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宗教問題的「三性」

[複製鏈接]

9

主題

11

帖子

25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kqjy 發表於 2014-4-21 11: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宗教問題的「三性」,即宗教存在的長期性、宗教問題的群眾性和特殊複雜性。這一概括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基本原理觀察分析當代中國宗教問題的重要理論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的基本理論觀點。深刻認識宗教問題的「三性」,是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做好新時期宗教工作的思想認識基礎。
    宗教存在的長期性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產生的歷史現象,是人類社會生產力、人的思維能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宗教不會永遠存在下去,最終是要消亡的。但是宗教走向最終消亡,可能比階級和國家的消亡還要久遠。宗教將會長期存在併發生作用。
    宗教有其存在的自然根源。在原始社會,人們由於恐懼和敬畏,把某種自然力量幻想成為主宰人類命運的超自然力,並且加以膜拜,形成了原始的宗教觀念。進入階級社會以後,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了,自然異己力量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支配逐漸減少,但並沒有根本消除。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各種自然災害、環境問題等還將長期影響人們的生活,在全體人民中普及自然科學知識仍需要漫長的過程,因此,宗教的自然根源仍將長期存在。
    宗教有其存在的社會根源。在原始社會,為了維繫血緣關係、開展生產勞動、與其他氏族抗爭等的需要,系統化的宗教觀念和宗教活動隨之形成。在階級社會,剝削階級往往把宗教作為維護統治的工具,階級壓迫和剝削是宗教能夠存在並發展的重要原因。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我國宗教存在的階級根源已經基本消失,社會根源雖然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仍然存在。長期以來,宗教對我國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宗教仍然是人們在思想文化、生活習俗和價值觀上的一種選擇。我國各主要宗教大都是世界性宗教,與國外宗教存在著歷史淵源關係,隨著國際間交往的頻繁,國際間宗教的存在和發展對國內宗教也產生了影響。
    宗教有其存在的認識根源。宗教是人們在認識層面對人自身、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反映。當人們從神聖化的異己力量角度來理解自身的處境、尋找存在的價值時,就產生了宗教觀念和宗教信仰。儘管人們的認識能力在不斷提高,但畢竟是有局限的,只要人們對支配其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還存在幻想式的認識,宗教就會繼續存在。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對社會制度、社會關係的認識有了新的角度,也更加客觀,宗教不再是主要的選擇。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給一些人帶來了思想上的迷茫,社會結構的變動、利益格局的調整、思想觀念的多元,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在認識上的分化。因此,宗教作為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其存在的認識根源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宗教有其存在的心理根源。生活中,人們在心理上常常產生一些普遍的情感,進而產生一定的心理需求,宗教觀念正是在這些特定的心理需求下形成的。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人們的心理需求有一定的連續性和相似性,宗教信仰和宗教生活可以滿足人們特定的心理需求,宗教因此可以長期存在並發展。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宗教存在的心理根源並沒有消失,有些心理因素在一定條件下還會得到強化。所以,不論貧窮還是富有、發達還是落後,宗教信仰都可以成為人們滿足心理需求的一種選擇。
    宗教存在的長期性是由宗教根源的長期性決定的。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不會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宗教存在的自然根源、社會根源、認識根源、心理根源沒有完全消失,並且具有一定的長期性,宗教也就不可避免地還會長期存在。
    宗教問題的群眾性  
    宗教是一種群眾性的社會現象。宗教的存在以大量群眾信奉為前提,沒有大量群眾信奉的宗教,就不會有什麼影響力,而且難以為繼。由於這種群眾性,宗教往往構成一種非常強大的社會力量,如果處理得好,可以對社會發展和穩定產生積極作用;如果處理得不好,就會產生消極作用,甚至產生很大的破壞作用。宗教問題的背後是群眾問題,宗教問題本質上是群眾問題,做好宗教工作必須正確看待信教群眾,做好信教群眾的工作。
    當前,我國有天主教信徒570多萬,基督教信徒2300多萬。基本上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10個少數民族的人口約有2200萬。佛教、道教的信眾除了正式皈依的,還有很多居士,沒有統一的標準,很難統計,但數量龐大。此外,民間信仰在我國具有深厚的根底,影響的群眾數量也十分龐大。所以,我國信教群眾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並且數量還在持續穩定地增長。
    宗教對信教群眾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宗教中包含著對生命的終極關懷等內容,對信教群眾具有心理調適、精神慰藉等作用。信教群眾的精神需求在宗教生活中得到某種程度上的滿足,對宗教有一定的依賴,宗教認同成為許多宗教信眾社會認同的重要方面。宗教領袖也通過自身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在對信教群體的整合方面發揮著特殊的作用。信教群眾構成的群體也是一種社會實體,其社會作用和社會影響不容忽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思想觀念和宗教生活,彼此之間認同度較高,具有某些共同的利益和相似的訴求。當信教群眾的宗教情感被喚起時,就會形成一種有信仰支撐和凝聚的群體力量,迅速而集中地放大宗教的社會作用,釋放出巨大的社會能量。
