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七國爭雄中國完勝美一籌,看看美國希拉里下場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3-5-13 16: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七國爭雄,不一樣的開局

與我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相類似,今日世界,也由七個主要國家主導:聯合國五常委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再加上日本、德國。在2012年,上述七國中有五個實現了大選或換屆,走馬換將,揎拳捋袖準備大幹一場了。2013年諸大國的開局,迥異往日。

先看日本。延續2012年購島鬧劇,其高潮雖過,卻餘波不息,連綿入新年——其方式是我們熟悉的「一哭二鬧三上吊」:麻生訪緬甸、安培訪越南、泰國、印尼;安培死活要訪美,遭拒后又是要「射擊軍機」,又是要聯合「北約」。。。它擺出要死要活的架勢,就是要往中國的刀尖上撞。結果呢,緬甸收下麻生免債大禮,其他三國也無不期待經濟合作。但是——「找死?那可別拉上我們啊」!至於北約,杳無迴音——不是離得遠沒聽見,實在是日本的意圖太明顯以致北約都懶得搭理了:它就是要逼美國(北約之舵主)表態呦——要麼真幫我,要麼松我綁,否則,我讓中國捅死算了。

美國人真的很無奈:日本鬧騰的動靜這麼大,頻率這麼快,不表態是不行的,而要表態,又是多麼費腦筋的事啊!——先是「STUPID」的怒罵;接著是坎貝爾在18日與日本外相會談后說:「希望日本採取安靜的、富有實效的外交」;接著是19日希拉里與日本外相會談后,表示「不希望任何一方在此問題上採取可能引發局勢緊張或誤判的任何行動,這樣的行動將破壞該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經濟增長。反對任何單方面破壞日本管轄權的行動」。美方並安排安培二月份訪美。

我以為,至此,日本基本達到其所要達到的兩個目的——這蘊藏在希拉里用心良苦,字斟句酌的表態里——一是美方最大限度表明了在釣魚島爭端上支持日本的態度(「反對任何單方面破壞日本管轄權的行動」),美國在這方面的立場已然無法再進半分了;二是允許日本今後經濟上向中國傾斜(。。。「這樣的行動將破壞該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經濟增長」)。這是日本撒潑打滾取得的重大戰果。

所以,岸田文雄在與希拉里會談后很痛快地、沒有後顧之憂地表示:「日中關係對日本而言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基於與中國的共同戰略利益,安倍政府打算以廣泛的視野促進互惠互利的日中雙邊關係」、「不挑釁中國」。——日本從美國那裡討到了進一步與中國經濟互惠的「護身符」。既然日本這次敢於在美國大膽確認與中國的「共同戰略利益」,那今後即使日本加入TPP(個人認為日本按美國要求加入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日本任何與美國加深經濟聯繫的舉動都是找死),也不妨礙它與中國更深入的經濟互動了(日本經濟的唯一出路在於與中國加深聯繫),無纏頭髮生、至今真相不明、恐怖驚秫的「三連殺」之類,短期內也應該不會在日本重現了。

再看德國。二戰後德國經常被與日本一起拎出來示眾,對此,高傲的德國人肯定心有不忿(即使有時它是作為好的典型出現)。但它和小日本確實有一個明顯的共同之處:倔強到認死理。一戰戰敗,不服,二戰又敗,它依然不服!——英國、法國都曾被我打的鼻青臉腫,奄奄一息,現在經濟更遠不如我,憑什麼它們當常委,讓我靠邊站!但兩次大戰的慘敗似乎讓它開了竅:不以軍事(當然美英法現在也不允許它擴充軍備),只求以經濟力量逐步顛覆現狀(正是它這一與中國相同的針對美國霸主的「性取向」,使我認定德國是中國今後一個時期重要的戰略盟友——實際上是天然盟友,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因此,它對歐盟的整合最為熱心、執著了——它也想藉助歐盟這件很酷很炫的大披風,成為「正常國家」即政治、經濟雙重大國甚至「超人」呢。

與日本的摸爬滾打撒潑式的「大鬧天宮」不同,德國人的出手一如既往的沉靜、迅捷、有力、毫不拖泥帶水——典型的「閃電戰」風格:它要求「所有黃金都該回家」!1月16日,德國聯邦銀行表示:它將逐步運回貯藏在美國、法國的黃金。此前,德國數次提出到美國檢查其所存放的黃金,都遭到美聯儲的拒絕。「閃電戰」變成了持久戰,德國人的倔強勁又上來了。

這一次,世界還會像以往在德國的要求被美國拒絕後,迅疾歸於平靜嗎?或者,德國的黃金真能平安回家?這可是「被視為一家主要央行對另一大央行的『侮辱』」啊,有評論認為:「歷史將會證明,德國此舉是終結美元儲備貨幣的開始」。

