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人口狀況的發展變化及其影響(上)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3-2-10 2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研究》2009年第4期


美國人口狀況的發展變化及其影響

【註釋】本文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基地重大項目的一部分,筆者感謝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及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對該項目研究的支持。【注尾】


楚樹龍、方力維



〔內容提要〕美國是世界發達國家中唯一人口數量仍在以較快速度增長的國家,這使美國得以在較長的時期內保持生產和消費較快增長的勢頭,使美國國力的數量方面呈現持續發展和上升的趨勢。但在美國人口數量較快增長的同時,美國人口結構也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作為人口增長主力的大量拉美移民及後代的受教育程度較低,英語水平較低,使美國人口的總體質量呈現下降的長期趨勢。人口質量和素質的下降,勢必影響到美國產品和服務在全球的競爭力,從根本上導致美國的實力、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在21世紀上半期及以後呈下降的趨勢。

關鍵詞:美國社會 美國經濟 人口


20世紀70、80年代,由於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過快和貧窮落後,世界範圍內出現否定人口多的傾向,認為人口眾多是國家力量的負數。但1990年代以來,中國、印度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又使全世界看到人口眾多在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的同時,仍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必要的條件。
因為自從20世紀大危機誕生凱恩斯經濟學說以來,全世界都承認相當數量的人口規模仍是生產和消費的必要條件。特別是世界經濟轉向「消費帶動生產」、「消費決定生產」的時代以後,較大數量的人口規模就成為經濟長期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較大數量的人口仍是21世紀世界發展的基本和必要條件。

  在發達國家中,美國是唯一人口仍在增長、甚至是較為快速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這也是美國經濟長期在發達國家中增長最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西歐、俄羅斯、日本等西方和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呈人口下降、經濟社會發展呈長期停滯趨勢的情況下,西方世界惟有美國在21世紀呈人口持續快速增長趨勢,同時人口結構和質量也在發生顯著變化。這一人口數量和質量兩方面的變化趨勢必然對美國經濟、社會和政治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一、人口數量呈長期較快增長趨勢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公布的人口統計資料,2004年美國人口增加了280萬人,即1%;到2006年10月17日,美國人口達到了3億,成為繼中國、印度之後的世界第三人口大國。

  美國人口從1950年到2006年增長了1倍,即增加了1.5億人。在21世紀頭6年中,美國人口增加了2000萬人,其中60%是國內自然增長,40%是外來移民。

「事實是,我們看見人口急劇增長。」美國環保雜誌《E雜誌》編輯、人口學家吉姆·摩塔瓦力(Jim Motavalli)如此評論道。而且,人口專家憂心,美國如果保持此人口增長的速度,在2050年之前,總人口數就將增加至4.2億,而在21世紀結束前,人口總數更可能翻兩番。【註釋】Haya El Nasser, 「U.S. Growth Spurt Seen by 2050,」 USA Today, February 12, 2008, p.3A.【注尾】

  人口普查局將人口的急劇增長歸因於良好的生育率和持續增加的移民人數。統計顯示,在美國每8秒鐘就有一名新生兒出世,而每26秒鐘就有一名新移民踏上美國領域。「以此速度,在22世紀來臨前,美國人口可能高達10億,而其中將有2/3會是移民,」人口普查局發言人羅伯特·伯恩斯坦(Robert Bernstein)指出。【註釋】《2004美國人口近3億:中西部、沿海各州成長最快》,《華盛頓觀察》,2005年1月4日,第1期。【注尾】

  美國人口普查局2008年8月預測,美國人口在2039年將超過4億,2050年達到4.39億。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08年2月發表的報告也認為,美國人口到2050年時會達到4.38億。

  
二、人口結構的變化


  現在美國3億多人口中,1/3是「少數民族」,即1億拉美、黑人、亞洲和美洲土著居民;現在美國5歲以下的兒童中,約有一半是少數族裔。移民現在佔美國人口124%,1860年至1920年移民最高峰時期是14%。現在移民總數為3570萬人,比2000年增加了1.3%,10年後將佔總人口的40%。

  美國人口增長主要來自移民及移民的出生率,占增加人口的82%。外來移民是美國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於近10年來美國白人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降到一個較低水平,大量移民的到來對美國人口的規模、分佈和構成影響巨大。1990年至2000年間,進入美國的移民近1100萬,佔美國人口增長的1/3。從2000到2005年,美國國內出生於外國的人口增長率是16%。

