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央反腐新思路:當前治標為主 為治本贏得時間

[複製鏈接]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skhg 發表於 2013-2-20 0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年02月19日06:39  東方早報 我有話說(5630人參與)   十八大以來中央六次反腐表態

  【2012年11月8日】 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

  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

  【2012年11月15日】 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新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表示:

  打鐵還需自身硬。

  一些黨員幹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全黨必須警醒起來。

  【2012年11月17日】 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課上,習近平強調:近年來我們黨內發生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件,

  性質非常惡劣,政治影響極壞,令人觸目驚心。

  【2012年11月30日】 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京召集8位在各自領域學有所長的專家學者參加座談會。

  他強調:黨的作風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信任不能代替監督。

  【2013年1月22日】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鬆。要堅持

  「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2013年1月23日】 在中央紀委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王岐山強調:要深刻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

  早報記者 陳良飛

  中共十八大后,經歷了三個月的思考、座談與調研,新一屆中央新領導層在反腐問題上的思路愈加清晰。輿論稱,百日新局「開得不錯」,展現了新氣象和新氣息,抓住問題也抓住民意需求。

  履新首日,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即「高調反腐」,談到「打鐵還需自身硬」。不到一個月後的12月13日,中組部有關負責人證實,中央候補委員、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涉嫌嚴重違紀,已被免職。此外,原重慶北碚區委書記雷政富落馬。原重慶九龍坡區委書記彭智勇等10人撤職。而因作風問題,中央編譯局前局長衣俊卿(副部級)也自食其果。

  上月23日,在全體中央紀委委員、各省級紀委書記共170餘人參加的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明確宣示,要深刻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之前,各級紀委部門多強調「三個更加註重」:更加註重治本、更加註重預防、更加註重製度建設。在這一背景下,王岐山「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的新提法顯得頗為新穎。

  如何「治標」?習近平在此前一天的中央紀委全會上親自作答。習近平強調,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鬆,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新加坡《聯合早報》說:「尤其是提出『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可謂切中腐敗頑疾的要害。」動真格、出實招、逮「老虎」,既是外媒的解讀,也是中國民眾的期待。

  這一思路已經踐行在十八大后對於貪腐官員的查處上。

  據早報記者統計,十八大后,各級黨委政府及司法機關已經宣布了至少15名廳級以上幹部落馬、12名廳級以上幹部免職的信息,其餘級別官員數量更多。

  六次重大反腐敗表態

  密集程度、用詞嚴厲罕見

  中共十八大剛剛過去三個月的時間,中央新領導層關於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表態已經高達6次之多,密集程度罕見,且用詞嚴厲。

  第一次當然是十八大報告。報告直言:「這個問題(反腐)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

  此後,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對於反腐的多次表態更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其中,「打鐵還需自身硬」、「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等形象化的表達更為民眾所熟記,令人印象深刻。

  梳理這些重要宣示,其中的政治邏輯清晰可見。在反腐政治目標上,中央新領導層的意志很清晰,就是「三清」: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為了做到「三清」,首先需要的是明白當前反腐工作的國內外客觀形勢,對此,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的講話中就指出:「近年來,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台,其中貪污腐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

  為了應對這一客觀形勢,習近平表示:「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習還強調:「對一切違反黨紀國法的行為,都必須嚴懲不貸,決不能手軟。」

  作為中共反腐工作的最高分管領導,王岐山甚至將未來一年的反腐節點一一跟他下屬數算。面對全體中央紀委委員和各省級紀委書記,王岐山說:「目前要盯住春節、『兩會』,堅決剎住用公款搞相互走訪、送禮、宴請、旅遊等不正之風。接著抓好五一、十一,再抓元旦。以抓鐵有痕的勁頭,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抓下去,經常抓、長期抓,必見成效。」王岐山還表示,要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

  另外,「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也在逐步落實,最近一次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門研究了這一問題。習近平強調,少數黨員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組織紀律不強,甚至思想蛻變、腐化墮落等等。這些問題影響著黨員隊伍的生機活力,影響著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削弱了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必須切實加以解決。

  新思路或源自治堵經驗

  反腐側重點經歷幾輪嬗變

  王岐山提出的「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這一新思路與王岐山任職北京市長期間對於北京交通擁堵治理的思考具有高度一致性。

  在去年12月25日刊發的「求真務實 盡責奉獻——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岐山」人物特稿中,新華社記者如此寫道:「面對北京日益擁堵的交通,王岐山清醒地意識到,北京剛剛進入交通擁堵的歷史時期,解決這一問題,要標本兼治,疏堵結合,當前以治標為主,治標是為治本贏得時間。」