說到了德國,接下來當然要提起它的「另一半」:法國。鑒於法國在二戰中的表現,它的聯合國常委資格總給人以來歷不明之感;近年來,法國經濟實力越來越被德國甩在身後。因此之故,法國很識趣,讓德國主導歐盟、歐元區和整個歐洲的整合,讓德國繼續沉浸於一戰、二戰以來延續至今的「歐洲統一夢」,它自己則作為政治大國、軍事大國出現在國際舞台。這不,在2011年利比亞戰事中立下頭功的法國,2013年新年剛過,又興沖衝殺奔馬里,「剿匪」、「平叛」、「反恐」來了。

法國真是來履行國際主義義務,幫助馬里人民和政府、剿滅恐怖分子嗎?這只是它掛的「羊頭」。它要賣的「狗肉」,不僅在於馬里的資源尤其是其北部的石油,更在阿爾及利亞,在「環地中海」經濟圈——一旦法國控制了馬里,就能從兩面(利比亞和馬里)對阿爾及利亞予以鉗制了,它夢想中的地中海經濟圈就能更順利展開。

恐怖分子明白這一點,於是他們到阿爾及利亞綁架人質,以此支援馬里叛軍。

阿爾及利亞明白這一點,於是其政府軍比馬里叛軍和劫持人質的恐怖分子下手更狠更快,一通亂射,劫持者和眾多人質死於非命。雖然此次法國通過「矯詔」拿到了聯合國安理會的「出兵符」,但阿爾及利亞快、准、狠的短促突擊,一舉曝出了法國「偽大國」的原形。

只是美、英、法、日等國的人質死不瞑目啊!但這些冤魂,到底應該怪罪馬里的叛軍,還是劫持他們的恐怖分子?還是阿爾及利亞政府軍?還是法國政府及其軍隊呢?也許只有上帝和真主知道答案。

法國已因它的貿然行動而招致了批評,但它雖已心虛,還在硬撐。它註定會在馬里及非洲的泥淖里越陷越深。

法國之後,當然是它的表兄弟:英國。在我的意識里,英國對我國我族犯下的罪孽,即使不比日本多,也肯定不比日本少。1840年後中華民族霉運當頭、百年沉淪,全拜此陰險狡詐的大不列顛之賜。此帳不清,枉為華夏後人。在此按下不表。

作為日落黃昏的老舊帝國,英國必將日趨式微。它也失去了奮鬥目標和激情。在2013年的開局,它只有兩次發言引人注意:其一是1月3日緬北戰事時,它跟著美國起鬨;其二是1月6日卡梅倫再次表明他一以貫之的「脫歐」意向。據稱,包括卡梅倫在內,超過51%的英國人希望脫離歐盟。英國人的脫歐意願,遭到了美國、德國的強烈反對。我倒覺得,這是它明智的選擇——歐盟,註定沒有前途。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中、美、俄。這是當今世界最高一級的戰略玩家。只是,目前的俄羅斯,主要充當的是戰略平衡器。在中國本次換屆前,普京總是攛掇中國出頭與美國掰手腕,內斂的胡總卻總是顧左右而言他,表面上應付普京,實際上堅持對美既競爭又合作的基本原則不動搖——因為這最符合中國的利益。習總上位,恰值國際局勢出現新變化、中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歷史時期。國際局勢的新變化、中國在新的歷史時期要求更強硬對外主張權利的新特性,正與習總外剛內柔(對國外剛、對國內柔)的天賦秉性高度契合,中國與美國和俄羅斯的戰略互動也因之出現微妙變化。

2012年,當美國「重返亞太」的大力金剛掌在日本的配合下朝中國猛擊過來時,饒是中國內功精湛,站位良好,也不由身形微晃,後退寸許。於是,習總兩度示意普京(2012年12月19日,習近平在會見俄羅斯統一俄羅斯黨代表團時指出:「中國視俄羅斯為最重要的戰略協作夥伴」——沒有「之一」;今年1月8日,習近平會見俄羅斯安全秘書時稱「 堅定不移地發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中國外交的優先方向」——依然沒有「之一」),有敦促俄羅斯採取行動之意。但俄羅斯除四大艦隊齊聚地中海以維護其在敘利亞的核心利益外,普京尚未明確回應中國的意願——精於謀略計算的俄羅斯當然要待價而沽,利益最大化。

事實上,在習總於2012年初提出「共享太平洋」及其後戴秉國提出的C2模式之後,中國也一直在等待美國的回復。美國很霸道,竟回以大力金剛掌——釣魚島風波。中國並不迴避,硬接一掌,激起太平洋水浪滔天,日本一度有點暈頭轉向。

通過對掌,美國明白了中國的分量和意志。希拉里與日本外相於1月19日的會談,或許表明此次交鋒暫告一段落。——如何盤點三方在此番較量中的立場與得失呢?日本所得:1,逼出美國「反對任何單方面破壞日本管轄權的行動」的表態,使美國在釣魚島爭奪中對日本的支持明朗化。這是明面上的;2,暗中,在密切與中國的經濟往來上,應該獲得了美國的許可證。(這只是我的猜測,並無證據。我的依據是:如果只是獲得美國「反對任何單方面破壞日本管轄權的行動」這樣一個空口承諾,那日本圍繞釣魚島所做的驚天動地的折騰,可以說基本白費了。姑且留待觀察驗證)。

