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盤點當代世界十大經典輪式裝甲車 我軍排名不低(組圖)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陰陽師丶花 發表於 2013-12-12 15: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輪式裝甲車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軍隊的必備武器。在戰場上,輪式裝甲車的高速性能和強大火力配置,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許多國家也紛紛研製出自己的國產輪式裝甲車,以滿足特定的作戰需要。

  就輪式裝甲車的發展趨勢而言,一是模塊化,二是重火力。模塊化要求一款輪式裝甲車可以靈活多變,在戰場上扮演步兵運載車、火力支援車、突擊炮、電磁干擾車、指揮車、坦克救援車、兩棲戰車等等多個角色。以一款底盤為基礎,可以迅速改裝成具備特定功能的戰鬥車輛。縱觀世界各國最新研製輪式裝甲車,不斷提升火力也成為一大趨勢。傳統裝甲車主要擔負步兵運載的任務,一開始只配備一些重機槍等武器,而如今的輪式裝甲車,已經換裝上了30毫米口徑的速射炮、移動武器站、大口徑火炮甚至是反坦克導彈。想象一下,一門120毫米口徑的主炮安裝在輪式步戰上,這款戰車已經成為能與輕型坦克匹敵的重型武器。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抓緊研製輪式裝甲車,其中也誕生出了不少的經典型號,如中國的09式、美國的「斯特賴克」、俄羅斯的BTR系列等等。

  

  第一名:德國「拳擊手」,集現代科技大成者------拳擊手裝甲運兵車是德國研製的一款戰車,其最大特點是裝甲防護採用了模塊化裝甲,鋼和陶瓷組合成的裝甲板塊由螺栓加以固定。這種模塊化裝甲在頂部可抗攻頂導禪,在底盤可抗地雷破壞。「拳擊手」外形光滑,結構平整,有助於降低雷達信號強度。車上還有減低紅外特徵措施。

  

  「拳擊手」之所以力氣大,跑得快,主要靠它的駕駛模組模塊化設計。它裝置有MTU公司的8缸機械增壓柴油發動機,功率達530千瓦;配裝精密的艾利森自動變速箱和先進輪胎,備有兩種懸挂和行走裝置模塊可供選擇。因此,它戰術機動能力很強,公路最大速度達103公里/小時,最大行程1000公里。當然,它重 25~33噸,確實存在戰略機動性受限的不足。不過,德、荷兩國對「拳擊手」的戰略空運能力似乎沒有看重。

  

  「拳擊手」裝甲輸送車最多可容納11名人員。設計中「以人為本」,強調乘坐舒適性,按人機工程學原理來設計,使乘員能在艱苦的作戰環境下長時間堅持作戰。全密封的裝甲結構,既為乘載人員提供了包括三防在內的全面防護,也便於安裝大功率空調系統,適於在炎熱地區長期作戰。每個乘員座椅都配有安全帶。優化設計的懸挂裝置和減震系統,大大降低了車內雜訊,實現「寂靜」行駛。液壓控制的跳板式後部車門,使乘員能迅速上下車。車內的有效容積達14立方米,提供了寬敞、舒適的車內生活和戰鬥環境。皮質座墊和靠背柔軟舒適,座墊可折起,進一步增大載員室通道的空間。乘員的飲食和飲水裝置也很考究。乘員的身高標準為 1.56~2米,而不是像蘇聯/俄羅斯的軍隊那樣,對乘載人員的身高有嚴格限制。

  

  


  


  


  


  


  「拳擊手」只是國內一些刊物和網上習慣的叫法,根據生產廠商的車輛LOGO和英文單詞「boxer」來看,正規的翻譯應該是「拳師犬」,這也符合德國陸軍用動物名字命名裝甲車輛的習慣。

  

  


  


  


  


  


  


  第二名:美國「斯特賴克」,經歷戰場洗禮的名將------斯特賴克裝甲車(Strykervehicle)為美軍21世紀戰場設計之新式八輪裝甲車,延伸自食人魚裝甲車,以美國國會榮譽勳章的兩位獲獎士兵一等兵(StuartS.Stryker)和四級技術專員兵(RobertF.Stryker)名字命名。由通用動力子公司通用陸地系統GDLS(GeneralDynamicsLandSystems)設計生產,目前預定生產2400輛以上。

