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海蛞蝓,俗名海兔,因其亮麗的外殼為人們所知。國外野生動物攝影師近日就拍攝到一組海兔的圖片,分別來自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巴布新幾內亞、地中海以及紅海等富有異國情調的海域,從其外形上看,它們色彩斑斕,形態各異,就像是「海底外星生物」一樣。
據了解,海兔是一種海洋軟體動物,經歷幼蟲階段后便會褪去身上的外殼,並呈現出亮麗多彩的皮膚。
大部分的海兔物種都十分顯眼,呈現出其明亮的背側面。
科學家們認為,海兔之所以有今天的進化成果,完全是因為該外形能使其模仿周圍環境,避免被掠食者捕捉所致。
當然,也有理論表示,海兔的外形也有警戒作用,提醒掠食者它們是有毒食物。
資料顯示,不僅是其外形,就連海兔的卵,也依據其所屬物種的種類,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其中有紅色、粉色、橙色或是其他顏色。
在熱帶水域,海灘散步者可在低潮時期,在海潮水坑中尋找到海兔的身影。
一些海兔還可釋放出毒素,使掠食者喪失行動能力,從而讓自己逃脫。
還有一些海兔在被激怒時,皮膚就會釋放出酸性物質。
據悉,目前發現的海兔種類有3,000多種,遍及全球海域,其中還包括熱帶和南極洲海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