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極權人格與薄熙來之敗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3-8-28 02: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08-26 17:15  童之偉

我看了這兩天濟南中院審理薄案的詳細報道,雖然審理還在進行中,但看來薄熙來先生貪污受賄兩個罪名,按現行法律已完全能夠成立。至於濫用職權的罪名,我確信即使沒有谷開來女士的謀殺案,檢控方在唱紅打黑中也能夠找到卓卓有餘的罪證。薄先生從執政黨的一個政治局委員跌入牢獄,這不能不說是他人生的大失敗。

薄熙來先生出身在革命元勛家庭,個人形象風流倜儻,做事舉重若輕,能言善辯,且資歷完整,當屬中國一流治國理政的人才。但這樣一個人,在當今中國為什麼會從權力的頂層一頭栽下來成為階下之囚呢?其原因值得深思。當然,說到這裡,人們往往習慣於從體制和社會兩方面找原因,這樣看問題當然很有道理。但同時我也覺得,薄先生個人獨特的人格類型,也是造成這種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具體說來,導致薄先生悲劇的最大內在因素,恐怕要歸咎於他的極權人格。

順便說一句,過去社會心理學界談專制人格談得比較多,沒有討論過極權人格。極權人格與專制人格有聯繫也有差別,可以把極權人格視為專制人格的登峰造極形式。極權人格是一種偏執的心理傾向,在富於民主法治傳統的社會,它難以產生危害。但是,在缺乏民主法治傳統的社會,如果一個人屬於極權人格類型而又掌握公共權力,其對社會對自我的危害性就會釋放出來。一般說來,這種人格類型官員所掌握的公權力愈大,其行為對社會對自我造成的危害就會愈烈。中共毛前主席是極權人格者的典型。與毛比較,薄先生的極權人格傾向似乎更為突出。我看,正是隨著地位上升而危害不斷增大的極權人格把薄先生引向了失敗之途。

從其所屬的人格類型看,薄先生在當今中國的失敗是必然的,這種必然通過其夫人殺人的偶然事件體現出來。這裡我們不妨看看極權人格的主要特徵與薄熙來先生敗落過程的具體關聯:

極權人格的第一個特徵,是完全容不得民主,不論是本來意義的民主還是引申意義的民主。所以,極權人格人士往往不講民主則已,講則必將其扭曲為民粹,以民粹取代民主。薄先生民粹主義的典型表現,是他不自覺地將社會撕裂為「老百姓」與非「老百姓」,動輒以「老百姓」代表的名義做自己想做的事。君不見,薄先生當權的重慶抽象地把「老百姓」捧上天,但卻同時又隨意把許多無辜公民一個個抓去勞教、關押、刑訊逼供、判刑,甚至還奪走他們的私有財產。

極權人格的第二個特徵是蔑視基本人權,甚至漠視最起碼人道要求。重慶打黑過程,刑訊逼供、踐踏基本人權之嚴重,在歷史上是罕見的。薄先生縱容的很多踐踏人權的做法,不僅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罕見,即使在文革時期中國多數地區亦沒有那麼嚴重。

極權人格的第三個特徵,是容不得任何不同看法或異見。我們看到,薄先生當權時期的重慶,任何人不敢對薄先生和唱紅打黑及其具體做法公開發表一點點批評意見,否則,他們就難免被勞教或由大牢伺候。在那時的重慶,公民言論出版自由對國家機關及其官員的批評權等憲法確認的基本權利,都被薄先生和他的親信下屬剝奪得乾乾淨淨。

極權人格的第四個特徵,是在人際關係中斗字當頭,小而言之與同事斗、上級斗,大而言之挑動官與民斗、窮與富斗。薄先生愛斗是出名的,當市長與市委書記斗,當省長與省委書記斗,當部長與直接領導關係據說也夠嗆。最要命的是他當政治局委員和重慶市委書記時不僅把前任領導任職時的重慶說成近乎「萬惡舊社會」,還不斷變相與中央分庭抗禮,另搞一套。至於薄先生利用民眾仇官仇富的舉動,那就更多了。薄先生在重慶的很多言行,其實就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搞以階級鬥爭為綱。

極權人格的第五個特徵,是醉心於推行權力意志。極權人格人士推行權力意志,最高的「境界」是讓治下的國民、居民整天圍著自己的想法轉,薄主導的唱紅運動屬這方面的典型。推行權力意志還表現為把自己的意志通過行政系統貫徹到社會生活的細微末節中去,馬路上種什麼樹、讀「經典」讀那些篇目、開會時攝影記者應該站什麼位置,權力意志都要干涉。

極權人格的第六個特徵乃逆我者亡,順我者昌,睚眥必報,毫不含糊。薄先生從前對待姜維平,後來對待黎強、王立軍,看起來處置好像截然不同,但其實所遵循的原則都是一樣的。正因為如此,所以一度對他唱紅、黑打發表過批評意見的那些人,都害怕他掌握更大權後會進行致命反噬,因而不惜豁出命來與他抗爭。薄很不明智地把一些原本無意與其為敵的人逼成了他的敵人——這怎麼能成就大事業!

極權人格的第七個特徵,是反法治。極權人格官員對待一切規則,都以自己的需要為轉移任意取捨,決不尊重憲法法律。薄熙來先生在其它地方怎麼當官我不十分了解,但他在重慶對待憲法法律,已遠非遵守或不遵守的問題,而是把拋開憲法法律辦事當作了他貫徹權力意志的「寶貴經驗」。他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破壞國家法制最嚴重最持久的地方大員。

極權人格的第八個特徵,是對權力、特別是最高權力的渴求不可抑制。為了獲得權力、尤其是最高權力,極權人格官員往往會背離一切常理、違反一切規則,且從早到晚忙乎,樂此不疲。這方面的情形,薄熙來先生在重慶那幾年的活動,可算最好的實例。他的很多做法,在外人看來屬於瘋狂的舉動,絕對不利於他實現自己的目標。但明眼人知道,他的那些言行乃是受自己特定人格類型驅使,內心衝動難以自我抑制的外在表現。

極權人格的第九個特徵,是追逐權力行為常常失卻底線。這是最可怕的,所有人都害怕。例如,關注重慶事態發展的人們都知道,重慶打黑中不少被打者依法原本罪不至死,但薄先生卻通過法外努力,讓他們被判了死刑並被立即執行。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為留人性命,可以謀求法外開恩,但絕對不可以謀求法外奪人性命——這是人道主義的最高道德命令,不意薄先生竟然違反了。

極權人格的第十個特徵,是好大喜功。關於好大喜功,石扉客先生的文章《演員薄熙來》寫得很到位,這裡不贅述。非同一般的是,薄先生的好大喜功,發展到了既可以不惜勞民傷財、又可以不顧上下左右感受的程度。

極權人格的十個方面的特徵及其在薄熙來先生身上的表現,值得中國的政治家們引為鏡鑒。另外,我最近常常想,薄先生這樣家庭背景的極權人格類型人士,其實最不適合做的事情就是在當代中國從政做官。薄先生如果做學術或經商辦企業,或許會有一片光輝的一生。可惜,官本位文化在中國根深蒂固,「做大事」建功立業的追求誘使薄先生走上了「從政」這樣一條難以折返的路。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3: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