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志標:從招遠血案談反邪教與陰謀論

[複製鏈接]

5203

主題

5258

帖子

749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堅果兒 發表於 2014-6-7 17: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招遠血案,當事人血濺當場。據稱是全能神信徒的六人,在麥當勞的眾目睽睽之下,虐殺一名無辜女性,其血腥程度驚悚一時。這樁事件出來后,配槍警察槍殺平民的兩條新聞猶如如過眼雲煙,不再受青睞,媒體焦點翻轉。輿論涼薄,血與血有輕重之別。

  如果就殺人罪案的案情而言,招遠血案因其情節特別簡單、特別惡劣,除了表達憤怒,幾無可說之處。眾聲沸騰,也間接說明論斷此事不需高明的智力。譴責圍觀人等,譴責出警不力,等等。諸如此類的譴責,種類繁多,它們特別具體,又特別不確定。

  這件事還引出對暴力邏輯的爭辯。圍觀人等毫無作為,是因為政府對社會控制特彆強,控制強勁導致公民喪失反抗意志,連帶剝除了人民的道德心腸。如此,招遠血案與批判政府建立起因果關係。不出所料,這種論調招惹來不滿,反對用牽強的邏輯進程得出反政府言論。

  對暴力源泉的清理,也將注意力引向了邪教。「邪教」因素在最初揣測暴力動機時顯現,很快得到警方通報的確認。央視利用報道特權,也將兇手的邪教殺機展露給它的幾億名受眾看。輿論追尋至此,到底怎麼評價「邪教」成分,反邪教還是反駁陰謀論?躊躇了。

  全能神在招遠血案中的顯示,讓定罪與定性出現了某種程度的混淆。如果以法治化方向來處理,邪教因素可有可無,定罪大過定性。然而,若以政治化方向來解決,邪教定性蓋過殺人定罪。官方沒有明說,但對邪教的「強調」,歷史鉤沉,引起了輿論中人的不安。

  大陸對法輪功的打擊已經過去近二十年,微博用戶中四十歲上下的用戶對此印象深刻,這很可能是他們開始職業生涯后遇到的第一樁頭等的大事件。經過這些年的「反芻」,他們審視政權以邪教定性、嚴打法輪功的動機。招遠血案令這種審視得以公開化,得以復活。

  成都傳道士王怡在杜甫草堂散發反墮胎傳單,被派出所傳喚。這個消息發生在招遠血案傳播的上升階段,自然被納入考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拿來佐證「邪教定性——打擊邪教」的擔憂。不過,王怡被抓是否是六月例牌也難講,但事件中的「信仰」部分參雜到一起。

  反邪教尚未成為現實,但在政治索引派那裡,已經呼之欲出。所以,他們特別著急強調,以求喚起注意與抗拒。這種心理訴求與言論傾向,也許和所謂的塔西佗效應有關,當然也使用了當局長期壓制地下教會的事實。在大陸環境下,陰謀論很容易就變得豐滿起來。

  但招遠事件與邪教的關係確實不像這麼簡單的是與非。陰謀論與索引派之所以早早地建立起「反邪教」的防禦性言論,是因為他們深知專項打擊邪教的擴大化影響。他們不相信當局在甄別信仰上的能力,但是他們相信當局在借勢壓縮社會空間的效率。

  這對索引派來講,也是兩難的境地。如果血案中確有宗教式行動,就需要對不同的宗教進行區別,這會涉及到特別混亂的信仰與宗教現實——當局反邪教無需動用這些仔細區分,陰謀論者又受各種掣肘,無力做出區分與宣告。陰謀論的預警或有道理,但是無力。

  在政權的立場上,信仰與宗教會被帶入與政權的利弊權衡中,是道單選題,按需抑揚。在社會的或個人立場上,它們合理與否的標準要繁複得多,總之是一道多選題,對土生信仰與在地宗教,更是一言難盡。陰謀論在反「反邪教」時,涉及答案,就被將了一軍。

  邪教問題到底是政治問題還是社會問題,對它的定性也將影響到政權和社會的取態。社會警惕的是,政權將反邪教擴大化,服務政治穩定的目的,不加區別地剷除宗教信仰土壤。但同時,對於社會化範圍內的異端,正信起身狙擊又相當困難,社會遠未建立對邪教的免疫機制。

  招遠血案被輿論設置出許多議題,儘管殺人事實沒有多少言說空間,但輿論心態上步步設防,則相當微妙。社會勉強立於各種斷裂與衝撞之上,對政權有著沉重的防備心態。索引派不缺歷史感,對教派動員VS朝代更迭抱有認知熱忱,可有時也不敢想太多。

0

主題

3

帖子

2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0
沙發
煎餅果子 發表於 2014-6-23 10:45 | 只看該作者
抵制邪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1: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