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房地產不如墳地產,誰讓我們「死不起」

[複製鏈接]

4406

主題

4492

帖子

623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2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清明時節,「墓地經濟」再度引發熱議,「墳地產」暴利超過房地產的聲音不絕於耳。據有關媒體報道,以北京為例,總價四五萬元的墓地屬於最便宜之列,而10萬元~50萬元之間均屬中檔,最貴的「豪華墓」可達數百萬元之巨;從單價看,萬安公墓部分墓地要價21.8萬元/平方米,超過了北京2月住房均價2.35萬元/平方米的九倍。還有媒體作過統計,北京部分墓地三年裡漲價3倍,九年漲了20倍——這樣的上漲速度,比商品房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清明時節雨紛紛,一問墓價欲斷魂。隨著「北上廣墓地開始限售,市民為買墓位半夜排隊」消息的不脛而走,天價墓、「豪華墓」頓現於人們的視野,「墓地經濟」頓時引發網路熱議。而面對「一墓難求」的尷尬,網友禁不住大呼:「十萬文件管不住房價,五萬規定限不了墓價,『墳地產』讓人死不起啊!」

  因為擔心房子漲價,很多人在搶購房子的過程中成為了「房奴」;因為擔心墓地漲價,又出現了人們搶購墓地的風潮並淪落為「墓奴」—— 從以前對墓地的忌諱到現如今「死不起」的自嘲和擔憂,從房地產價格飛漲而引爆的「房地產經濟熱」到現如今墓地價格飛漲而引爆的「墓地經濟熱」,我們不得不感嘆世事的繁雜與多變,不得不感嘆人世的斑斕與多彩。然而發感嘆之餘,我們是否也該問一句:究竟是誰讓我們「死不起」,誰又是「墓地瘋狂」背後的推手呢?

  民政部在近日發布《中國殯葬事業發展綠皮書》中指出,按2010年死亡人口數量推算,從全國範圍來看,目前現有的墓穴只夠使用6年,大部分省市的墓穴將在10年內用完。由於墓地短缺,目前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城市出現墓地供應緊缺情況,很多骨灰不能安葬。試想,在房價日益攀升、土地日益金貴的今天,誰能曉得以後的墓地價格會漲到多少?誰又會願意自己「死無葬身之地」?——既然現實住房價格已經讓人們得到了很多經驗教訓,那麼又何必把「住不起」的尷尬演變成「死無葬身之地」的遺憾呢?!

  而對於這一點,恰恰正中墓地經營者、投資方的下懷。他們揣摩透了人們的消費觀念,並利用人們極其看重生死的這種心理,故意炒作墓地,隨意抬高墓地價格,讓人們在墓地價格出奇得離譜的迷亂中變得更加迷亂。記得《非誠勿擾》中有位墓地推銷員曾鼓動大家說,「一塊墓地就三萬塊。要是再過幾年,這塊墓地的價值就能翻幾倍,一轉手可以賣十萬吶」,結果,墓地價格不斷上漲就變成了現實,「先下手為強」的搶購墓地者就在無意中做了一次資產保值升值的投資行為。而毋庸置疑的是,這種現象直接導致了迷亂中的人們近乎瘋狂的迷亂。

  消費者一方面明明知道墓地價格離譜罵聲連連,一方面卻對高價甚至「天價墓」趨之若鶩,這無疑就成了「墓地經濟」的最大推手。尤其是那部分「先富階層」,更是把奢侈、攀比的畸形消費觀念用在了殯葬上,於是,「殯葬浪費」和「殯葬奢華」的愚昧和腐朽之下,「墓地瘋漲」就成為了一種風尚,一種潮流。

  對於誰導演了「死不起」的問題,山東徳義君達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建東曾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經營者拒絕出售活人墓,那麼這種現象也不會存在。在整個鏈條當中,墓地經營者是一個具有控制功能的『組件』,所以出現問題,經營層面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筆者卻認為,與指望房產商用房子來恩澤民生一樣,指望暴利的「殯葬行業」用墓地來公益百姓,那幾乎就是痴人說夢、異想天開的事情,因而這並非就是一個「拒絕」或者「管理」就能夠解決的問題。事實上,在土地資源日益匱乏和物價瘋狂上漲的語境之下,搶購墓地所折射的其實就是一種民生恐慌,更是一種民生渴望。什麼時候「殯葬浪費」和「殯葬奢華」的消費觀念得到了徹底的根治,並且工資上漲幅度能夠趕上了物價的上漲水平了,或許不用墓地經營者「拒絕」,人們也不會再對對高價甚至「天價墓」趨之若鶩了!

  一邊是高價墓地熱銷、人們抱怨「死不起」,一邊卻又是人們趨之若鶩地把自己推向了「死無葬身之地」的尷尬境地,真是可憐又可笑、可嘆又可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08: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