    當前,我國信教群眾結構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中青年信徒數量增多,男性信徒比例不斷提高,宗教在城市快速發展,信徒的流動性顯著增強,社會成分更加多樣,在各個行業和階層都有分佈,還出現了高知識、高收入的信徒群體。與之相應,信教群體的社會影響力有所提高,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
    宗教問題實質上是群眾問題,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務是做好信教群眾的工作。正確看待信教群眾是做好宗教工作的重要前提。信教群眾也是群眾,是我們黨可以團結和依靠的力量,黨同信教群眾的關係也是血肉關係。我們黨現階段的中心任務,就是要團結帶領包括廣大信教群眾在內的全國人民共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在信仰上存在差異,但這種差異是比較次要的差異,不能因此把信教群眾視為異己力量。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都是國家的主人,他們在政治上、經濟上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是主要的。宗教信仰自由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不能簡單地把信仰宗教看成思想上愚昧、政治上落後的表現。廣大信教群眾在各自崗位上勤奮工作,盡職奉獻,同樣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對社會作出了貢獻。 
    宗教問題的特殊複雜性  
    宗教的積極作用與消極作用相互交織。宗教的社會作用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宗教的健康發展有助於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我國各宗教歷來都有主張和平、和好、和諧的一面,只要正確地加以引導,宗教就能夠釋放出正能量,對社會起到正面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宗教領域總體保持和諧穩定,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些地方宗教活動混亂,亂建寺觀教堂、濫塑宗教造像、借教斂財等現象屢禁不止。因宗教因素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和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境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不斷加劇。打著宗教旗號進行的民族分裂活動、暴力恐怖活動和違法犯罪活動猖獗。還有人打著宗教旗號進行迷信、邪教等活動。總之,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宗教的社會作用仍然具有兩重性。無視宗教的消極作用,或不適當地誇大宗教的積極作用,都是不對的;看不到宗教在我國的積極變化,一味地認為宗教主要起消極作用,也是不對的。
    宗教領域對抗性矛盾與非對抗性矛盾相互交織。當前,我國宗教方面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內部矛盾,屬於非對抗性矛盾。同時,我國宗教領域也存在對抗性矛盾。對抗性矛盾與非對抗性矛盾往往同時並存,相互交織,非對抗性矛盾在一定條件下還容易升級轉化成為對抗性矛盾,呈現出異常的複雜性。
    宗教問題與民族問題相互交織。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宗教與民族有著密切的關係,形成了既有一個民族信仰一種宗教,又有一個民族信仰多種宗教,或一種宗教的信徒跨越多個民族的局面。宗教可以使民族更加具有凝聚力,但宗教也與民族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交匯在一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在當今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矛盾激烈、衝突不斷,往往與民族問題、宗教問題交織在一起。在我國,宗教與民族也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尊重少數民族群眾的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尊重了他們的民族,對於維護民族團結有促進作用。但少數民族群眾的宗教信仰也容易被民族分裂勢力所利用,成為他們矇騙、裹挾信教群眾,煽動宗教狂熱,進行分裂祖國活動的借口和幌子。
    國內宗教問題與國際宗教問題相互交織。宗教具有國際性,世界各主要宗教都是跨國界的宗教。我國的五大宗教除道教以外,其他都是從國外傳進來的,與國外的宗教有一定的歷史關係。我國的宗教也不可能獨立於世界而發展,必然受到國際宗教形勢的影響。在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和國際間宗教交往日益頻繁的大背景下,國際宗教問題對我國宗教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在認識和處理我國的宗教問題時,不能忽視國外的影響。
    做好宗教工作,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宗教問題的「三性」。對於宗教存在的長期性,要著眼長遠,既不能試圖用行政手段壓制甚至消滅宗教,也不能對宗教的發展及其社會影響放任不管,而是要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對於宗教問題的群眾性,要堅持以人為本,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護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平等地對待信教群眾,關心他們的生產生活,把他們緊密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不斷鞏固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對於宗教問題的特殊複雜性,一是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抑制其消極作用,發揮其積極作用;二是要嚴格區分宗教領域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三是要正確把握民族問題與宗教問題的區別和聯繫;四是要善於用世界眼光觀察宗教問題,把握趨勢和規律,趨利避害,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以積極的姿態迎接國際形勢給我國宗教以及宗教工作帶來的挑戰,注重提高我國宗教的國際影響力。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沙發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4-25 12:48 | 只看該作者
在原始社會,人們由於恐懼和敬畏,把某種自然力量幻想成為主宰人類命運的超自然力,並且加以膜拜,形成了原始的宗教觀念。