  

  


  


  


  


  


  


  斯特賴克最大特點與創新在於幾乎所有的延伸車型都可以用即時套件升級方式從基礎型改裝而來,改裝可以在戰場前線上完成,因此提供了極大的運用彈性。若有某一型車戰損不必再等待從後方運補,可以抽調另一台較不重要的車型改裝。

  

  


  


  


  


  


  


  以產量最大的基礎型M1126而言,車體上配有KongsbergDefence&Aerospace製造的一體式遙控武器塔,設置12.7mm口徑勃朗寧M2重機槍一門,子彈400發。7.62mm機槍M240一門子彈3,400發,40mm榴彈發射器120發,塔上還有電視瞄準鏡和紅外線夜視鏡。最大優點是都市巷戰中人員不必探出車外操作機槍,可以在車內控制一切武器。裝甲方面為了適合空運,只有輕裝甲的IBD防彈鋼板,另外到了戰場上可以因戰況加掛複合反應裝甲,300米內防禦14.5mm以下子彈直擊和155mm以下炮彈的碎片;車內有E.I.duPont專利製造的人工纖維覆層,防止裝甲外殼受擊后內側受震波剝落四射殺傷車內人員。車體底盤另有防地雷裝甲。

  

  


  


  


  


  


  


  伊拉克戰爭的實戰中發現;信息戰的策略並不能完全防止被埋伏的RPG-7火箭筒偷襲,所以臨時追加一種柵欄式外加裝甲,能破壞RPG-7彈頭的穿甲過程,使其失效。但這也造成諸多美國國會議員質疑斯特賴克的設計原始構想就有問題,表示其實改裝型的M113舊式裝甲車就能取代斯特賴克所有功能,不需要再花大錢買新製造斯特賴克。

  

  


  


  


  


  


  


  第三名:芬蘭AMV,模塊化裝甲車新星------芬蘭帕特里亞(Patria)公司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Martin)合作研發的模塊化裝甲車輛(ArmouredModularVehicle,AMV)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裝甲車之一。帕提亞AMV8×8輪式步兵戰車擁有整個AMV 車族最強大的裝甲防護,其裝甲組件是防護級別最高的。在車體的中後部安裝了1座GDLSCTCLAV-30毫米炮塔,該炮塔為雙人炮塔。炮塔上安裝的是 ATKBushmaster公司的30毫米機關炮和1挺7.62毫米同軸機槍以及晝夜瞄準具。第1輛步兵戰車原型車被命名為AMV-P2,已經交付芬蘭陸軍測試。步兵戰車具備兩棲作戰能力。

  

  


  


  


  


  


  


  帕提亞AMV8×8裝甲人員輸送車型安裝有帕提亞公司自行研製的PML-127OWS炮塔,該炮塔為全開放式無防盾設計,一挺12.7毫米重機槍裝在可升降的轉塔上,炮手可遙控操縱,也可手動開火。PML-127OWS炮塔為電/液綜合驅動,可360度旋轉,在-8度——+48度之間俯仰。炮手擁有一具德國蔡斯PERI-Z16A1瞄準具和NAE-200晝夜周視瞄準具(帶有GENII+像增強管)。另外,被動紅外熱成像儀也被列入備選部件,可按照客戶要求安裝。

  

  


  


  


  


  


  


  AMV8×8 輪式裝甲車車體凈重(不帶任何武器和裝甲組件的情況下)14噸,根據安裝的子系統的不同,戰鬥全重在14-24噸之間變化,戰鬥全重被限制在24噸以下,考慮到芬蘭多山的地形和大量的濕地,這個重量可以保持對地面較低的壓力。帕提亞公司也開發了更輕型的版本——6×6型的裝甲車,它的絕大部分零部件和子系統可與8×8型通用。AMV6×6型的戰鬥全重可達18噸,其中有效載荷為6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4: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