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之困:肥胖症和基礎設施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8-18 20: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肥胖症和基礎設施

我剛從加拿大、美國、墨西哥旅行歸來,帶著新鮮的旅途記憶:包括在各個機場辦理出入境以及過關安檢手續的經歷,還有飛行中的一些感受與心得。

大概兩年前,我大學時的室友讓我說說移居亞洲40年後發現美國最大的變化是什麼。我說這太容易了,答案就是肥胖症激增,不僅成年人和兒童中超重的人數顯著增加,超重的程度也日益嚴重。

最近,在爭論多年後美國醫學會終於認定肥胖為一種疾病。而當年爭論的焦點之一就是什麼才算肥胖。目前肥胖的定義以體質指數(BMI)為基礎,存在一定的爭議,因為據此標準,很多骨架較大的瘦身男女也會被認定為肥胖。

除了爭論肥胖的癥狀以外,有關醫保覆蓋範圍以及保費等問題也被廣為涉及。

美國醫學會作出這一決定,主要是為了鼓勵醫生主動向患者提示:肥胖可能會導致其他疾病,比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中風等。

除了肥胖症增多外,我還想指出,美國的第二大變化就是乘機體驗的全方位持續性惡化,這既包括空勤和地勤人員服務的及時性和服務態度,也包括機場的基礎設施狀況。

曾幾何時,空中旅行還算是件樂事,充滿各種興奮刺激,一如當年航空公司和度假勝地的廣告所言。如今,這些早已變做塵封的記憶,就像檔案館里發黃的老照片。

雖然美國的旅遊勝地和度假村還在幸運地保持增長,但前往那裡的旅途體驗已大不如前。

回想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剛到中國旅行時,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薄弱,服務態度更差強人意。如果你搭乘國際航班在午飯前或午飯時抵達,那真是痛苦,因為什麼也阻擋不了行李員和報關員吃飯、午睡。你能做的只有等待。

不過,那會兒機場的氣氛還是挺放鬆的。有一年秋天,在廣州白雲機場,我的行李沒有出現在露天的行李棚下。我很擔心,於是就問行李員借用停在一旁的自行車。

他說:「行」。於是我就騎著車穿過跑道,來到剛剛乘坐過的飛機旁,告訴那兒的行李員我正在找行李。他們很禮貌地請我進行李艙查找,結果沒有找到。待確認清楚后,我又騎車回去,向機場報告丟失了行李。

現在,中國機場的設施幾乎都是新的,遠超美國。行李到達十分迅速,身穿制服的安保人員也至少可以表現出例行公事式的禮貌,而不光是生硬地履行職責。

在這樣的新機場,你不可能發現自己正坐在漏水的屋頂下,就像去年我在紐約肯尼迪機場遭遇的那樣。

但另一方面,從北京、上海出發的航班經常晚點,往往還沒有合理的事先通知或解釋。到底是因為空軍演習、部級領導包機、商務專機起降、還是目的地暴雨?總是讓旅客一頭霧水瞎揣測。

儘管如此,改善基礎設施畢竟是有所進步的表現。在世界經濟論壇關於全球基礎設施的排名中,美國排在第25位,落後於多個主要競爭對手。而且問題不僅限於航空領域,還擴展到高速公路、橋樑、給水管道等。

據《財富》撰稿人Sheila Bair介紹,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和其他很多組織都呼籲成立國家基礎設施銀行,在不增加長期赤字的前提下為重大基礎設施提供資金保障。

希望這些理性的聲音有人傾聽,並得到行動上的支持。

倘若真能如此,也許可以像美國醫學會把肥胖定義為疾病那樣,成為開潮流之先的小改變。

從經濟產出來說,落後的基礎設施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一些研究表明,1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可以創造20,000個新就業機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1: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