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考古驚天鐵證:聖經上帝源於上古華夏,道德經被儒教篡...5

[複製鏈接]

33

主題

33

帖子

8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心為明 發表於 2013-5-20 21: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那是怎樣的地獄呀!

  那個時候,我們所敬拜的如來佛祖,觀音菩薩,玉皇大帝,都在哪裡呢?不是有很多道教高人嗎?不是有很多佛教高人嗎?不是有很多儒教聖人嗎?

  他們都哪裡去了?

  怎麼沒一個能出來管管這事情的?

  我們白白給他們燒了那麼多香!

  最後,竟然是「上帝」向我們伸出了大愛之手,孫中山等等一群基督徒以殉道精神,推翻滿清,救了漢人。

  而我們幾千年裡,並沒有向上帝上過香啊,

  甚至這幾千年裡,沒怎麼提起過「上帝」這個名詞!

  可是,最後解救我們的,竟然是一群信上帝的基督徒,這究竟是為什麼?
屈原之死,自殺還是謀殺?

  打從西漢史學家司馬遷開始直到今日,所有的人都堅信屈原因政治憂憤而投江自沉的動人故事。司馬遷在《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里描述說,屈原在最後的日子裡寫下了遺囑《懷沙》,在發出「人生在世終須死啊,對自己的生命就不要太珍愛」的嘆息之後,就懷抱著石頭,投入汨羅江自殺而死。

  司馬遷為什麼這麼說呢?

  原來他認定一個證據,是收錄在《九章》組詩里的《漁父》一文。這是中國最早的紀實文學之一,其中載有屈原對漁父(隱士的化身)的動人對白。屈原披頭散髮地來到江邊,在荒野草澤上邊走邊悲憤長吟,神色憔悴,形體瘦弱。他對陌生的漁夫說,我寧可跳進湘水,葬身漁腹,又怎麼能讓自身的皓然清白,去蒙上世俗的塵土呢?這一表白,似乎可以證明屈原懷有很強的自殺情結。

  但是,就是司氏引為證據的這篇《漁父》,竟屬於典型的「他者敘事」:它只是一份旁觀者的記錄,而不是屈原的自我陳述。可見這一證據蒼白無力。

  真正被用以證明屈原自殺的主要證據,其實就是他被放逐后所寫的《懷沙》。

  詩人在詩中這樣宣稱:自殺的信念已然確定(「定心廣志,余何畏懼兮。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那就是向江中忿然一躍,去擁抱(「懷」)江底的柔軟泥沙(「沙」)。

  但《懷沙》這樣的作品,也令人懷疑是根據其自殺傳說而炮製的偽作。因為《九章》的格局除了《橘頌》是四字詩經體外,都是工整的六字體(不包括語氣詞 「兮」),唯有《懷沙》四、五、六字句相混,猶如一個民間藝人在對屈原展開精神仿寫,卻又完全不顧屈原本人的書寫習慣,而且語詞風格也與其它相異。鑒於此,有人懷疑它和《遠遊》、《卜居》及《漁父》之類,都不是屈原的手筆,卻又被人精心編入《楚辭》,以此作為屈原自殺的明證。

  這種蹊蹺的情形,反而引發了後代學者的注意和疑慮。

  漢代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的《楚辭》注本,其「嚴謹性」曾受到「疑古派」史學家顧頡剛的嚴重質疑,指責這對父子是歷史造偽的大師。但他們蓄意篡改《楚辭》,費勁地偽造屈原自殺的史實,似乎缺乏強烈的動機。

  如此看來,偽造屈原「遺囑」和「旁證」的人只能是屈原的同代人。

  這就奇了怪了,為什麼當時有人要偽造他的自殺遺書呢?如果硬要解釋的活,只能有一種解釋,就是企圖掩蓋死亡的真相。

  這就這迫使我們發出追問:究竟什麼才是屈原死亡的真相?

  回答只有一個:謀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22: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