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慶歸來話重慶(四)——細瞅「重慶蛋糕」內囊

[複製鏈接]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3-11-12 05: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沒有放屁 於 2013-11-12 05:36 編輯

時間:2012-04-14 22:40:33) 作者:應學俊

  清明前夕出差成都,后抽空走讀重慶,畢竟比紙上或網上所得具體實在得多。於是寫了《重慶歸來話重慶》(一)(二)還有(三)。(三)的題目是《重慶:「紅衛兵墓園」與「唱紅」》,持不同意見的一位博友留言說「莫把重慶的事兒與文革划等號學點數學不要光學語文!!」從倆感嘆號不僅看出這位博友看著筆者圖文有點生氣,而且似乎還有點「莫測高深」狀,呵呵。好在這篇拙文月初就起於重慶,現在也完成了,真的就與「數學」有關。

  筆者所接觸的重慶百姓,對薄熙來先生再三高調宣揚的「共同富裕」雖談得不多,但對於前一陣薄主政重慶有兩點確是基本肯定的:其一,說薄先生還是為重慶做了一些事情的;其二,雖然「打黑」有些錯打也有些冤案,但重慶治安比以前還是好很多。但意外的是說到「森林重慶」之銀杏樹問題,真的沒聽一個人認可的。這或許就是最基本的輿情?——而說到薄熙來「為重慶做了一些事」自然與「五個重慶」有關,這也就是重慶的「蛋糕」了。

  一、重慶——美好而誘人的「蛋糕」藍圖

  在2011年,曾有「做蛋糕」與「分蛋糕」的討論。按常理,要分蛋糕首先得有蛋糕,亦即先要做出蛋糕來,做一點,分一點。但薄熙來先生用「辯證法」將二者統一了起來,薄說,重慶不必等到發展到高級階段再去研究合理分配與共同富裕的問題,可以一邊分好蛋糕,一邊做大蛋糕——這不能不說是「理論創新」啊。

  2008年7月20日,「五個重慶」在重慶市委三屆三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並成為重慶發展的戰略決策,即「暢通重慶、宜居重慶、森林重慶、平安重慶、健康重慶」,落實「民生10條」和「共富12條」,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質,讓人民群眾幸福感不斷增強。而且薄熙來先生提出「解決共同富裕的問題不能等、不能拖」——這在當時確實賺足了眼球、吊足了胃口。於是,「一天當作兩天用,五年干成十年事」的口號也喊出來了,這無法不使人聯想到1958年大躍進時「一天等於20年」的口號。多麼好的構想,多麼好的藍圖啊!媒體報道也曾鋪天蓋地地「傳唱」。「五個重慶」的具體指標耳熟能詳不去說了,單說3年建設4000萬平米公租房解決200萬人住房難這一條,也會使買不起房者激動得夜不能寐,幸福生活指日可待了!否則,怎麼會有人在網上高唱:「啊,薄熙來,世界因你而存在,世界因你而精彩……你是天地間永遠的聖者」?是的,如果「重慶模式」是科學的可行的,那真的應當推廣,讓全國的老百姓早一天進入「共同富裕」該多好啊!

  

  二、蛋糕「一邊分一邊做大」——「蛋糕」豈會從天降?

  筆者一直在想,如此好的藍圖,如此好的「共同富裕」理論,咋就總有不同的聲音「說三道四」呢?難不成都是孔慶東所言之「漢奸」意圖加大貧富差距、見不得窮人富裕起來?難不成對重慶「說三道四」的都是所謂既得利益而怕被分了蛋糕的人?此次去重慶,在走讀重慶之餘,也很好地思考和研究了一下這個問題。

  不管薄熙來怎麼說,分蛋糕的前提還是得有蛋糕才行啊?難不成先分「虛擬」蛋糕然後再去做?如不是虛擬蛋糕,如何分呢?沒有錢能做出蛋糕來嗎?所以我們必須考慮薄熙來先生之「一邊分一邊做大」的蛋糕從何來?

  所謂「一邊分一邊做」誰來做蛋糕?靠社會財富的積累?還沒到那種可以「共富」的程度——典型例子是4000萬平米的公租房——還是得先做出來,2011年重慶財政支出已經透支1000萬了,哪來的錢做?蛋糕豈會從天降?所以「一邊分一邊做大」基本上不大說得通,除非用非常規手段——但政府不可能去做蒙面大盜搶銀行。

  建房子修路得有錢,這是含糊不得的。按照重慶市的設想,「五個重慶」共涉及約10000億元投資。截至2011年底「五個重慶」已經累計投資9600億元(其中財政投入超過2300億元),完成計劃投資的73%。而僅按重慶市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財政收入比上年猛增40%達2900億元,但支出也超計劃40%達3900億元,透支1000億,占重慶經濟生產總值的10.52%,遠超3%的國際警戒線水平。而必須注意的是,這裡2011年的3900億財政支出並不能全用來投資民生工程,因為重慶龐大的公務員隊伍(包括猛增了8000人左右龐大的警察隊伍)其工資福利等一系列行政辦公等日常開支均在財政支出範圍。但「6年投入近2000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政府債務增量為零」——這一數據經常被重慶市領導在多個場合引用。於是,我們不得不探究:「五個重慶」10000億超巨額投資,錢從何來?新建4000萬平米公租房的數千億元資金從何而來?難道重慶地下能突然長出錢或天上能掉下人民幣(所謂「蛋糕」)?

