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六省市人均GDP破一萬美元 進入「發達狀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3-1-29 23: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截至目前,除黑龍江外,其餘30個省份的年度經濟數據皆已揭曉。2012年,各省份經濟總量穩步上升,浙江、江蘇、內蒙古三地人均GDP首次突破一萬美元大關。廣東經濟總量連續24年位居全國首位,但和江蘇的差距越來越小。

    多省人均GDP過萬美元

    根據各省年報,多個省份去年經濟實現了新突破。其中,陝西經濟總量實現歷史性跨越,在全國排名前進一位,上升至全國第16位,並出現該省首個GDP超過千億元的縣神木縣,韓城市龍門鎮和洛川縣交口河鎮兩個GDP上百億的百億鎮。

    同時,多個省份人均GDP突破了一萬美元大關。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五年來,江蘇GDP連跨三個萬元台階,2012年達5.4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

    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2年浙江省生產總值34606億元,五年年均增長9.6%;人均生產總值63266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

    內蒙古數據顯示,2012年,內蒙古GDP達15988.34億元,按內蒙古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64319元,摺合10189美元。內蒙古人均GDP首次突破萬美元大關。

    此前人均GDP超1萬美元的中國省級單位只有京津滬三市。按照世界銀行的衡量標準,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是公認的從發展中狀態進入發達狀態的標線。這意味著,目前已有包括浙江、江蘇與內蒙古在內的6個省市區進入「發達狀態」。

    不過,內蒙古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海東認為,內蒙古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一方面與其人口基數較少有關,僅表明人均產值達到了這個狀態;其次,這些年內蒙古產值貢獻當中的很多產業不屬於富民產業,央企在統計數據中佔比很大,所以大的產值沒有反映到居民收入上。

    在趙海東看來,對內蒙古來說,從人均GDP到人均收入還需要一個大的跨越。數據顯示,去年內蒙古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3150元,全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為7611元,僅分別相當於人均GDP的36%和11.8%。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說,很多國家和地區達到高收入水平之後,產業結構比較合理,人民實際收入佔GDP比重較高,住房等民生問題都解決得較好,但國內無論是京津滬還是浙蘇蒙,其產業結構和居民收入分配和發達國家地區仍有較大的距離。

    丁長發說,這主要還是由中國GDP增長模式所決定。國內很多地方都是通過大量的鐵公基建設、大拆大建等來拉動經濟增長,但這種模式對拉動老百姓收入、提高居民的福利方面的作用不是很大。

    粵蘇競爭白熱化

    除了人均GDP的突破,多個省份GDP總量也毫無懸念地穩步上台階。其中,江蘇和山東均首次突破5萬億大關,和廣東一起構成了5萬億梯隊成員;河南首次突破3萬億大關,與浙江一起構成3萬億梯隊;湖北、湖南和上海首次突破2萬億大關,與河北、遼寧、四川一起構成了龐大的2萬億梯隊。

    尤其引起熱議的是,第一梯隊中的粵蘇競爭趨於白熱化,此前曾一度有聲音稱「江蘇將取代廣東成為經濟總量第一」。

    最終數據出爐,2012年廣東GDP達5.7萬億元,連續24年經濟總量位居全國首位;江蘇省為54058.2億元,成為國內第二個經濟總量突破5萬億元的省份。

    儘管廣東仍位居全國首位,粵蘇差距在不斷縮小卻是事實。《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發現,2008年廣東領先江蘇5814億,其後四年的差距分別是5025億、4587億、4100億、3100億元,五年之間差距縮小了近三千億元。

    江蘇追趕廣東也成為今年廣東兩會上熱議的話題。昨日新當選廣東省政協主席的朱明國此前在小組討論上直言,廣東要增強危機感,要有憂患意識,要有被不斷追趕、被甩為老二老三的危機感。「我們一旦被超過,人的心態最難調整,我們當了24年的老大,萬一被別人超過,那會變成什麼樣的心態?」

    廣東省統計局局長幸曉維說,江蘇去年GDP增速是10.1%,雖然GDP總量還差廣東3100億元,但如果廣東不加快發展,有可能在2015年被江蘇超過。

    「廣東這幾年來,特別是金融危機之後發展有所放緩,其他省特別是江蘇,發展速度比我們平均高了1.6個百分點。」廣東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說,造成廣東和江蘇這幾年的差距逐步縮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固投方面,江蘇在2003年後每年固定資產投資都超過了廣東,去年就超過了一萬億左右。

    在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方面的差距更為明顯,李春洪介紹說,在去年的500強企業當中,廣東有37家,江蘇有51家。民營企業500強,去年廣東僅有23家,而江蘇有118家。

    廣東省委黨校省情研究中心林先揚副教授對本報分析,相比廣東,江蘇自身受外部經濟影響較小,區域之間發展更為均衡,自身發展方式調整得更早,產業結構相對更為合理均衡。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