認的。這裡不需要你來告訴大家中國的問題怎麼怎麼的殘酷和複雜,我們都在國內長大,都經歷了國內的各種問題,都感受過國內的各類壓力,可這又怎麼樣呢?哪個國家沒有自己的問題,沒有自己的壓力呢?當然,如果你硬是要把一個發展了240年、只有三億多人,且掌握著世界霸權和控制著世界上絕大部分資源的國家狀況,拿來和一個只發展了65年、有著56個民族13億人的發展中國家來對比,我確實沒什麼好反駁的,中國在很多方面就是不如美國,差距很大很大。可這又能怎麼樣呢?因為不如別人,我們就要放棄對自己國家發展的支持?放棄對自己祖國的熱愛?更何況,中國並非一無是處好嗎?中國在過去65年裡消滅了世界上最大數量的貧困人口,解決了絕大部分孩童的教育問題,廢除了幾千年的農業稅,鋪開了包括大多數農村人口的醫療保險,發展出了世界上最具生機的經濟體……中國在短短的幾十年內所創造的奇迹已經太多太多了,而這一切,都是你所抨擊和否定的體制帶來的。要對比?可以啊,你要不要翻開美國歷史,看看它在前65年,前165年都做了啥?

  3、 中國的壓力並不來自國外?「國內的年輕人往往在畢業后經歷了複雜的社會歷練(官二代除外),從而其中一些心智較健全者很快認識到自己的壓力並不來自於外國人,所謂國家利益和個人幸福之間的關係也變得十分可疑。」這句話是你說的,沒錯吧?你是罵我「心智比較不健全」咯?那有些問題我想向你請教一下:經濟上,西方掌握著世界經濟規則的制定權和操控權,這點你不否認吧?它們憑藉著先期發展的優勢,包括技術優勢、資源優勢、規則優勢等,對發展中國家進行了嚴苛的限制和剝削,並希望發展中國家永遠為它們提供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材料,這個現實你也不至於否認吧?中國長期處於世界經濟鏈條的中下游,受到發達國家們的壓迫和剝削,你敢否認嗎?;政治上,西方陣營長期以來視中國為假想敵,處處給中國設置政治障礙,製造政治麻煩,進行政治圍剿,恰如當前的釣魚島危機、南海危機,以及可預見的2020年美軍60%軍力集中亞太,這些,你都看得到的吧?;軍事上,西方國家一方面對中國進行的技術、軍事封鎖,另一方面還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背後的目的,你應該明白吧?請問,這些外來壓力,你都覺得對中國國內的經濟發展、政治革新和社會進步沒有影響?這時你一定要說,西方國家的這些壓力為中國送來了文明,就像是鴉片戰爭時英國的軍艦般,給中國送來了現代化吧?;國家利益和個人幸福之間的關係很可疑?作為政治學博士生,你能不能不要學網路公知一般,問出這樣幼稚的問題…不看別的,你以為你是有多天資聰慧、多與眾不同,才能夠去到美帝讀書?沒有中國的九年義務教育、高考和大學教育,你哪有資格出國啊…話說,清朝和民國的時候,絕大部分百姓別說是出國了,連獲得出國的前提都沒有…那樣,真的很幸福嗎?沒有國家利益,可以啊,讓你做非洲某個國家的公民,或者中東戰亂國的百姓,你去嗎?看看美帝會為它們的國民留出多少留學和獎學金名額?你真以為你現在得到的一切沒有受益於的中國發展?

  簡單的說,你的「去狼奶」論不過是為了否定「狼奶」的價值,掩蓋自身的缺陷,抹黑中國的發展,美化西方的霸權行徑……你,承認嗎?

  第二,留學的篩選過程?

  李宇暉認為出國的篩選造成了海外「自干五」現象嚴重,其中兩個規律起到了關鍵性作用:1、理科生比文科生比例大;2、有錢的比沒錢的比例大。對這兩點,我覺得我來回應最合適:1、我是文科生,而且和李同學一樣是政治學博士研究生;2、我沒錢啊,我沒錢!我很窮,我是屌絲,我一直靠給老外打工來支付學費和養活自己。

  話說,我真的不知道李博士所謂的理工科學生沒時間閱讀人文書籍,才造成了他們「愛國」的邏輯是在哪個衛生間憋出來的…先不說很多理工科的留學生飽讀詩書的現實,僅談談我這個文科生的一些情況:作為文科生,我雖然沒讀過什麼書,雖然思維能力也比較弱,雖然眼界經歷還比較淺…可咱也算是混到博士的人了,每天用著愚笨的腦袋關注著世界各地的「大事」,尤其是中國的「大事」,沒騙你啊!我真的關注了啊!可我到現在,還是真的真的很愛國,而且越來越熱愛我的祖國,我偉大的母親了!(準確的說,我是出國后看到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扭曲和抹黑才更愛國的)!這是為什麼呢?李博士,你必須把這點邏輯給我理清了,別讓人懷疑「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的基本邏輯和思維能力噢!