  據聯合國統計,美國擁有全球20%的移民。在1900年至2005年的15年中,美國吸引了全球新移民的75%,即1500萬人。排在美國之後的是德國和西班牙,各自吸收了400萬新移民。【註釋】Elizabeth Kelleher, 「Foreign Born in the United States Becomes More Dispersed,」 Washington File, August 16, 2006, pp.7~8.【注尾】

  人口普查局2008年預測,從2008年到21世紀中葉,美國人口族裔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白人在美國總人口中的比例將從目前的66%下降到46%,少數族裔將從目前的1/3上升到54%。其中,拉美裔增長最快,人口將增加1倍,達到人口總數的29%,從目前的4279萬增加到1.328億,幾乎是目前的3倍,屆時每3個美國人中就將有1個是拉美裔。非洲裔增速較慢,將從目前的4110萬增加到6570萬,占人口比例由現在的14%上升為15%。亞裔將從1550萬增加到4060萬,佔總人口比例從51%上升到9.2%。此外,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土著、夏威夷土著和其他太平洋島民將從600萬增加到1120萬。混血人口將從520萬增加到1620萬。【註釋】馬小寧:《本世紀中葉白人在美國將不再過半》,《人民日報》,2008年8月17日第3版。【注尾】

  1970年,近99%的美國人被確定為白人或黑人。30年後,這一百分比降低到約87%,其中白人人口由1970年的87.4%降到2000年的75.1%,同一時期,黑人人口由11.1%增長到12.3%。白人人口的變化與「其他族裔」人口的增加相抵,後者由1970年的1.4%增加至2000年的12.5%。

  美國非拉美裔白人的數目正在減少。20世紀80年代,美國黑人的人口增長了13%,美洲土著人增長了39%,拉美裔人增長了53%,亞裔增長了108%,而同一時期白人人口只增長了6%。【註釋】Susan Welch, John Gruhl and John Comer, American Government, 8th ed. (Wadsworth, 2001), pp. 517~518.【注尾】 白人人口2000年占人口總數的70%,2005年減少至668%。非拉美裔白人佔總人口的比例在1990年為75.6%,而2009年人口普查時已降到69.1%。這一下降在城市中尤其明顯。在全美100個最大城市中,非拉美裔白人1990年佔總人口的52%,在其中30個城市中居於少數。到2000年,他們在總人口中的比例降到了44%,在其中48個城市中居於少數。1970年時,非拉美裔白人曾佔美國人口的83%,為壓倒性多數,而人口學家們預言他們到2040年時將降為少數。【註釋】塞繆爾·亨廷頓:《我們是誰?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程克雄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頁。【注尾】

  目前,在全美範圍內,加利福尼亞、得克薩斯、夏威夷、新墨西哥州及首都華盛頓的少數族裔人口已經超過了白人人口。在馬里蘭、喬治亞和內華達,白人的比例都低於60%。在所有的州里,只有西弗吉尼亞和夏威夷的白人數量在增長。【註釋】《美國總人口本月過3億》,《新世界時報》,2006年10月6日第59版;李宏偉:《美種族多樣性創新高》,《環球時報》,2006年8月17日,第4版。【注尾】

  美國的憲政體制在過去200多年中基本保持了穩定,而同期美國的人口構成卻發生了巨變。1790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美國當時擁有390萬人口。【註釋】盧瑟·路德克主編:《美國的社會與文化:構建美國》(王波、王一多等譯),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頁。【注尾】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的外來移民人數直線上升。從每10年的移民絕對數看,1961~1970年僅為332.1667萬人,1971~1980年為449.3314萬人,1981~1990年增加到7338.623萬人。1990年美國將合法移民的限額從27萬提高到70萬人,而1991~2000年合法移民總數(包括限額外批准入境的人數)達到了909.5417萬人。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美國的外來移民增加了174%。20世紀60年代,進入美國的移民為330萬人;從1990年代起,每年非法與合法移民人數高達百萬。【註釋】塞繆爾·亨廷頓:《我們是誰?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程克雄譯),第151頁。【注尾】

  國外出生的人在美國人口中所佔的比例,1960年為5.4%,而在2002年已翻番到l1.5%。從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中,外國出生的美國人增長了57%,從1980萬人增加到3110萬人。

  在20世紀最初20年獲准進入美國的1450萬移民中,85%來自歐洲,其中大部分來自南歐和東歐,這與20世紀最後20年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照:幾乎同樣比例的移民來自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區和非洲國家。

  移民情況年年不一樣,但到21世紀之初仍毫無減退跡象。由此可見,美國正面臨著一個歷史上不曾有過的新情況,即移民數量持續保持高水平。【註釋】塞繆爾·亨廷頓:《我們是誰?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程克雄譯),第164頁。【注尾】