  自2004年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以來,「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16字一直是我國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方針,並寫入了中共十七大、十八大報告之中。

  新任中央紀委書記有關「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的表述是否意味著中共在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方針上已經發生了改變呢?中央黨校政法部教授林喆給予了否定的回答。

  林喆認為,所謂治本是指在制度上防治腐敗,而治標是指懲治正在發生的、老百姓深惡痛絕的官員腐敗案件,「治本是制度建設,但制度完善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目前制度上還不完善的條件下,只能先懲治已經暴露出來的腐敗問題。

  「在治標的同時,也要注意治本的問題,反腐工作根本上還是要從制度上下工夫。」林喆注意到,十八大后,中央懲治腐敗的力度在逐步加強。

  對於習近平「老虎」、「蒼蠅」一起打的表述,林喆從歷史角度考察后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反腐工作側重點經歷了幾輪嬗變。

  「改革開放前期,反腐工作比較注意縣處級、廳局級官員的懲處,涉及省部級官員的較少;等到北京、天津等地相繼發生一些省部級官員甚至中央政治局委員涉案后,反腐工作又側重於對大案要案的查處;到了2008年、2009年時,各地爆發出不少『蟻貪』時,反腐重點又轉向了基層官員。」林喆說,「這一次習近平的表態意味著今後的反腐工作將不再區分官員的級別,一視同仁地予以打擊,發現一件查處一件。」

  正如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所說:「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剷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一位地方紀委人士對早報記者表示,中央新領導層的提法是非常好的,「關鍵還是落實下去,從以往的實踐來看,真正貫徹落實是最難的事情」。

  地方試圖踏准

  中央反腐節拍

  十八大后,地方黨委政府試圖踏准中央對於反腐倡廉工作的節拍,與中央保持一致。

  一個最典型的案例是,在中央改進工作作風八項規定發布后,各地都先後出台了落實八項規定的細則,並祭出了明察暗訪、公開曝光、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多種處罰措施。各地報章上有關當地高檔飯店門前冷冷清清的報道更是屢見不鮮,飯店業者抱怨不斷。

  地方官員對於官員財產公開的積極表態則是呼應中央反腐倡廉工作的高聲宣示。在去年11月份的中共十八大和今年1月份地方「兩會」上,官員財產公開毫無意外地成為熱門議題,諸多出席的官員被頻頻問及對於該項制度的態度,他們的回答也毫無意外地是:「如果中央有要求,我願意帶頭公開財產。」 另外,傳媒學者也捕捉到,去年以來,尤其是十八大后,地方政府在網路輿情的應對上改進不少。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張志安注意到,從去年開始,地方政府開始更加重視網路舉報輿情了,「事情一鬧大,公權力部門就會馬上介入,納入到常規的組織程序里進行調查核實,然後再進行回應」。這一點在各地紀委部門表現得最為顯著。

  張志安坦承,在應對網路輿情的過程中,各地政府也更懂得如何避免網路舉報全面開花以至於全面失守的地步,於是也在研究更巧妙的策略。比如一定程度上鼓勵紀委開設政務微博,並開放私信功能,接受大家實名舉報。

  以重慶不雅視頻事件為例,繼對原北碚區委書記雷政富立案調查之後,1月24日晚,重慶官方又將該市10名官員、國企高管免職。這批被集體免職的廳局級官員,均涉及不雅視頻。

  「只要當地政府對於涉嫌違紀違法官員迅速處理,不管這種處理是所謂斷臂求生還是痛定思痛都是一種進步,應當予以肯定。」張志安說。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瀋陽注意到,與之前相比,十八大之後,有關部門對某起網路舉報事件啟動調查的條件要寬鬆許多,「一旦轉發量達到一定程度,一些網路名人和傳統媒體一轉,當地有關部門就會介入,事件就會得到很快的處理」。

  「十八大之後,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在內的中央媒體和地方主流媒體快速跟進網路舉報事件,尋求真相。在這一壓力之下,地方政府也比較快地介入,迅速採取行動。」瀋陽說,「這也會刺激更多網友尋找下一個熱點,同時給下一個爆料者帶來更多的動力。」

  十八大后落馬廳級以上官員名單(略)

    5年反腐「成績單」

  數據

  以職務犯罪(包括貪污賄賂犯罪和瀆職侵權犯罪)為例,多個省份5年來查處的人數均在6000人以上,有的省份甚至超過了萬人。

  建議

  「如果真的能夠做到一視同仁,而且懲處能夠做到一定的及時性,讓懲治具有真正的威懾作用,並非把越多的貪腐官員抓進去或者判處死刑越好。這才是懲治的價值所在。」

  早報記者 陳良飛

  在結束不久的地方「兩會」上,各位檢察長和法院院長所作的工作報告也可視為兩份過去5年中國各地反腐「成績單」。

  這兩份報告透露的各項觸目驚心的數據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既是5年司法機關查辦各類職務犯罪的成績,也凸顯了我國目前嚴峻的腐敗形勢。

