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食與美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家大都是美食家,善於享受生活。沒有條件時,像曹雪芹的「舉家食粥酒常賒」,也能對付;若條件許可,那一定不會在嘴上虧待自己。袁枚、李漁、林語堂、梁實秋等,都有專門寫美食的著作。美食方能換來美文,倒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蘇東坡的美文傳遍天下,他喜歡美食也是盡人皆知。他是一位罕見的文學巨匠,也是一位熱愛生活的美食家。他發明了東坡肉,還專門寫了《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他喜歡吃河豚,並留下名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檢點其詩文,其中有很多都與美食有關,如《菜羹賦》《食豬肉詩》《豆粥》《鯨魚行》《酒頌》以及著名的《老饕賦》,東坡以「老饕」自嘲,並戲謔地宣稱:「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意思是說,全天下的美味呀,你們的存在都是為了供養我老饞鬼的哦!記在他名下的還有東坡餅、東坡魚、東坡拼盤、東坡肘子……
大家常引用魯迅的一句名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魯迅自己就特別喜歡吃螃蟹。他愛在家裡自己烹制,通常有兩種簡單的做法:大閘蟹是隔水蒸熟,用薑末加醋加糖食用。較小的蟹和上面做成油醬蟹,當下飯的小菜。魯迅的雜文里曾多次提到吃螃蟹,不乏妙語佳句,奇思異想。
巴金是四川人,在他漫長的101年人生旅途中,始終鄉音不改,喜聽川劇,吃川菜,尤喜「夫妻肺片」。老家有人來看巴金,一定會給他帶成都的夫妻肺片。一次,他的侄子李致臨時決定去上海。行前,他匆匆找來女婿,讓他快點買些夫妻肺片好帶給巴金。當時,天色已晚,店家大都打烊了。李致的女婿十分焦急,對一家正要關門的「肺片店」老闆說:「我急著買到夫妻肺片,是帶給巴金的!」店家一聽巴金的大名,二話不說,將這位遲到的顧客迎進店裡。隨後,風風火火地加工起來。
在外國留學、任職多年的胡適,雖大力提倡全盤西化,但他的腸胃卻沒有被西餐征服,平生最喜歡吃的還是家鄉菜「徽州鍋」。最底一層是蔬菜,主要有冬筍、蘿蔔、冬瓜、干豆角;稍上一層是豬肉,半肥半瘦,每塊約一兩重;再上一層為油豆腐果,裝有餡子;第四層為蛋餃子;第五層為紅燒雞塊;第六層為油煎豆腐;第七層為碧綠菠菜。要三四小時,才燒得出味道來。香氣逼人,美不可言。
老舍是滿族人,小時候家裡窮,難沾葷腥,改善生活就是吃「芥末墩兒」。後來他有錢了,可最喜歡的還是這一口。與胡青結婚的時候,他沒別的要求,就希望夫人會做「芥末墩兒」。這可難不倒胡青,因為她也是吃「芥末墩兒」長大的。這道菜,其實也很簡單,將洗好的白菜墩兒碼在盆里,撒上芥末、糖,並加上米醋;再碼第二層,再撒一次芥末、糖,加米醋,一直到擺滿一盆為止,盆外包上毯子或者小棉簾,讓芥末「發一發」,擱上三天,便可以取而食之了。芥末墩兒的誘人之處就是一個「沖味兒」,它是老北京年夜飯里必須有的,滿族人尤其喜歡吃這道菜,老舍一輩子也沒吃夠,多次在文章中提及,讚不絕口。
汪曾祺、林斤瀾、陸文夫、張中行等作家,也都是美食專家,也是美文大家,讀其美文,如品佳茗,如食珍饈,每每「垂涎欲滴」,欲罷不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8: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