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就地城鎮化、農民職業化

[複製鏈接]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秦人 發表於 2013-2-5 05: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就地城鎮化、農民職業化
作者:蔣高明   2013-02-03

目前全國一窩蜂似的城鎮化,依然沒有擺脫「房地產」的陰影。據筆者了解,山東某些縣市搞的城鎮化,已經進軍農村,是以消滅農村為目的的。他們首先在老的村莊附近蓋樓,也不管農民情願不情願,將原宅基地作價,在新樓沒有蓋好的前提下,每家補助7000元/年就將農民的房子強行拆除了。在這個過程中,農民得不到現金補助,其回報就是100-120平方米的回遷樓房(至少6層)。而新樓佔據的是良田,農民平房騰出的土地被開發商出售了,或繼續搞房地產。這樣的城鎮化繼續加大了耕地壓力,農民上樓后無法從事農業生產。

我們理解的城鎮化是原位的,即政府可幫助農民統一解決自來水、污水、垃圾處理、燃氣、網路、電力、電話、銀行、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而農民不必上樓,既然節約了土地,又方便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穩定一支種糧大軍,在源頭保障糧食安全。讓更多的人口分布在食物生產的第一線,避免了大城市化帶來的讓少數人養活多數人的現象。在食品生產、運輸、加工、消費各個環節減少有害物質使用,從而使已有的城市化人口得到較為滿意的食品。

在人的去留問題上,建議不要發展英美那樣的大城市化,而發展就地城市化。將村落發展成為微型城市,農戶散落在農田中,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這樣的話,可以杜絕食物生產的多種危害,同時帶動糧食生產、食品加工花卉、寵物生產、休閑、物流、農業觀光、生態旅遊、養老、保險、教育、金融、電信,等等產業的深入發展,帶動大學生就業。

要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政府必須重新審視依賴美國等國家廉價糧食(充滿風險的轉基因糧食)供應的做法,發展適度的合作化,將農業補貼資金直接與糧食產量掛鉤,提高糧食收購價格,並完善監管機制。在技術上,除保留少量的化肥外,拋棄或限制「六大害」技術的應用,應用生態農作技術提高糧食產量,讓耕者有其利,從而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農民是種地好手,進城謀生是舍本求末。中國的糧食安全靠婦女、老人滿足,長期下去是非常危險的。大化肥、大農藥、轉基因是發達國家勞動力稀缺且昂貴逼出來的路子。我國的優勢是人多,人民勤勞樸實。我們捨棄了自身優勢,犧牲了鄉村生態環境,換回來的是國民很難再吃上放心食品了。城裡人想花高價錢買放心食品,但是,放心食品從哪裡來呢?

正確的出路在於,讓農民在家門口就有活干。這些活就是為13.6 億人生產放心食品,農民職業化,享受城市居民一樣的周末和假期,同時擔任修復退化生態系統(包括自然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的重任,恢復日益衰敗的鄉村道德和鄉村文化,構建中國特色的和諧社會。農民做出的巨大貢獻,理應得到政府和全社會的認可,並從經濟上給予補償。

國家正在推進的城市化必須以農民為本,發展低成本的就地城鎮化,將幾百萬的村莊整體提升現代化水平,解決農民教育、醫療、養老、生老病死等現實問題,將生態農業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公益產業來發展,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城鄉互動,建設美麗中國,實現生態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