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俄對峙讓中國成大贏家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4-3-11 14: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得到美國支持的動亂顛覆了烏克蘭的憲法秩序,並引發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半島實施軍事干預,這讓國際社會的關注點從亞洲領土爭端轉向歐洲和平所面臨的新威脅。烏克蘭危機不能長久掩蓋亞洲日益增加的地緣政治風險。

《日本時報》網站文章稱,事實上,美俄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對峙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地緣政治贏家,那就是越來越強大的中國。中國在喋喋不休地談論它在歷史上承受的真實或想像的冤屈,以此來證明自己對長期由亞洲其他國家控制的領土和捕魚區提出主權訴求是有道理的。無論是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中有戰略意義的島嶼,還是資源豐富的藏南地區,中國都威脅不惜動用武力來堅持自己的訴求。

美俄之間的新冷戰會讓中國從中獲得很大的好處,就像它成為美國冷戰時期「乒乓外交」的主要受益方一樣。當年的「乒乓外交」讓美國總統尼克松在1972年與毛澤東實現了歷史性握手。美國希望利用剛剛變得強硬且擁有核武器的中國在亞太地區抗衡蘇聯的力量。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一直奉行幫助中國崛起的政策,這樣的路線延續到了今天,即便在美國試圖防止中國因實力增強而變得傲慢自大時依然如此。

烏克蘭危機讓中俄成「精神盟友」

據美國之音電台網站報道,日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雙邊關係和烏克蘭局勢通電話之後,克里姆林宮新聞處發布消息稱,普京和習近平「以相近的立場」討論了目前烏克蘭極其複雜的局勢。而中國外交部當天發布的會談消息卻根本沒有雙方立場相近的字樣。

要弄清兩國官方對習近平和普京這次會談的評估為何有這樣明顯的差距,就需要回顧和分析一下兩位元首在會談中究竟談了什麼。

中國外交部公布的談話內容,主要是這麼一段話:習近平闡述了中方原則立場,指出烏克蘭局勢發展到今天,偶然中有必然。當前,形勢高度複雜、高度敏感,牽動地區局勢和國際全局。相信俄方能同各方協調,推動問題得到政治解決,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中方支持國際社會有利於緩和局勢的建議和斡旋的努力。

這段話共有四句。《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美國主要媒體都注意到第三句和第四句反映了中國對烏克蘭局勢的立場和中國的關切。中國關心的是該地區的「和平穩定」,為此,習近平支持有關各方為緩和緊張局勢進行外交、政治努力。

中國希望穩定烏克蘭局勢的原因是,中國在這個東歐國家有著重大的經濟利益。據估計,僅僅在最近兩年,中國在烏克蘭的投資就有兩百億美元左右。此外,烏克蘭還是中國非常重要的武器技術供應國。烏克蘭局勢持續混亂必然威脅中國的投資安全。

觀察人士認為,俄羅斯方面應該能夠理解中國的關切。但是,中國希望通過政治、外交努力解決烏克蘭問題的立場跟俄羅斯的立場是有明顯矛盾的。

美國智庫凱托學會研究員道格•班多對媒體表示,中國在目前的關鍵時刻採取「中立」立場,作為中國的戰略夥伴莫斯科不大可能感到很開心。

那麼,究竟是什麼東西讓俄羅斯方面對這次習普會談感到滿意呢?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中俄問題學者吉爾伯特•羅茲曼教授持不同看法。他表示,答案恐怕就在習近平開頭講的那句讓人費解的話:「烏克蘭局勢發展到今天,偶然中有必然。」羅茲曼說,什麼是「偶然中有必然」?很難說得清楚,是對西方的不滿呢?還是烏克蘭夾在大國之間的狀況呢,還是指其他什麼?

不過,羅茲曼比較認同網上對這句話的一種分析,這就是,西方,特別是美國,在十年前烏克蘭發生的那場「橙色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中國對西方到處宣揚他們的價值觀非常不滿,一直耿耿於懷。

羅茲曼認為,正是在反對西方價值觀念這一點上,中國與俄羅斯結成了「精神盟友」。羅茲曼教授指出,這足以讓普京感到滿意,而雙方在解決烏克蘭問題上存在的分歧也不會影響雙邊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0: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