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田大力 於 2013-7-23 00:05 編輯
來源: weston
這四個是銀行,投資和創業界風雲人物
無論改革開放後來自大陸或者之前的香港台灣移民們, 加上東南亞移民中, 過去三十年 還沒有過類似的成績和社會影響力.
反觀 50-80年代, 華裔曾有過非常傲人的成績.
值得思考之後的移民群行為模式里有何種障礙.
下面除了第二個,都是印度大藤IIT或者美國大藤畢業的
覺得印裔人才網還是很大的. 以下數人周圍有後備人才, 可以在今後有類似擔當.
這一點很不簡單
1. Citi的前 CEO 胖弟 打醬油的都能認出. 渡過難關后, 董事局讓他走人了.
之前,他的上升速度之快, 驚人. 而且是曲線上升.
誰說曲線不能快過直線, 是不懂胖弟怎麼趕超的. 能人. 他是1.5代
2. 德意志銀行CEO井是德國老牌銀行第一任非德裔或瑞士裔的領軍人物.
他是賺錢高手--不是直接賺, 有出眾的挖人才能力, 找來了很多為他賣命的.
不少中國數學物理博士曾在他手下干過.對這老闆恨愛有加
他像個永不疲倦的中型拳擊手,不停地進攻
3. 矽谷都知道Khosla.
風險投資教父之一. 當年有點石化金的功力. 近年來勢頭不再,但成功地轉型成大趨勢精神領袖.
4. 不斷創業者,Desh, 曾經輝煌過, 把一個幾乎沒revenue的公司吹到了45bil市價的高峰.最後又回到原點.
不過他還賺上了一些 ,並懂得有好處得回饋. 給MIT 了20米造個創業中心. 算得上有良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