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公款吃喝被曝光了,為何還能理直氣壯?

[複製鏈接]

5766

主題

5826

帖子

809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鬧木鬧木 發表於 2013-8-2 09: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7月31日,國內一家網站長微博稱,7月29日,廣西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領導豪華酒店公款吃喝,有記者根據報料來到這家酒店採訪時,該縣縣委書記唐天生對前去採訪的記者大聲呵斥「你儘管報!」據了解,當晚是按「縣慣例」歡送將離職的公安局長。目前,紀檢部門已介入。


公款吃喝為何有些地方落實不下去?


這些年來,對於整治公款吃喝,各級政府不知出台了多少文件,搞了多少場運動,但一些「鬥爭經驗」豐富的官員,卻總能找到辦法把這些看似剛性的措施化為繞指柔。這種風氣之所以會在部分地方捲土重來,除了與這些地方政府部門及其官員政策意識淡薄、自律意識缺失有關之外,很大程度上與禁止規定僅是在政策層面推行有關。通過政策禁止,儘管會在短時期內起到一定的阻嚇作用,但由於缺乏堅實的制度作為保障,沒有硬性的法律作為後盾,容易流於短期化、暫時化,難以行之久遠,達到長期、穩定的整治之效。


比如,有媒體轉載港報報道稱,中央遏制鋪張宴請的號召在地方遇到阻礙。許多政府部門將自己的食堂重新裝修,並從當地最好的餐廳聘請廚師。一名官員更表示,「各地方有很多辦法避開上面的規定」。究其原因,用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的話說:「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權力被濫用,以權謀私得以發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權力運行不規範。


地方一把手憑什麼敢公然對抗中央政令?


也許在該縣委書記看來:一是送往官員是「縣慣例」,沒什麼大不了,不怕報;二是一縣之中,書記最大,報了也不怕!正因如此,才理直氣壯的來了句「你儘管報」。與這位縣委書記相似,一直以來,不少一把手面對的是「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難」的監督環境,時間一長,少數一把手習慣凌駕於組織之上、凌駕於班子集體之上,往往成為「一霸手」。


有人形象地說,「一把手」有「三個一」,即:「決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話」,「花錢一支筆」。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把手」牢牢地掌控著決策權、人事權、財政權等所有的權力,實際上等同於壟斷了權力。把一個地方、單位當成了自己的專屬領地。一位因貪污受賄被判入獄的前縣委書記,在鐵窗下如此反思:從名義上講,對一個縣委書記有八種監督,但實際上到了我這兒,就只有一種監督,就是自我監督,而自我監督往往是靠不住的。這番痛徹之語,道出了對一把手監督缺位、監督乏力的現實問題。


過去,我們在制度設計上,把幹部「應該」追求的品德當成幹部已經具有的品德,希望掌權的人都是道德君子和清官,期望這個好官能用好手中的權力,在制度上對這些官員手中的權力缺乏嚴格的制約。對每個官員手中的權力也劃分得不清不細,操作過程缺乏透明化監督。而事實證明,反腐敗不能寄希望於任何人的自我監督和完善,必須依靠制度約束來限制人性惡的一面,必須建起一道道反腐敗柵欄。


制度反腐才是治本之道


這麼多年下來為何越反越腐?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只停留在口號層面,而沒有真正的制度改進。長久以來,我們一直擺脫不了渴望海瑞、包青天,怒斥劉青山、張子善的思維模式。而我們的制度,一方面不健全,規範不嚴格,漏洞百出,遮遮掩掩,總讓違規違紀有跡可循;另一方面執行力不夠,鞭子總是高高舉起,落不下來,多少次,對公款吃喝的懲處,如蜻蜓點水,毛毛細雨,可謂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長期以往,制度也就失去了制約的效能,公款吃喝必然是屢禁不止。


國外的一些事例,也許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可資借鑒的防範措施。在俄羅斯,很少見到公款吃喝的現象。無論是在俄餐館還是在中餐館,進行消費的大都是自己付錢的市民,相互之間推杯換盞、互相敬酒的場面也不多見,多數公務人員幾乎都沒有公款吃喝的經歷。最主要的原因是俄羅斯單位的財務制度卡得很嚴,報銷手續太複雜。


在日本,也很少見到政府官員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現象,這和日本民間對政府的嚴密監督有著很大的關係。從1994年起,日本各地陸續建立了民間行政觀察員制度。民眾自發成立「全國公民權利代言人聯絡會議」,對政府行為進行監督,檢查納稅人的錢到底是怎麼用的。他們時常向政府提意見,要求公開財務。在密切監督之下,政府官員自然就不敢隨便用公款吃喝了。(文/風青楊)

39

主題

380

帖子

3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1
沙發
chunnj555 發表於 2013-8-2 12: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unnj555 於 2013-8-2 12:34 編輯

自身民主制度的真正實行,一定要與全社會的有效監督相結合,方可制止中國大陸目前官場的亂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6 02: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