  可重慶硬是像神話一樣:大橋一座座橫跨江面,高速公路一條條伸向遠方,高樓大廈、公租房一座座拔地而起,100多萬棵昂貴的銀杏樹一下布滿了好幾條街道和公園、山坡,人們唱著「紅歌」看著「紅色簡訊」在這「最具幸福指數」的重慶似乎正在「共同富裕」了,老百姓盛讚重慶領導薄熙來,真的是「世界因你而精彩」,薄熙來真的是「聖者」啊!薄熙來走的這才叫「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大道啊,而改革開放那一套就是「資本主義復辟」……至於薄熙來從哪裡突然弄到了這麼多的錢,相信大多數老百姓不會搞得清,甚至也不想搞得清,因為那是為官者要做的事,老百姓只要見到「實惠」就行了,在他們眼裡只知道重慶突然變得「不差錢」了。難道不是這樣嗎?

  然而,當筆者細瞅了重慶賬本以後,再看重慶那些雄偉的高樓,不知怎麼眼前同時也出現了迪拜的摩天大廈……

  

  三、重慶引領實現「共同富裕」——究竟錢從何來?

  儘管重慶以強勢政府行為驅動各項建設藍圖的實現,但畢竟不是計劃經濟時代,政府無法自己從銀行貸款和經營,中央的傾斜撥款也是有限的。怎麼辦?薄熙來以及重慶有關領導有辦法,把政府行為換個方式「變成」市場行為。於是,「八大投」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起來。這八大投資集團由政府擁有,授權經營,通過市場化方式運作,成為重慶基礎設施、城市建設等公共領域重大項目的重要的「投融資平台」,是政府大量注資的投融資公司。政府沒有錢,但政府有土地,土地一旦上市轉手就是錢,而且規模越大其利益也跟著大得令人咂舌!

  重慶是直轄市,市區的擴大是毫無疑問的於是有些土地甚至還沒圈定還沒辦完手續已經成為「八大投」向銀行貸款的抵押了——呵呵,還是沒有逃脫土地財政的窠臼,這是秘密所在。具體概括地說來:即以政府劃撥的土地獲得「充足的本金」,然後將這些土地抵押給銀行獲得貸款,所得的貸款用於基礎設施或者項目建設,由於土地增值可期,或者是這些項目的未來收益可期,重慶政府再將這些項目股權賣出或者自營以用於償還銀行貸款。於是,承接了重慶城市建設任務的「八大投」,短短5年時間其資產總額達到了3200億元,累計投資2000億元。2008年以前,重慶樓市很火,土地增值率自然相當高,八大投的土地紅利是可期的——然而現在樓市調控力度加大,土地流拍已成為常態,八大投的土地紅利預期將要大大縮水,如此巨額債務怎麼辦?早在2009年,張曉暉先生在《經濟觀察報》發表文章《重慶債務鏈:8投資集團資產負債率60%》。重慶依靠土地財政玩「空手套白狼」的經濟策略是否可稱為「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否可以為其它地區學習仿效?土地財政一旦崩盤該由誰來埋單?

  我們再以重慶城投(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為例:重慶市政府向重慶城投注入土地資產,截至2008年底,重慶城投已經獲得了國開行在內的各大銀行總計200億元的授信,又通過交易所面向全國投資者發售10年期的企業債券——錢,就這樣來了。正如2010年搜狐財經載文《負債率超60% 黃奇帆求解「重慶模式」》中指出:「利用土地作為槓桿的融資是八大投融資平台的主要找錢手段。」《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重慶「八大投」很重要的一個資金來源是和土地儲備有關係的。重慶市政府還對這些地方投融資平台進行「稅收返還」即通過對基礎設施、公共設施投資實施施工營業稅等方面的「稅收優惠」將其作為「資本金」返還給投資集團。但到了2009年,重慶的八大投資平台資產達到3700多億,戶均資產超過300億,但是由於其投資巨大,負債率也高達60%以上。國家和地方發展,有債務是正常的,各地政府也都有負債,企業經營沒有債務也是不可能的,但負債率的警戒線也是不可不認真對待的,希臘政府債務危機前車可鑒。