所失:1,由此前對釣魚島的排他性控制,轉為「有爭議」——甚至美國「反對」的,也是對釣魚島「管轄權」的行動,這也可以視為美國最大限度地接近於明示的暗示:釣魚島是有主權爭議的;2,在經濟上肯定又要失血,這將主要圍繞所謂TPP而展開。中國所得:已然在釣魚島問題上打開了缺口,取得了立足點——日本、美國突出「管轄權」而迴避主權,我們今後完全可以突出「主權」相抗衡,美日機艦可以維護「管轄權」巡航釣魚島,我們則完全可以維護主權而巡航;2,因日本獲得美國許可,中國將獲得整合東亞經濟的真正機會。

所失:可能因美日的進逼,而被迫向俄羅斯讓渡些許戰略利益(我將去年10月29日中國俄羅斯蒙古外交磋商達成的「三國間不存在懸而未決的政治以及歷史遺留問題」、中國單方面提升與俄羅斯的戰略關係等視為此類)。美國所得:迄今為止,看不到明顯的直接的巨大利益所得。(如果日本痛快加入TPP,則可視為一得);間接的所得,則是在中國周邊製造摩擦,消耗中國的資源,遲滯中國崛起速度,延緩美國自身衰落過程。(但這應屬徒勞)。所失:1,因在釣魚島問題上表明支持日本,在中日間失去戰略迴旋餘地, 2,在其他全球性問題上可能失去中國的支持與合作,或付出更高代價。

接下來,將是圍繞釣魚島鬥爭的新階段。中國要做的,一是在釣魚島問題上,堅決以主權對抗管轄權,一步一步實施緊逼。循此路徑:美日認為釣魚島之「管轄權」在日本——→釣魚島主權何在?——→釣魚島主權在我——→主權大於管轄權——→基於主權,收回釣魚島管轄權。要達成最終目的,當然不僅靠意志,更靠實力,而且非一日之功,必須持之以恆——既然美國做出了如此明確表態,就要牢牢順勢揪住它,直追問題的根源和本質(外交部秦剛的最新表態:「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美方上述言論罔顧事實,不分是非,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我們敦促美方以負責任的態度對待釣魚島問題,謹言慎行,以實際行動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取信於中國人民。」正是此意。尤其「取信於中國人民」已然超越釣魚島,將問題上升到中美全局、整體關係的空前高度)。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本已經完成了引蛇出洞的任務,我們的主要對手,已直接更換為美國人。以確定二戰秩序的相關政治、法律文件為依據,中美就重新定位釣魚島等主權歸屬進行磋商談判已勢在必行。

當然,在法理上窮追不捨美國的同時,也必須堅持、甚至更頻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在釣魚島海域的機艦巡航,衝撞日本(實際上是美日同盟),而不是按「日本擬提議」的「中日軍機都不去釣魚島上空」那樣去做——千鈞之勢已發,未獲全勝焉能遽然收手!二是抓住機會深化與日本的經濟合作,切實整合東亞經濟圈。(這個更為重要!是對美國霸權更有效更直接更致命的攻擊,而我軍傷亡數為0)

至於美國,也許是認真考慮如何以實際行動落實中國「共享太平洋」要求的時候了。在釣魚島上,它既已涉足,則決不允許它全身而退。奧巴馬第二任期的宣誓就職儀式,是在13億中國人民的嚴詞拷問下進行,他必須正面回答。

而俄羅斯,預料又會相應積極起來。——在奧巴馬宣誓就職日,俄羅斯「史上最大規模海軍演習」已在地中海如期展開。

但三國之間新班子的真正較量,恐怕要到三月份之後了。

本節結束時,還想再提病癒復出、行將退隱的希拉里國務卿。美國在其任期結束前一天安排她會晤日本外相,就牽扯中美日三國的釣魚島爭端,做一「和為貴」為基調的階段性了結,這應被視為對她忘我工作的安慰與獎賞。無疑,希拉里為美國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她是名符其實的「打鐵的」,而且自身「很硬」,但她再硬朗,也架不住衰落中的美國這個熔爐和鐵砧的如許消磨。

——據白宮統計,截止2012年7月底,就任國務卿三年多的時間裡,希拉里除到訪103個國家,還有352天在出訪中度過(其中76天在飛機上度過),飛行總里程高達135萬公里。她是美國歷史上外訪最多的國務卿。這樣的工作量,也許只有機器人能扛得住不生病。希拉里如此奔波不已,只反證美國的百孔千瘡、沉痾在身。悲哀在於:希拉里的拚命努力,挽回不了美國的國運頹勢;希拉里杜鵑啼血,喚不回美國曾經奼紫嫣紅的春天。

美人遲暮。帝國遲暮。美國的希拉里,四處征戰心身俱傷,希拉里的美國也復如是;希拉里的美國,愈行悲劇色彩愈多,美國的希拉里,也復如是;稱霸全球的美國和希拉里女士,命中注定要隨風而逝,雙雙隱於深邃歷史的塵埃里。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3: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