你只說對了一半,另一半是有人要維護既得利益所用的秘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3
求索 發表於 2014-4-25 21:07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4-25 12:48
在原始社會,人們由於恐懼和敬畏,把某種自然力量幻想成為主宰人類命運的超自然力,並且加以膜拜,形成了原 ...

說的對。 在愚昧的時代, 統治者總是利用宗教來強化自己的統治。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4
求索 發表於 2014-4-25 21:10 | 只看該作者
為今之計, 政府應該大力扶植民間無神論的宣傳。 用科學和中華傳統的精神, 點亮人們的心。必須警惕西方利用宗教來顛覆政權的可能性。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4-26 10:07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4-25 21:10
為今之計, 政府應該大力扶植民間無神論的宣傳。 用科學和中華傳統的精神, 點亮人們的心。必須警惕西方利 ...

還是「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那一套。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6
hellman 發表於 2014-4-26 11:04 | 只看該作者
現在回頭看看馬克思主義還真有好的東西。 在中東來個文化大革命,世界和平就不遠了。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4-26 19:40 | 只看該作者
hellman 發表於 2014-4-26 11:04
現在回頭看看馬克思主義還真有好的東西。 在中東來個文化大革命,世界和平就不遠了。 ...

誠心的奉勸一句:文化大革命不能重演。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8
hellman 發表於 2014-4-27 00:18 | 只看該作者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4-26 19:40
誠心的奉勸一句:文化大革命不能重演。

文化大革命還是需要的, 破四舊立四新在全世界都在發生, 只是和平非暴力的過程是需要的。 廢除奴隸制, 消除對同性戀的迫害, 在美國正在發生, 主要阻力和敵對勢力就是基督教。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4-27 01: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14-4-27 01:56 編輯
hellman 發表於 2014-4-27 00:18
文化大革命還是需要的, 破四舊立四新在全世界都在發生, 只是和平非暴力的過程是需要的。 廢除奴隸制,  ...


看來hellman還是很懷念那些隨意給人戴高帽、抄家、遊街示眾、開批鬥大會的日子,史稱十年浩劫。
難怪寧願犧牲下一代也要把世界性的同運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

如果不贊成同性戀連工作都會丟掉,父母不讓子女學習同性戀知識就會被「請」到警察局、上法庭,這是「和平非暴力」?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10
求索 發表於 2014-4-28 00:21 | 只看該作者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4-26 10:07
還是「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那一套。

這比階級鬥爭厲害多了。 這是民族的根本。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2: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