  重慶市城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華渝生認為,土地的增值是項目的主要資金來源——由於大橋的修建,大橋周邊的土地價格將在原來的基礎上翻幾倍,華渝生認為,一旦土地獲得了巨大的收益之後,路橋建設的資金就不用發愁了。——這些所謂地方投融資平台的風險越來越集中於土地收益,在當前房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中,重慶政府依靠土地財政,實現了城市建設的大規模投資;且包括向主要解決金融機構相關問題的重慶渝富公司的投資。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數據顯示2009年6月末重慶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8268.9億元同比增長46.9%。重慶連續第五個月成為全國信貸增速第一——呵呵,不過並不算在政府頭上,而是所謂「八大投」。而國家銀監會09年就連續警示貸款風險,說明貸款不可能一直高速、粗放、集中地投放。比如重慶地產集團,已經用土地進行抵押,從各大銀行處取得數百億元的貸款,風險開始日益集中在土地這個抵押物上。重慶萬州區政府的工作報告已經揭示,土地出讓的收益並非能夠一直持續,一旦土地收益無法按政府的預期實現,那麼緊繃的資金鏈終將會斷裂,而「八大投」09年資產負債率已超過50%……如此資金鏈如果斷裂誰能救得了?

  當筆者考查、研究了比較多的情況后想到,細瞅「重慶蛋糕」內囊,重慶的所謂「共同富裕」——即一邊借錢一邊做蛋糕、蛋糕還沒做好就分蛋糕,等待土地收益來還債」的模式,用「危如累卵」和「冒險」來形容大概是可以的,而與「科學發展」大概不怎麼沾邊。當然,重慶的另一位有關領導曾有過詳細的「如意算盤」,這裡就不再細述了,因為公租房僅僅是「重慶蛋糕」中的一角而已,但也足以管窺全貌了。

  大肆借錢冒險搞「共富」是非常危險的,希臘政府債務危機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希臘曾經的社會福利是令人羨慕的,但現在的債務危機而引起的國內動亂也是令人尷尬而焦頭爛額的。中國的人民政府本事肯定高於希臘,但借的債總是要還的,畢竟不是計劃經濟時期,畢竟沒到共產主義。

  四、「有魅力、有能力」的政治家為何急不可耐?

  其實,即以馬克思主義來說,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不可能實現「共同富裕」的。「共同富裕」應當是時刻牢記心中的奮鬥目標,而我們現在能做的事情,應當是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盡量縮小貧富差距,儘可能地減少分配不公,最合理地安排國家、地方財政計劃,努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能做到這些就很不錯了。

  世界因他而「精彩」的薄熙來,曾被一些人讚美為有魅力有能力的政治家。可這樣一位政治家為何明明知道當前不可能做到「共同富裕」而非要去做這件全世界都沒有做到的事情?「共同富裕」作為奮鬥的目標這當然沒有問題,但即使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說,它肯定也是要在社會主義的較高階段才可能實現的,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是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和充沛——否則就只有「劫富濟貧」或干那種無以為繼的寅吃卯糧。「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樑」的美麗口號也曾鼓舞人心,人民公社大食堂吃飯不要錢也曾令中國農民很很高興了一陣子,但其後果是可想而知的——最終還是靠一定程度的包產到戶和責任田引領每一個農民發揮全部積極性和才幹,回歸一家一戶自己燒飯吃,這才走出大飢荒的劫難——但兩三千萬百姓已成為餓殍了!這教訓怎麼能就忘了呢?

  作為「有能力、有魅力」的政治家薄熙來怎麼竟然說出「重慶不必等到發展到高級階段再去研究合理分配與共同富裕的問題」這樣違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話呢?為什麼非要把「合理分配」與「共同富裕」混為一談呢?為什麼要把「縮差」與「共富」作為一個概念相提並論呢?為什麼不扎紮實實做點「縮差」的事兒而要高調宣示「共同富裕」呢?為什麼2010年7月決定計劃2020年完成的4000萬平米公租房的投資建設計劃硬是要提前8年要在2012年完成投資和全面鋪開呢?先逐步量力而行儘力做「縮差」和適當改善民生、適當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的工作有何不可?為什麼非得高調宣示「共同富裕」且「不能等不能拖」呢?

  薄熙來著急什麼?

  所有的事兒各有其自身規律,恐怕急不得。君不見,當年著急上火「15年趕上英國」的結果是什麼?著急地要提前結束新民主主義階段(實際上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提前跨入「社會主義新時代」其結果是什麼?著急地要「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結果又是什麼?有些歷史階段豈是憑主觀意願想「提前跨過」就行的?

  薄熙來主政下的重慶如此靠強政府的土地財政、靠寅吃卯糧借債搞「共富」的經驗或曰模式是否可行?如此模式真的能引領重慶一枝獨秀,率先步入「社會主義」高級階段?


  2012.4.1.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4: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