  以職務犯罪(包括貪污賄賂犯罪和瀆職侵權犯罪)為例,多個省份5年來查處的人數均在6000人以上,有的省份甚至超過了萬人,河南一省5年來光是查處的職務犯罪就高達20050人,其中貪污賄賂犯罪就達13366人。縣處級以上幹部的腐敗形勢也愈加嚴峻,部分省份5年來查處的數據已接近1000人大關。

  2012年3月的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印證了這一嚴峻形勢。在報告中,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公布,光是2011年一年各級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各類職務犯罪案件32567件44506人,人數同比增加1%。其中貪污賄賂大案18464件,涉嫌犯罪的縣處級以上國家工作人員2524人(含廳局級198人、省部級7人)。

  職務犯罪大案逐年升高

  2013年各省、區、市檢察院的工作報告均對5年來的查處犯罪數據作了一個小結,也專門辟出單獨篇幅來陳述查辦職務犯罪的情況。

  從5年來辦案數據中可以看出,查辦職務犯罪案件無一例外成為各地檢察機關的辦案重點。

  人口大省河南省各級檢察機關查處的縣處級、廳級及職務犯罪人數各項數據都位居全國前列。在過去5年裡,河南全省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犯罪案件9861件13366人,瀆職侵權犯罪案件4479件6684人,合計14340件20050人。其中,立案偵查涉嫌職務犯罪的縣處級以上幹部957人,內有廳級幹部93人。5年來,河南省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涉嫌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索賄受賄犯罪的行政執法、司法人員1991人。

  沿海經濟大省山東和廣東的數據也足夠醒目。山東5年共立查職務犯罪14283人,提起公訴13389人,法院已判決12875人,查辦大案要案9358件,其中縣處級幹部599人,廳級34人,省級1人。5年來,廣東全省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職務犯罪案件7818件9025人,其中涉嫌犯罪的廳級幹部69人。

  以往人們總有一個固定的觀點,認為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貪腐會更加嚴重,涉貪人數更多,不過各省份公布的數據並不支持這一判斷。如果僅從人數上來看,目前的貪腐現實已經顛覆了「經濟發達地區貪腐現象一定更為嚴重」的觀點,跨越東部與西部、跨越了發達與不發達的界限。在5年來查處的職務犯罪人數上,四川、陝西、貴州、雲南、廣西等省份的數字分別為10318人、7054人、5966人、7250人(2008年至2012年上半年)、7684人,這些人數都比沿海的浙江、福建為多。

  另外,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是,官員職務犯罪在該省大案要案中的比例逐年升高。以安徽省為例,該省檢察院檢察長崔偉最近透露,5年來該省檢察機關查辦的職務犯罪大案在總立案數中所佔的比例連續4年創歷史新高,到2012年這一比例已經突破八成。

  一視同仁查處是關鍵

  專家表示,落馬官員數量觸目驚心,但期望通過個案懲治能夠起到的威懾作用卻呈下降趨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對早報記者表示,他不同意有些學者提出的「查處無用論」的觀點,「在懲治、教育、預防這幾種防治腐敗的對策中,懲治是反腐敗最古老的一個對策,當然是能夠起到作用的,只是懲治的方式存在差異。」

  「你是一視同仁,只要有腐敗就嚴查到底,還是有選擇性地反腐,有些人肯定不能查?這就是問題癥結所在。」任建明說,「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做到一視同仁,而且懲處能夠做到一定的及時性,讓懲治具有真正的威懾作用,並非把越多的貪腐官員抓進去或者判處死刑越好。這才是懲治的價值所在。」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處死貪官的作用越來越小。我們訪談過一些被判刑的官員,基本上沒有人心服口服,有的說『是我倒霉,運氣不好』,有的說還有其他人在邊腐邊升,『他比我貪得還多』。」任建明說,「這說明通過抑制人的動機來威懾或控制的效果越來越喪失、衰退了。」
  任建明認為,中國取得反腐成功的機遇期或許就在未來10年。任建明說,當代中國戰勝腐敗的可能性和機會還在,取得反腐成功的機遇期還在,但這並不意味著10年後反腐敗還可以成功,而是意味著反腐敗在10年內就必須取得突破。

(原標題:中央反腐新思路初現:「當前以 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0: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