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媒:中國一胎政策成本巨大 造出隱形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始終如一 發表於 2013-8-18 13: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英國《衛報》8月16日(周五)報道,中國實施「一胎化政策」已經30年了,儘管有警告說該政策對中國的發展有著懲罰性的影響,但這一「過渡性政策」仍在繼續使用。

李雪(音)實際上是不存在的。的確如此,她正站在她父母親在北京只有一間房子的家裡,穿著一件海綿寶寶曆險記的T恤衫和七分褲。但她沒有身份證或戶籍,除了記錄她出生的醫院表格和懸在她們家頭頂上的罰款,沒有任何官方認可她這個生命的存在。

最近剛滿20歲的李雪說:「我從來沒有進過學校。我不能買火車票。我甚至不能購買某些感冒藥,這都需要一個身份證。我沒有醫療保險。不可能找到一份工作。」

她父母拒絕支付因違反中國嚴格的計劃生育規定的罰款,這令他們的第二個孩子沒有證件,也因此沒有獲得基本的服務和機會。

反覆試圖推翻該政策的努力導致了一些邊緣化的變化。上周,最新的猜測提出可能會從2015年開始採用一個統一的兩個孩子的規則 :當局正在考慮允許讓有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妻生第二個孩子。

北京大學人口學教授李建新說:「這個問題討論了20多年。已經錯過了許多好機會。這項政策在很長一段時間前就應該要調整了。」

相反,它是以巨大的人力成本來強制執行的 - 強制晚期墮胎、性別差距惡化、給失去了唯一孩子的父母們增加的創傷和經濟壓力,以及像李雪這樣的家庭受到的懲罰性罰款。

中國人權執行主任Sharon Hom表示,強制墮胎和絕育是非法的,但受計劃生育目標鼓勵,以及對本地濫用缺乏有效的制約而延續。

很多人花錢讓自己擺脫麻煩。去年一個家庭支付了創紀錄的130萬元人民幣(13.6萬英鎊)的罰款。其他人為無證的孩子支付沉重的「捐款」來取得上學的名額。

Sharon Hom說,弱勢的個體往往被當成目標,而名人和富人家庭「要麼支付得起巨額罰款,要麼是使用他們與政府的『關係』而免受處罰」,這些加劇了怨恨之情。

李雪的父母本可以被允許生第二個孩子的,因為他們兩人都是殘疾人。但她的母親意外懷孕,政府官員因為他們沒有事先徵得懷孕許可而對他們處以5000元人民幣的罰款。他們夫婦(當時)一個月才能掙得140元人民幣。於是,她的母親因未交罰款而被國營單位開除。他們夫婦倆花了多年的時間懇求官員,試圖通過法庭推翻對他們罰款的決定。衛報記者無法聯繫到北京市計生當局尋求評論。

李雪的父母堅持說他們不應該要支付罰款,且沒有人曾告訴過他們現在替李雪獲得一個戶口要花費多少錢。

Sharon Hom說,罰款是累積的,而且因為從一開始就很沉重,所以許多家庭無法支付或因此而負債。李雪和她父母現在一個月的生活費不到2000元人民幣。

許多人懷疑這個被稱為「社會補償費」的罰款,代表額外的社會成本 - 讓官員們有強烈的動機來抵制(一胎政策的)改革。計劃生育還僱用了大量的官員。

官員們說,控制出生人口一直對中國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並減少了對環境的壓力,並阻止了4億人口的出生,即便如此,中國仍是一個有超過13億人口的國家。

但批評者們說,引入「一胎化」的規定前,出生率已急劇下降。即使那些之前同意有必要實施計生政策的人,現在也說不再需要了。

中國的人口預計將在大約10年內達到峰值14.5億人,去年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官方的生育率為每對夫婦1.7胎,低於需要維持一個穩定人口的2.1胎 - 而其它估計中國的生育率更接近1.5胎。

中國現在正以驚人的速度老化,供養老年人口的勞動力正在減少。有些人擔心,對計生政策的重大變化來得太遲了。前政府顧問、中國人民大學的顧寶昌(音)說:「所有的時間一直浪費在辯論上......我只是覺得我們應該儘快採取行動。」他說,地方當局應該能自由設定自己的政策。

試驗計劃表明放鬆管制不會導致出生率大幅增加。整個東亞地區的生育率是低的;台灣遠遠低於中國。而且現在許多城市夫婦都說有一個以上的孩子簡直是太貴了。

李雪說:「我從來沒有想過婚姻和孩子。」

「如果我沒有戶籍,我怎麼能結婚,而且怎麼去給我的孩子登記(戶口)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4: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