  反恐戰爭、美國經濟走弱及減少簽證申請待辦數量已經產生影響,使合法移民和非法移民的總數從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的240萬人,降到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的120萬人。【註釋】塞繆爾·亨廷頓:《我們是誰?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程克雄譯),第164頁。【注尾】 但據美國移民研究中心發表的報告,在2000至2005年的5年內,美國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移民潮,共接納了790萬合法與非法移民。這5年是美國移民數量增長最快的時期。移民人口最多的來源國是墨西哥,墨裔移民數量已達到1080.5萬。來自中國的移民人數位居第二,總數為183.3萬人,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的移民。截止到2005年3月的統計數據顯示,有3520萬外國人居住在美國,創下了歷史新高,相當於1910年移民高峰期1350萬人的兩倍半。在新近合法移民中,55%來自拉美,30%來自亞洲,15%來自歐洲。5年中來自歐洲的移民減少了29.4%。【註釋】陸樂等:《移民減少,美國吸引力下降》,《環球時報》2008年9月28日第7版。【注尾】

  出生於國外的美國人佔了年齡25~54歲美國居民人數的大多數。在最積極的社會居民群體中,「新美國人」幾乎佔了59%,比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多出近16%。【註釋】粟德金:《移民問題:尖銳的對立面》,《華盛頓觀察》,2006年3月29日。【注尾】

  美國人口增長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拉美裔的高出生率。在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如歐洲和日本,都存在著人口減少和老齡化的問題,但美國在這方面卻沒有那麼嚴重的問題。美國人的年紀也較輕。全美人口平均年齡為36歲,而拉美裔為27歲。由於人口年齡較輕,他們的出生率增長很快。2004~2005年度全美有80萬拉美裔嬰兒出生,拉美裔新移民有50萬人,人口增長率達3.3%,占同期美國人口增長的一半。【註釋】《美國總人口本月過3億》,《新世界時報》,2006年10月6日第59版; Michael Jay Friedman, 「Minority Groups Now OneThird of U.S. Population,」 Washington File, July 12, 2006, pp.8~9.【注尾】

  1970年至2000年,拉美裔移民佔美國大陸全部外來移民的大約一半。而在20世紀90年代的10年間,拉美裔移民的半數以上是來自墨西哥。據估計,到2040年,拉美裔將佔美國總人口的25%。2002年美國非拉美裔白人的生育率為1.8,黑人為2.1,拉美裔人為3.5。《經濟學家》周刊評論說:「這是發展中國家的特點,隨著大批拉美裔人在一二十年內進入育齡高峰,拉美裔人在美國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將猛升。」【註釋】塞繆爾·亨廷頓:《我們是誰?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程克雄譯),第186頁。【注尾】

  近些年來,拉美裔在美國人口比重中增長最快,從1982年佔美國人口的7.5%到2002年的13.8%;亞裔人口則從1.9%增長到4.2%。黑人2005年的人口增長只有1.3%,比拉美裔和亞裔低。

  據統計,1960年,在美國以外出生的人按其原籍分類,最多的是來自以下5個國家:義大利125.7萬人、德國 99萬人、加拿大 95.3萬人;英國 83.3萬人;波蘭74.8萬人。而在2000年,排名前5國則是:墨西哥 784.1萬人;中國139.1萬人;菲律賓 122.2萬人;印度 100.7萬人;古巴 95.2萬人。可見,在這40年間,在美國之外出生的人口大增,居前5位的由歐洲人和加拿大人變成了亞洲人和拉美人,而其中墨西哥人又佔壓倒多數。他們在2000年全部國外出生的人口中所佔的比例高達27.6%,居第二位和第三位的中國人和菲律賓人只分別佔4.9%和4.3%。【註釋】塞繆爾·亨廷頓:《我們是誰?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程克雄譯),第185頁。【注尾】

  這一以西班牙語為日常用語、以墨西哥人為代表的移民浪潮,正在悄悄地改變著美國各地的面貌和人口結構。根據美國最近的人口普查統計,拉美裔人口已超過4000萬,佔美國總人口的14%,取代非洲裔美國人成為美國最大的少數族裔,其中包括數目龐大的非法移民。他們在語言、文化、宗教背景和生活習慣上與來自歐洲等地的老移民截然不同,對白人主體文化形成強大的衝擊。【註釋】張焱宇:《移民版的「我有一個夢想」》,《世界知識》,2006年第10期。【注尾】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