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國籍,怎成「燙手山芋」?

[複製鏈接]

77

主題

87

帖子

15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ngeldeer 發表於 2014-2-25 16: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很多美國富人和僑居海外的綠卡族來說,美利堅身份曾經是他們的人生驕傲和終極夢想,如今卻成了「燙手山芋」。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逃離」美國的人數創下歷史新高。

    美國國籍成了一座圍城,外面的人削尖腦袋想進去,裡面的人「累覺不愛」想出來。美國各個族裔的一些富人正在「逃離」美國。據美國福布斯新聞網報道,2013年放棄美國國籍或繳回綠卡的人數為2999人,比2012年增長221%。近4年的人數遠超之前12年總和。前福特汽車公司董事丁曼;「搖滾女王」蒂娜?特納;Facebook的聯合創始人薩韋林等都選擇了「脫美」。

    選擇「逃離」這片曾經的天堂,最大的決定因素是稅。「唯有死亡和納稅無可避免」,富蘭克林的這句名言,貼切地描述了美國這個「萬稅之國」。在美國,打工有收入稅,投資賺了有資產利得稅,賣東西有銷售稅,買東西有消費稅,買房有房產稅,送禮有贈與稅,死了留遺產給子女有遺產稅。除了聯邦稅之外,各州自己還有五花八門的稅。比如,紐約州便一度收取過「假髮稅」。

    而這次,備受爭議的「全球所得稅」,令很多僑居海外的美國人不堪重負。 「脫美」讓Facebook的創始人薩韋林節約了幾億美元的稅金,讓他寧願背著「叛徒」的罵名。

    對許多富有的新移民來說,他們的收入大多在美國境外所得,甚至不存入美國賬戶。但美國法律規定,居住在地球任何地方的美國公民,收入都必須上稅。很多人甚至面臨被雙重徵稅的窘境。而今年7月即將生效的美國「海外賬戶納稅法案」,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奧巴馬政府重拳徹查公民海外資產,鬧得不少人惶惶不可終日,為了保住資產,很多人寧願放棄美國國籍或綠卡。

    更具諷刺意義的是,面對考慮如此周全的美國稅收體制,就算你要放棄美國國籍,還需要繳納一筆「離境稅」。隨著美國經濟衰退,奧巴馬政府狠抓稅收,這種「萬稅」令美國公眾備感壓力。

    對於美國國籍的種種糾結,讓我想起多年前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里那句曾風靡中國的台詞,「如果你愛他,就送他去紐約,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紐約,那裡是地獄。」它告訴成千上萬做著「美國夢」的中國人,什麼才是真正的美國。

    究竟是天堂,還是地獄?一位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女友告訴我,國內網路媒體上很多關於美國的報道都是誤讀。比如,「在北京三環買套房就能趕上在紐約買別墅」,但沒有人告訴他們買房時要繳納交易稅,每年還有計價稅和市政建設稅,等到了賣房的時候,還有資產所得稅在等著他們。再比如,最近網路媒體上流傳的「美國物價比中國便宜」。美國的消費品,如服裝、箱包、電子產品,確實比中國便宜,但教育、圖書、音像、人工服務等費用,比中國貴得多。沒有在美國長期生活的人,很難全面感受美國的物價水平。

    而對於更多移民美國的華人精英來說,多年來無法獲得的身份認同感,讓他們內心深處那麼「擰巴」。《北京人在紐約》的作者曹桂林曾說,「活了60年,做了30年夢,紐約啊紐約,曾把你比作地獄、天堂。如今兩鬢斑白獨自看,不值不值;空忙了一場,不懂不懂,挺荒唐。」

    誠然,美國國籍帶來的良好的教育、社會保障和養老福利,美國的碧水、藍天、白雲,美國相對簡單的人際關係,個人選擇成為「美國派」無可厚非。但當北京遇上華盛頓,每個正準備移民的中國人,需要對風險有充分、理性的認知和預估。

15

主題

111

帖子

11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9
沙發
飲食男女 發表於 2014-2-26 09:58 | 只看該作者
新的圍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23: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