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蘇州林蔭路,城市的光陰故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10-31 02: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11-1 02:38 編輯

2013-3-12 8:43:00  來源:蘇州廣電報

  

  從行道樹到景觀樹,

    道前街上的銀杏曾差點夭折

  每年,蘇州城區里的秋意,好像都是從道前街銀杏的葉尖透露出來的。銀杏樹開始鋪金灑銀的時候,拍客們的長槍短炮都瞄準了道前街。襯著背後的白牆黑瓦,枕河人家,道前街銀杏是蘇州秋天不可不看的風景。

  然而,就是這些美麗的銀杏,當年栽種十分坎坷,還差點被拔掉。

  上世紀80年代,市裡要求,道前街沿河要有適合市民遊玩的公園式休閑帶。於是,有了如今我們在道前街見到的那片極具蘇州園林韻味的景緻。

  而在選擇什麼行道樹的問題上,大家發生了分歧。一部分專家認為,道前街原有的是法國梧桐,應該繼續沿用。而懷志剛提出用銀杏樹,理由是銀杏不僅是行道樹,而且是美麗的景觀樹,在綠化上叫做色樹。銀杏春夏可以遮陰,而秋天樹葉會由綠變成嫩黃,再變金黃,直至發紅飄落,景色多變。「而且銀杏是地道的中國傳統樹種,非常古老。在蘇州小巷寺廟裡也一直有零星分佈,有文化韻味。」

  懷志剛的意見被採納。1983年,隨著道前街改造完成,一批來自虎丘苗圃的銀杏樹第一次作為古城區內的行道樹和人們見面了。然而,這些銀杏當時還是胸徑只有4-6公分的小樹苗,生長又比當時主流的行道樹法國梧桐慢得多。很快,關於道前街的銀杏樹批評四起,甚至有市民寫信向政府投訴銀杏不遮陰,老百姓騎自行車太曬。甚至有人說,銀杏本是種在廟門口的,不吉利。

  很快,有領導提出,一周內拔掉銀杏,換別的行道樹。綠化部門內部,關於這排銀杏是去是留,更是展開了辯論。如懷志剛這樣的支持者們,對這件事採取了冷處理,先放下來緩辦。慢慢地,道前街的銀杏躲過了風頭,終於存留至今。

  算來,它們已經30歲了。時間終於把它們從不起眼的小樹苗,變成了美麗的風景,留給今天和明天的蘇州人。

  

    
       一條馬路。一邊一種行道樹,北側是四季常青的香樟樹,南側是秋天樹葉變成金黃的銀杏樹。

  寬廣的新城市,

    我們還會擁有新的林蔭路嗎?

  傳統意義上的林蔭路,是指兩側行道樹的樹冠能夠遮蔽路面的道路。蘇州古城區一共有林蔭路17條,分別為虎丘路、留園路、新市路、十全街、五卅路、公園路、鳳凰街、民治路、十梓街、中街路、養育巷、司前街、東大街、竹輝路、人民路、東北街、楓橋路。算來算去,這些道路幾乎都建成於上世紀。而在新城區,林蔭路寥寥無幾。

  是不是城市道路越來越寬,我們不會再擁有新的林蔭路了?答案似乎沒有這樣悲觀。

  比如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園區似乎怎麼也找不出一條林蔭道來。園區的道路大多興建不過十幾年,甚至幾年,路面寬闊,樹也「年輕」。不過,園區市政物業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吳激,還是隨口便舉出了兩條美麗的林蔭路——摩天輪樂園門前的右岸街,和通往凱賓斯基大酒店的國賓路。

 

  右岸街:

  

  國賓路:

  的確,園區的道路很寬。以現代大道為例,路面足有30米寬,任何行道樹都無法遮蔽。不過吳激說,人們在園區還是可以享受在林蔭下漫步的樂趣。在很多道路上,非機動車道隔離帶和人行道上都種植了兩排行道樹,而且胸徑都在20公分以上,綠蔭已經遮蔽了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無論是夏日裡騎著自行車,還是行走在人行道上,樹蔭都像陽傘一樣,為人們遮擋陽光。比如蘇迴路、蘇慕路、蘇勝路、星海街、金雞湖大道等等。

  而根據新的統計標準,林蔭路指人行道、自行車道的綠化覆蓋率達到90%以上的道路。按照這個標準,僅園區就有20條道路可以列入林蔭路。比如白塘路、翠園路、梁津街、琉璃街的綠化覆蓋率都達到99%。

  而作為新建區域,行道樹的品種也更豐富了,女貞、櫸樹、欒樹、櫻花、合歡、無患子、杜英、廣玉蘭等等,讓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風景。在星洲街,就可以看到香樟、合歡、紫薇、樂昌含笑四種行道樹,展示了四季風情。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沙發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3-11-1 00: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3-11-1 01:18 編輯

城市內建築保持了原貌,沒有高樓大廈。林蔭道卻很古樸。尤其是道前街的一路兩樹,以及沿河的房子,使人覺得不愧是內地第一宜居城市。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11-3 05: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11-3 05:54 編輯


      

  

一邊是金黃色的銀杏樹林蔭道,一邊是小河。在這樣的人行道上走路,會放慢步伐。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4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3-11-6 01:48 | 只看該作者
許多原來有林蔭路的城市,林蔭路消失了,蘇州卻是從一個沒有林蔭路的城市建設了許多新的林蔭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1: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