  至「有錢人論」」嘛,李博士認為因為出國的大都是有錢人,大多是國內體制的利益既得者的子女,所以他們更愛國。這點,我想從兩方面回應李博士:一、出國平民化的浪潮已經形成,這是留學圈的基本共識。李博士對留學生的認知可能已經過時了,現在已經2014年了啊,不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了…截至2013年,中國留學人員總數已經達到了305.86萬,這裡面,能有多少是權貴階層?事實上,各位讀者不妨參考自己身邊的例子,看看「砸鍋賣鐵」送子女出國還是不是特例。這些送子女出國的人中,有企業家、有公務員、有工人,甚至農民,他們中,大多是歷經中國的競爭和體制的壓力后,一點一點的積攢起送子女出國的資本的,參照李博士對國內環境的描述,這撥人對政府的「仇恨度」其實應該很高的,他們在發展的過程中受盡了政府的欺凌和體制的迫害,好不容易把子女送出國了,怎麼著也得好好的報復下中國吧?怎麼還會「愛國」呢?此外,以李博士所在的美國為例(眾所周知,美國的獎學金是最多的),很多中國留學生是拿著美帝的獎學金出國的,他們明明得到的是美帝的恩惠,可為何還熱愛著中國呢?;二、權貴階層才更愛美國。不可否認,中國確實有這麼一批蛀蟲(美國也有,請參考最新的希拉里的女兒不幹活拿高工資和拜登兒子到烏克蘭混能源公司的新聞),他們拿著中國人民的血汗,在美帝肆意的揮霍,享受著奢靡的生活。他們比大多數人更能感受美帝的「好」(有錢,怎麼著都好嘛),所以,他們一定會比一般人更認可美帝。相反,那些拿著父母血汗錢出國的孩子,包括筆者,他們必須進入外國社會的最底層進行工作,這就讓他們能夠更客觀和直接的去感受外國社會的真實一面,進而讓他們有機會去對比國內外的差異。面對這樣的一撥人,李博士的理論如何能站得住腳?他們可是中西對比的最直接的「參與者」,但……當他們都選擇「愛國」時……李博士,這是為什麼呢?

  第三, 異國生活的失敗感?

  這個真的沒有!!!李博士,你太壞了,你自己有失敗感,也不能把這種感覺強加給我們吧!!!按李博士的說法,英語達不到揮灑自如的程度,就要自卑?看到中國女人被外國男人追走就要有仇恨?這種思想是何等陰暗、自卑心理下的產物啊…對此,我也一一回應一下吧:

  一、英語不好的學生混華人圈,愛國;英語好的中國學生混中外圈,也愛國。根據李博士的邏輯,英語不好的中國學生就要受到歧視?李博士啊,你太抬舉那些英語不好的留學生了……他們大多家境殷實,自信心爆棚,他們才不會閑著沒事整天逛「老外圈」啊!他們早就三五成群的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沒事打個LOL、玩玩牌、泡泡妹紙神馬的,不知道多麼的舒心愜意好嗎?哪有閑工夫去管屌絲老外們羨慕嫉妒恨的眼神?(對這部分人,李博士確實可以說他們是體制的寄生蟲,所以「愛國」,這個我絕對不反對!但他們真的只是留學生中的一小部分!)。再說說英語好的學生吧。大家在youtube、facebook和twitter上,經常可以看到無數的中國學子用英文對「老外們」侮辱、誹謗和抹黑中國的行為進行反擊,上次ABC反華事件中,也有許多美國名校的中國學子聚集在ABC的門口抗議,他們可不是因為英文不好而「失敗受挫」,而被迫熱愛中國噢!再退一步說,赴美留學的學生素質不是一直都號稱很高的嘛,李博士的結論就快一杆子打死赴美留學生了……除了英文外,放眼社交圈,留學生們不難發現,從課堂討論,到課後閑聊,再到業餘聚會,在國外的各類活動中,中國人的身影從未缺席,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還開始主辦聚會,邀請老外參與……李博士,你真的認為他們都會因為社交問題,而挫敗,而自卑嗎?…李博士啊,懇求你不要以自己的經歷來胡亂揣測別的留學生的經歷...;

