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作者是誰??

[複製鏈接]

50

主題

95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1 發表於 2013-12-13 1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1 於 2013-12-13 11:46 編輯

2007-04-25 14:07 來自愛問知識人

江蘇民歌《茉莉花》在世界上廣為傳唱,將它搜集加工整理的,是一位軍旅音樂家。他就是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原團長何仿。

一九四二年冬天,抗日戰爭已進入相持階段,在華中堅持敵後游擊戰爭的新四軍與日寇展開了艱苦卓絕的反「掃蕩「鬥爭。當時,何仿只有十四歲,是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一名文藝戰士。在六合金牛山下採風時,他聽老鄉說,有一位民間藝人不僅會吹拉彈唱,而且滿腹的民歌小調。何仿第二天就尋訪到那位藝人。這位藝人拉起胡琴,用模仿女聲的高八度假嗓音唱起《茉莉花》的最初版本《鮮花調》。

一時間,何仿被深深吸引住了,當場就請藝人教他唱,還記下了曲譜和歌詞。一九五七年,已是前線歌舞團作曲兼指揮的何仿,創作了許多優秀的軍旅歌曲。那年夏天,總政調前線歌舞團進京演出與公演。何仿除了指揮兩組大合唱外,還要組織一個四人女聲小組唱,演唱安徽、浙江和江蘇三地各一首民歌。安徽、浙江的民歌很快定了下來,江蘇民歌一時定不下來。何仿想起了那首《鮮花調》。他經過反覆考慮,對這首歌做了「大手術」,將原來歌詞中的三種花改為一種花茉莉花。曲子也做了較大改動。

北京演出后,《茉莉花》一炮打響。不久,四人女聲演唱的民歌《茉莉花》被錄製成唱片,很快在全國流傳開來。一九五九年,前線歌舞團參加在維也納舉行的「第七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何仿第二次修改《茉莉花》。維也納演唱取得巨大成功后,《茉莉花》備受各國青年讚譽。一九八一年,時任前線歌舞團團長的何仿又對《茉莉花》進行了新的藝術嘗試,讓前線歌舞團青年歌唱家程桂蘭用蘇州方言演唱,並再次被製成唱片,很快唱紅了大江南北,以至於現在還有人把《茉莉花》看作是蘇南民歌。

一九八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茉莉花》向世界推薦,並確定為亞太地區的音樂教材。此後,在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上、一九九七年江澤民訪美、一九九八年柯林頓訪華、一九九九年中葡澳門政權交接儀式、二00一年上海APEC會議等,優美動聽的《茉莉花》融入了一個個歷史瞬間。作為一首傳統風格的中國民歌,《茉莉花》在重大國際舞台上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展現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追求美好生活,努力與世界人民和睦相處的願望和誠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