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同時代婚事比較,50年來成本漲萬倍!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人們結婚,不論是聘禮、儀式還是場地選取、對方家境,不同年代的人有著不同的要求。60年代結婚注重見證,70-90年代不用為 房子發愁,而2010以來,結婚進入了拼爹時代,成本50年來漲萬 倍!此外,還有很多當代適婚年輕人淚流滿面的比較呢。

  1、婚前準備

  60年代,人們的結婚證印有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頭像,對於他們來 說,「領袖的見證」是重要而且是必要的。那時候的人們,可以 憑藉結婚證上的商品供應章限量購買煙、酒以及糖果。此外,結 婚時還有一些活動,比如開茶話會,分享煙糖瓜子。

  70 年代至90年代,人們結婚後一般會租住在單位公房或者和父母 一起住,不必為房子問題發愁,大錢都用在家用器具上。婚前准 備,70年代流行自製傢具,9 大件套「36條腿」,費用一般400元 左右,聘禮則流行自行車、縫紉機和手錶,簡稱「三大件」,費 用也在400元左右。

  80年代,在70年代的基礎上,彩電成為必備的聘禮,婚前準備花 費漲到1800元左右,這時候,現金彩禮開始出現,一般要500元到 1000元不等。這時候蜜月旅遊開始成為年輕人的時尚選擇。

  90年代,在以往的基礎上,增加了席夢思和成套的床上用品,婚 前費用漲到3000元左右,而聘禮中金飾開始流行,金項鏈、金戒 指、金耳環成為聘禮標配,費用在3000元左右。此時,婚紗照、 迎親車隊開始興起。

  2010年以來,結婚進入拼爹時代,人們結婚要為房子發愁了。婚 前準備,單獨住房不能少,首付數以萬計,而禮金也水漲船高, 起碼也得要10001元。此外,婚照、婚紗和蜜月游幾乎成為年輕人 的必選項。

  2、婚禮必備

  60年代,人們結婚也不看重婚禮的排場,有個簡單的儀式便可, 最典型的就是男女雙方互贈毛主席語錄和書,來賓齊唱《東方紅 》。

  70 年代到90年代,喜宴成為結婚的主打項目。70年代的喜宴比較 隨意,可在食堂招待親朋,以10桌為例(下同),費用控制在100 元以內。80年代則流行家宴流水席,費用在600元左右。而90年代 家宴流水席依然盛行,但也有升級為星級酒店的,費用漲到了 5000元。

  2010年以後,「婚慶一條龍,酒席大操辦」成為常態。車隊、儀 式、主持人全部開銷至少要8000元,而宴席流行搬到星級酒店了 ,二三十桌都很正常,花費得要三四萬。

  3、甜蜜的負擔,從幾十塊到幾十萬

  毫無疑問,半個世紀以來,居民的工資漲了不少,可這物價也在 猛漲猛漲的。若果以一個普通工薪階層為例,結婚花費兌現為月 工資,那麼從60年代至今,當中的差別可謂天翻地覆,九哥都快 哭了。

  60年代,結婚花費幾十塊,相當於一個月工資。

  70年代,結婚花費近千塊,相當於兩年工資。

  80年代,結婚花費三五千,相當於三四年工資。

  90年代,結婚花費兩三萬,相當於四五年工資。

  2010年以來,假如房子必備,結婚花費至少20多萬,工薪階層不 吃不喝,也得要工作七八年才能娶上媳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