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體器官也能批量生產?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4-2-19 06: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02月18日07: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將人體器官變成產品,通過流水線生產,最後「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樣的構想以前只能是天方夜譚。近期,俄羅斯、美國等國家在這一課題上各自取得了一些成果,為因器官短缺而無法進行移植手術的患者們帶來了生的希望。

據俄羅斯之聲網站2月16日報道,在俄羅斯烏拉爾地區首府葉卡捷琳堡,開設了一個獨特的實驗室。在那裡,科學家們結合自身以及國外同行的經驗,利用需要更換器官者自身的人體細胞進行「人體零件」的生產,通過3D列印技術成功印製了一塊軟骨和耳朵。參與實驗的生物學家認為,如果他們接下來的計劃——生產一個健康的腎臟能夠成功的話,那麼其他的人體器官生產問題也將迎刃而解。屆時將有特種機器人晝夜培植人類細胞作為原材料,用以製造所有必要的人體器官——從移植燒傷的皮膚到生命重要器官。

與此同時,美國的一名科學家也利用車禍事故遇難者嚴重受損的肺部作為原材料,成功培育出了人造肺。據美國《休斯頓紀事報》2月14日報道,負責人尼科爾斯剝離了受損肺部的全部組織,只留下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充當「骨架」。接著,科學家將從其他肺部中選取的健康細胞附著在「骨架」上面,再把整個結構放入營養液中,促進細胞生長發育。大約4周后,人造肺部竟真的被培育出來。

與俄羅斯、美國不同,法國巴黎蓬皮杜歐洲醫院使用了生物活性組織與電子元件相結合的方式,製造出了一個重約2磅(0.9千克),約是人類心臟3倍重的人造心臟,並於日前完成了世界醫學史上第一例人工心臟移植手術。目前,病人已經蘇醒,各項指標反應正常,更為周密的觀測正在進行之中。阿蘭·卡爾龐捷表示,這顆人造心臟表面部分選用了牛的組織,心臟內部裝有電子感測器,能夠根據患者活動情況對血壓進行調節。若它能讓病人恢復正常的社會生活,在不久的將來,這一技術將會每年幫助成千上萬等待器官捐贈的病人。到那時,他們會將此發展為一個行業,實現人造器官的批量生產,甚至還計劃攜帶著成品在證券交易所上市。

儘管對於人造器官的研究尚處在初級階段,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人類能否實現人造器官批量生產這一問題,將會變得清晰起來。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