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學常見辭彙(二畫)

[複製鏈接]

1635

主題

2471

帖子

8711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7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開心樹 發表於 2013-5-20 15: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覓求真本,入佛知見;行入是由實踐著手,實踐修心,磨鍊意志。
【二力】 自力和他方。自力是眾生本身的戒定慧三學;他力是佛菩薩的願力加被。
【二凡】 內凡和外凡。內凡是快要進入聖位的人;外凡是剛剛聞教起信的人。
【二土】 1.凈土和穢土。凈土是諸佛清凈的國土;穢土是眾生污穢的國土。2.報土和化土。報土是諸佛報身所住的國土;化土是諸佛化身所住的國土。
【二心】 1.真心和妄心。真心是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心,真凈妙明,離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虛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種種的境界。2.定心和散心。定心是禪定的心,也是修定善的心;散心是散亂的心,也是修散善的心。
【二如】 1.隨緣真如和不變真如。隨緣真如是一種不守自性的真如,它隨染緣而生染法,隨凈緣而生凈法;不變真如則是清凈本然,雖隨緣千差萬別的諸法,但它的自性,從無遷變。隨緣真如如波,不變真如如水,不變之水起波相,但隨緣之波並不失水性,以隨緣之故,真如即萬法,以不變之故,萬法即真如。2.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有垢真如是眾生所有的真如;無垢真如是諸佛所顯的真如。3.在纏真如和出纏真如。在纏真如是有垢真如的別名;出纏真如是無垢真如的別名。
【二行】 見行和愛行。見行是見思二惑中的見惑;愛行就是思惑。涅槃經說:『人有二種:一者見行,二者愛行。見行之人多修慈悲,愛行之人多修喜舍。』
【二門】 1.流轉門和還滅門。一切眾生,造業受生死,叫做流轉;行者修道證涅槃,叫做還滅。2.聖道門和凈土門。行人在此娑婆世界,理解佛法,先斷惑而後證果,名聖道門;若依彌陀願力,往生極樂世界,得不退轉,直至成佛,名凈土門。3.福德門和智慧門。在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度是福德門;般若一度,也就是明白諸法實相是智慧門。4.悲門和智門。悲門是諸佛菩薩利他的德行;智門是諸佛菩薩自利的德行。5.行布門和圓融門。行布門又名次第行布門,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滿後方至佛地,次序歷然;圓融門又名圓融相攝門,謂一位中,即攝一切前後諸位,所以一位滿,皆至佛地。
【二光】 1.色光和心光。色光又名身光,即佛身上所發出來的光,吾人的眼睛能夠看得到;心光是佛心所發出來的光,它恆常照護著一切眾生。2.常光和神通光。常光是佛身上所常發放的光,如釋迦佛一尋之光是;神通光是佛以神通力所發放的光,如釋迦佛在說法華經時,特以神通光照遍東方一萬八千國土是。
【二因】 1.生因和了因。生因是能夠產生果實的因種,如殼麥等種子是;了因是以智慧去透視事物的原理,如燈照物,了了可見。2.正因和緣因。正因是正主的因;緣因是助緣的因。
【二衣】 制衣和聽衣。制衣是佛制定比丘一定要穿著的衣,如比丘的三衣和比丘尼的五衣是;聽衣是佛特許聽便蓄存的衣,如長衣是。
【二身】 1.生身和化身。生身是佛為了濟度眾生而托於父母胎生的身;化身是佛以神通力變化出來的身。2.生身和法身。小乘說王宮中出生的肉身為生身,而戒定慧等諸功德為法身;但大乘則說理與智互相冥合的真身為法身,而隨機應現的應化身為生身。3.真身和化身。真身是佛所證得的法報二身;化身是佛應眾生機緣變化而現的身。4.常身和無常身。常身就是佛的真身;無常身就是佛的應化身。
【二求】 得求和命求。得求是眾生希求獲得快樂;命求是眾生希求獲得長命。
【二序】 諸經開頭時,有通序和別序。如是我聞等是共通於諸經都有,叫通序,序說本經特殊的緣起,叫別序。
【二忍】 1.眾生忍和無生法忍。眾生忍是忍受眾生的種種加害而不起嗔恚的心;無生法忍是安住於無生的法理而不動心。2.安受苦忍和觀察法忍。安受苦忍就是眾生忍;觀察法忍就是無生法忍。3.生忍和法忍。生忍是忍受有情的嗔罵捶打等凌辱;法忍是忍受寒熱風雨饑渴老病等非情的禍害。
【二戒】 1.性戒和遮戒。性戒是本性就是戒,不待佛制,誰犯了就有罪,如殺盜淫妄等戒是;遮戒是禁戒,佛禁止不許作,如飲酒等戒是。2.邪戒和正戒。邪戒即外道所持的牛戒狗戒等戒;正戒即佛教的五戒八戒等戒。3.定共戒和道共戒。定共戒是入定的時候,自然能夠收伏身心,防止一切的惡法;道共戒是見了道之後,自然不會再犯戒。這二種戒都是在修定修道之中得的,不是受的。
【二見】 1.有見和無見。有見是偏於有的邪見;無見是偏於無的邪見。2.斷見和常見。斷見是執身心斷滅之見,屬於無見;常見是執身心常住之見,屬於有見。
【二受】 身受和心受。身受是眼耳鼻舌身等五識的苦樂感受;心受是人們意識上的憂苦感受。
【二利】 自利和利他。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眾生是利他。
【二和】 理和和事和。理和是二乘聖者共同斷除見思二惑,及共同證悟無為的道理;事和是對凡僧而言,共有六種,即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見和、利和。以上理事二和,名為僧伽,即和合眾的意思。
【二苦】 內苦和外苦。內苦有二種,即一切疾病為身苦,憂愁嫉恨為心苦;外苦也有二種,即盜賊虎狼之害,和風雨寒暑之災。
【二明】 內明和因明。內明是佛所說的一切大小乘教法;因明是考定邪正分清真偽的理法,相等於現代的論理學。
【二果】 聲聞乘的果位名,梵語叫做斯陀含,華譯為一來,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來一次,就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
【二食】 1.正命食和邪命食。正命食是比丘按照佛制,以乞食來資養色身,清凈延命;邪命食是比丘不依佛制,以四邪或五邪之法來求取活命。2.法喜食和禪悅食。法喜食是聽了佛法,心中歡喜,善根增長,資養慧命;禪悅食是修禪得定,心身怡悅,安樂自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23: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