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既然地震無法預報,地震局存在的必要性何在?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既然地震無法預報,地震局存在的必要性何在?」素以雷人著稱的「炮手」明星代表朱列玉這次參會帶來的《關於撤銷國家地震局的建議》的建議似乎有點靠譜了——至少比他上次兩會建議在「國慶、春節、清明、勞動」四節日期間,在國內實行免費乘坐火車,讓全國人民享受國家政策帶來的福利的想法顯得成熟了些。至少,「撤」或「不撤」這是一個值得考慮和研究的問題。

  但是,朱列玉代表的提法和理由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近年來,關於「地震局根本沒用」的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有人編排的調侃地震局沒用的簡訊段子也有不少人轉發,因此,朱列玉代表難免會有所感觸,進而把自己的想法上升到了「建議」的高度。代表有權提建議,這是無可厚非的,不管是自己業務之內的還是業務之外的,只要對社會發展有益,對百姓有好處,自己又有獨到的想法和適當的理由,就可以提,也應該提。只是我覺得在這裡有必要提醒朱先生,作為全國的人大代表,在提交建議之前,應該做足功課,起碼進行適當的調研,認真研究一下地震局這些年在做什麼。

  朱代表可能還不了解,成立於1971年的「國家地震局」,1998年已經更名為「中國地震局」,2014年的正式會議上提建議,名稱都搞不準很容易讓人覺得敬業精神不足。

  「地震無法預報」的說法並不符合實際,雖然今年來對幾次造成嚴重損失的強烈地震都未能進行有效預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做出預報的地震也不是沒有,比如,1975年的海城地震,1976年的龍陵地震,1976年的松潘—平武地震,1994年的共和地震,1995年的孟連地震,1997年的伽師地震,1999年的遼寧岫岩—海城地震,2003年大姚地震,2007年寧洱地震……

  鑒於成功預報地震的比例不是很高,目前受技術水平的限制,要實現確定性的地震預測預報,還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國政府適時對地震工作方針進行了調整,國家地震科學技術發展綱要(2007~2020年)所確定的指導思想是:建設地震科技創新體系,實施監測預報、災害防禦、應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旨在從多種途徑上進行防震減災。地震系統當前的工作重點放在了綜合防震減災。

  的確,地震局負有監測預報地震的責任,但是地震局的職能職責是非常多的,絕不僅僅是預報,「地震局不負責指揮抗震」只是朱代表的個人言論,根據《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1998]5號),除了監測預報,中國地震局的職責至少還包括:擬定國家防震減災工作的發展策略;組織編製國家防震減災規劃;擬定國家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指導全國地震災害預測和預防;制定全國地震烈度區劃圖或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管理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審定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確定抗震設防要求;承擔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的辦事機構職責;對地震震情和災情進行速報;組織地震災害調查與損失評估;向國務院提出對國內外發生破壞性地震做出快速反應的措施建議;承擔國際禁止核試驗的地震核查工作……等等。

  就算是「地震無法預報」,地震局存在的必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朱代表在提建議之前,為什麼不查閱一下國務院的相關文件、不讀一兩遍《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即使是全國優秀律師,不學習也可能不了解某些法規)、不看看地震局的網站,不到地震局尤其是監測台站走一走,深入了解一些實際的情況呢?

  作為人大代表,就是要多提出一些利國利民的建議,但是,如果不充分了解情況,只是憑感覺或根據自身揣測的民意就盲目提建議,這種做法是不適當的,對自己和人民也是不負責任的。

148

主題

1282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沙發
明媚水滴 發表於 2014-3-19 14:28 | 只看該作者
地震預報技術確實很難攻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0: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