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美國議員老套路看美中關係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6-27 17: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的報道: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24日表決通過,將在華盛頓把中國駐美大使館前的一段路改名為「劉曉波路」,這樣的話,中國駐美大使館的地址就將變成「劉曉波路1號」。中國方面認為劉曉波現在是受到依法審判並正在中國監獄里服刑的罪犯,美國眾院這批議員搞出這麼個提案,在外交上是對中國的一個重大的挑釁行為。。

  如果美國眾議院與參議院都通過這個提案,並且美國國務卿克里也簽名同意,就會在華盛頓市內的中國大使館前正式出現這條道路。而寄往中國大使館的郵件地址上也會寫上這個新的路名。同時從中國大使館寄出郵件,包裹的地址也要寫上這個名字,所以這個提案實際是美國議員一種讓中國方面強制性記憶的做法。

  我發現提出提案的美國共和黨議員烏魯夫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向美國白宮施壓,要求美國總統不能前往中國參加奧運會的同一個人。當時的理由是中國在南蘇丹問題上沒有讓步,所以如果不讓步,美國總統就不會出現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最後中國方面還是向西方世界作出了讓步.

  經過進一步調查,這位議員在議會中的補充說明,本次提案並不是第一次由美國國會議員提出類似提案,在上個世界80年代時,美國共和黨議員已經提出過一個相似的提案,就是把蘇聯駐美國大使館前的道路名字改為薩哈洛夫路,紀念當時被蘇聯當局隔離的著名科學家薩哈洛夫,給與蘇聯方面重大壓力.

  筆者在自己的微信上這樣寫道:美國議會的行為藝術是美國方面沒有底氣,沒有對策的表現。確實這是一個有效果的挑逗行為,但不是一個大國具有的堂堂正正的方式。

  本次的道路改名字是有一個前提,也就是在人權的旗號下。這也是美國國會的一種傳統寶刀,凡是有關人權的內容,就算其他國家的內政美國發光面也要插手。筆者不怎麼喜歡美國這種盛氣凌人的樣子,而且美國國內的人權狀況還有問題,所以許多國家在被美國指出問題以後也會反駁美國:別人都可以說,美國不能….。

  許多中國網民都希望中國政府也在北京的美國駐華大使館,上海的駐華領事館前面的道路名字都改變一下。變為山本五十六路,本拉登路以及斯諾登路等等。這種以眼對眼,以牙還牙的做法,筆者並不贊成。

  回想一下,蘇聯駐美國大使館前的道路是什麼時候更改的名字?是蘇聯入侵阿富汗以後,美蘇兩國進行激烈的冷戰期間的行動,應該說當時世界局勢,美國與蘇聯之間的世界大戰似乎不能避免,這樣美國方面想出很多辦法牽制蘇聯,包括與蘇聯的世仇中國走得很近。這也給與中國在1979年-1989年獲得相當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同盟國待遇,包括科學技術,包括軍事技術,以及美國的各種科研機構都向中國開放,這也是10年美中黃金外交

  但是又是什麼要因使得美中從近似同盟國的關係變為與前蘇聯的同等待遇的呢?

  1)上個世紀的那場風波是契機,萬事都是從那天開始

  2)中國自身經濟的高速發展,因為經濟實力的提升,使得美國感覺中國已經逐步成為一個潛在的對手。

  3)美國自身的經濟衰弱,造成美國在亞洲影響力的下降,這樣勢必促使中國在這個地區影響力提高,這種提高威脅到美國在本地區的利益

  4)中國在國際事務中開始發出自己的聲音,與美國的利益發生了衝突

  以上諸條就是美國與中國為何到今天會變成沒有宣布冷戰的冷戰關係的真正原因,也就是美國與中國的利益不一致。現在日本,越南以及菲律賓的公開與中國挑戰,以及美國匆忙布局澳日美安全框架,都是美國要在中國成為地區領袖前圍堵中國的布局。

  但是美國自身也狠難對中國施加更多壓力。在上個世界九十年代,美國還會在每年對於是否延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時給與中國施壓,同時中國也會有所表示,有所具體行動。現在雙方實力對比的改變,中國的經濟實力增加,使美國本身的可以直接運用的牌越來越少,美國國會更是幾乎沒有任何作為,這樣那些議院才會去箱底翻出這個30年前改名字的老套路,以便刺激一下中國。

  那麼這樣的刺激會有用嗎?實際效果只有美國自己知道,但是美國方面不做不行,護花使者的大旗不能倒,所以這也是我在微信中想表達的意思:美國需要行動,就算這樣行為看上去沒有用,只是一種騷擾,也是有一種象徵意義,向發出外界的信號意義要遠遠大於實際功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1: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