  二、男女問題。戀愛的問題真的能讓人們「仇恨」老外,從而愛國?這邏輯有點亂…筆者認為,這種情況最直接的結果應該是「反外國」—「反外國」又不代表一定要「愛國」。此外,李博士可能沒有注意到一個實情,那就是……留學生群體里,男女比例恐怕並非是男性佔據多數噢。以英國為例,英國的留學生男女比例達到了1:2,也就是,12萬留學英國的學生中,男性只有4萬,女性8萬(每個人娶兩個都夠噢)…再看看歐美同學會聚會的報道,2013年歐美留學生同學會聚會,250個學生里,女性基本佔到了200個……為何這些沒有「男女問題」留學生也依舊「愛國」呢?再者,老外娶中國女人或中國人娶外國女人都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了,在國內外都很常見,實在沒有幾個人會因為這個來仇視老外。不僅不會,相反,我們會很驕傲,因為這證明中國女人很有魅力!李博士,我還是那句話,你不好習慣性的用自己的心理來代入他人噢!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第四,外國人奉承下的忘乎所以?說到這裡,李博士,你真別開玩笑了,老外見到中國人最常規的問題恐怕是「西藏的情況怎麼樣」、「新疆的情況怎麼樣」、「中國政府讓你們上網嗎」、「中國政府為什麼這麼不重視人權」,以及「中國為什麼總欺負小國」……至於真實的中國是怎麼樣的,大多數老外還真的是沒有太多的概念,畢竟,他們習慣了西方媒體話語體系下的那個「中國」,這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對中國的「好」有太多的認識。在這個前提下,他們如何去讚美中國?難道隨便的跨一句「中國經濟好好啊」,就能帶給中國留學生以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李博士,你把中國留學生的水準也想得太low了吧…更何況,李博士,你忘記了留學生在海外經常要面對的是如何面對那些不了解中國的教授、同學、室友,甚至路人們的挑釁,你所謂的「國籍」符號,不僅不能夠給他們帶來「讚美」,反而會給他們帶去很多的壓力和沒有必要的煩惱。看著海外媒體每天關於中國的那些負面的報道,李博士,你別告訴我,你所看到的國外社會是與他們的媒體報道截然相反的:媒體抹黑中國,民眾讚美中國…我認識的西方世界,暫時還沒有這麼分裂…所以,所謂的外國人奉承下的「忘乎所以」,我是著實無法理解這個論斷。

  一口氣寫這麼多,累得我……再多幾句廢話吧:李博士,我不管你是出於什麼動機來抹黑海外愛國者的,我只想告訴你,正如我在開文時所說到的,我,以及很大一部分海外「自干五」的愛國原因沒你內心所想的那麼陰暗和複雜,我們的原因很簡單:「愛國,不是因為外國不好,也不是因為中國真的無可挑剔,而是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不能接受西方國家通過各類媒體和各種途徑惡意的扭曲、醜化和抹黑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對不起,因為出國了,我看到這一切,我真的無法忍受,無法迴避,無法做到無動於衷!所以,我,我們必須發出一點來自於一個客觀、理性、愛國的中國人的聲音!」這是我們認為作為一個中國人所應堅持的最基本的底線,因為我們真的真的做不到為了外國人給的一點小利,就蒙住那雙理性、客觀去看待中國的眼睛,就放棄自己作為中國人的立場,就忘記自己作為中國人應當建設自己的祖國的責任!我,們,做,不,到!所以,請你正視這個現實。至於你要怎麼諂媚你的美國主子,我沒意見,畢竟,他給了你獎學金和其他支持,拿人手短,吃人嘴軟,我理解的。但你膽敢再無端的污衊海外愛國者,那我可以明確的代表自干五群體回應你:來一篇,回你一巴掌,來兩篇,讓你面頰發紅,多來幾篇?你真夠閑的…好好搞你的「對比政治學」科研去吧!

  對了,再廢話一段:說到科研,你的微博上,網友曾質問你:「不研究國民性,怎樣設計制度。不從行為科學角度研究集體行動惰性、選舉偏好、社會動員,所謂的好制度從哪裡來?」對此,你的回應是:「制度設計的文獻我也看了不少了,還沒見哪篇從你說的這些變數出發。你倒說說中國的國民性應該設計什麼樣的制度?」網友最後的回復一定讓你很過癮吧:「組織社會學關於集體行動與治理制度的研究(周雪光)、政治學關於社會人口因素與政治表達、投票偏好的研究(W.Miller、D.Mutz、A.Kornberg)、歷史社會學關於國民行為與制度實踐的研究(東南亞與拉美民主制度)都包含我說的變數。不研究國民性,如何得出具體可操作制度決策?誰能拍拍腦門說中國適合什麼制度?……空想、玄思、閉門造車都是堪輿學的絕活……」網友對你的評價很中肯吧?連自己的科研都搞成這樣(一問三不知,卻還要裝模作樣的說什麼「文獻我也看了不少」),其他的研究還能靠譜到哪去?李博士,好好學習,美利堅雖然好混,但回國了,就由不得你混了,祝好!

  (作者:雷希穎,察哈爾學會研究員,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際政治戰略博士研究生)

1

主題

255

帖子

22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5
沙發
蝌蚪變青蛙 發表於 2014-7-4 12:03 | 只看該作者
兩個字:
痛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16: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