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密暑期檔電視:雷劇當紅,正劇不興!(圖)

[複製鏈接]

5454

主題

5515

帖子

763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3年暑期檔,電視熒屏上的「特供劇」再次進入酣戰。與往年《西遊記》《新白娘子傳奇》《還珠格格》等幾部劇「反覆轟炸」不同,今年各大衛視紛紛開闢新一輪「神劇」戰場。儘管因劇情、台詞、造型過於雷人而被網友吐槽,卻不妨礙其在收視表上的一路飄紅。業內人士認為,儘管「特供劇」的出現,是由暑期檔的收視特性決定的,但「神劇當道」背後折射的卻是「正劇不興」的現實。

  暑期「特供神劇」再入酣戰

  進入每年收視最為激烈的暑期檔,各大電視台都會拿出自己的「特供神劇」以饗觀眾。據不完全統計,《西遊記》近30年來已無數次重播,《新白娘子傳奇》《還珠格格》也有很高的重播率。近兩年,《步步驚心》《甄嬛傳》也躋身「神劇」行列,短短几年也是一次又一次重播。

  儘管年年播年年被吐槽,這些暑期「特供神劇」的收視率卻經久不衰,甚至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一種「假期娛樂」的收視慣性,以至於當央視沒播《西遊記》、湖南衛視沒播《還珠格格》、四川衛視沒播《新白娘子傳奇》、山東衛視沒播《武林外傳》,網友們突然發現,今年的暑假有種「莫名的傷感」。

  業內人士頻頻炮轟「特供神劇」現象,但有客觀聲音也指出,「神劇」大行其道,是由暑期檔的收視特性決定的。「暑期檔與日常收視群體的主要變化就在於青少年群體的加入。這一受眾群體的特點是思維活躍,願意接受新鮮事物,對『無厘頭』有更強的包容度和欣賞趨勢。」

  浙江衛視總編室分管品牌宣傳的沈婭鑫認為,神劇其實很懂年輕觀眾需要什麼,暑期市場需要什麼——沒有暴力、沒有虐戀、沒有宮斗,題材輕鬆活潑、劇情簡單易懂,這也正是為什麼「還珠格格」系列播了這麼多年收視率還是好的原因。

  新「神劇」被指「神一般存在」

  從今年暑期各大衛視的電視劇排期與播出量來看,傳統暑期「特供神劇」的編排量明顯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以神話為題材的新「神劇」——《天天有喜》《新洛神》自播出后始終領銜收視榜,成為2013年暑期大戰中的兩匹「黑馬」。

  《天天有喜》雖脫胎於「劉海砍樵」的神話故事,卻把當下社會的「婚後小三」等熱點話題「穿越」到了劇中;而比起製造「雷點」,《新洛神》更技高一籌,除了讓曹操、曹丕、曹植與甄宓陷入四角戀外,劇中還唱起了清朝才興起的黃梅戲……儘管被觀眾總結為雷人無下限,也無法阻止超高收視率,被指為「神一般存在」。

  早在2009年,相關部門就曾下發「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通知。其中提到,個別劇目在沒有歷史依據前提下,隨意編纂神話傳奇故事、誤讀傳統文化,對於這類題材,各省級廣播影視行政管理部門要嚴格把關,對存在問題的劇目不予備案。

  然而,這一通知似乎並沒有阻止「神劇」繼續「雷」下去。「歸根結底還是收視率在作怪。」知名製片人楊利說,業內總結的獲得高收視的重要條件,就是不能讓觀眾動腦子、故事不能太複雜,絕不能講深奧的道理,只能讓他們毫不費腦子地享受過程。

  「神劇當道」折射「正劇不興」

  從對「四大名著」「金庸全集」等經典名著的改編,到對《封神榜》等神話故事的演繹,再到《大明宮詞》《甄嬛傳》對後宮群像的刻畫……古裝題材電視劇一度代表了國產電視劇最高水準,跌宕的故事情節、高雅的人物對話都讓古裝劇成為一種雋永而高雅的藝術存在。

  有業內人士指出,如今古裝「神劇」大肆掃蕩熒屏,其背後的根本原因是高質量的古裝正劇產量有限。「2013年的熒屏上,似乎還找不到一部《甄嬛傳》這樣的熱劇。『神劇當道』、『正劇不興』的非典型現象,恰恰折射出正劇本身的功力不足。」資深媒體人梅子笑表示,「神劇當道」不能成為正劇收視率不佳的借口。(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2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