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歐美基督文明是以300年基督徒的流血犧牲奠定的!

[複製鏈接]

343

主題

2156

帖子

2059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零雨其蒙 發表於 2013-1-15 0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零雨其蒙 於 2013-1-15 06:45 編輯

編者按:

     300多年的傳道歷史,無數基督徒慷慨赴死、為主殉道。他們遵守主的命令,學習耶穌的榜樣,殺身以成就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無論逼迫者如何殘酷地對待他們,逼迫、逮捕、侮辱、傷害甚至殺死他們的身體,但他們不改信仰,從容就義。

     他們未曾恨惡一個逼迫、殺害他們的人,未曾不愛一個逼迫、殺害他們的人,相反他們至死都為逼迫者的得救而禱告。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是為神的國和神的義而死,死得其所,無上榮光,這榮光是真實的,他們必在天堂與主同在,活在與神同在的榮耀與永恆里。

     300年的愛與和平的堅持,基督信仰終於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造福羅馬和整個歐洲,進而造福南北美洲、澳洲和全世界各國。

   

1 早期基督徒殉道者


    耶穌當年差遣門徒去傳道時(太10:1),曾清清楚楚地囑咐他們說:「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 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你們要防備人,因為他們要把你們交給公會,也要在會堂里鞭打你們,並且你們要為我的緣故,被送到諸侯君王面前,對他們和外邦人作見證。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原來基督徒進入世界,就像羊進入狼群,所以應該靈巧、謹慎、機警,馴良、於人無傷。而且主預告他們: 由於天國的信息,是墮落的世界所不能容納的,總會引來各種各樣的逼迫和苦難,他們將被逮捕扣押;受審刑訊;甚至遭受嚴酷的折磨,並判處死刑。但卻不能忘記:這種場合正是為主作見證的時候,主的靈將與他們同在。主又鄭重宣告:「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主清晰明確地說:「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里的,正要怕他。」(太10:16---22; 28)基督要門徒們完全信靠上帝, 剛強勇敢,無所畏懼。人只能把人的身體殺害,卻不能傷害人的屬靈生命。「靈魂」實際上是指屬靈的永遠生命,是完完全全在上帝的手中。所以不必怕被殺害,卻要抵擋罪惡。惟有犯罪能使人靈魂失喪,不能得救。
     第一代的使徒,牢牢記住主的話,他們個個都是忍耐到底,至死忠心的。使徒們的動人事迹,可歌可泣的經歷,就是到了今天,追憶起來,仍然令人感動, 值得人稱讚、思念、傳揚。這是他們依靠聖靈的大能作出的見證,也是耶穌基督在他們身上彰顯的榮耀的見證!

    基督的門徒,為了傳揚上帝的福音和警告,經受各種慘酷的刑罰而殉道。根據古代歷史記載,他們有的死於刀劍、有的被火焚燒、有的鞭打至死、有的用鐵叉叉死、或釘十字架、或沉於大海、被剝去皮肉、用鐵鋸鋸死、用石頭打死、放在嚴寒之處凍死、不給飲食饑渴而死、或砍去手腳,赤身露體,受盡凌辱而死。然而這些上帝的兒女, 為了最偉大,最輝煌的真理而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的血決不白流。聖經說:「在耶和華眼中,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詩116:15)

     在不久的將來,基督復臨之日,這些聖潔、高貴、勇敢、大有信心和愛心的聖徒們,必將被主喚醒,以無比的榮耀形像出現在天地之間! 蒙慈愛的天父大大祝福。



    第一位殉道者是主耶穌自己, 衪是第一顆落在地里死了的麥子(約12:24)。他所受的痛苦之深重,不是任何殉道者所可比擬, 也決非任何世人所能想像。在紀元三十一年時,聖潔無罪的神子耶穌, 被釘死在耶路撤冷城外的各各他山。他是全人類獨一的救主。「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僕人不能高過主人」(太10:24)。先生所受的,學生也須經受,主人所走的路,僕人也理當跟隨。



     當年耶路撒冷教會中,七個執事中的一位---司提反,是第一個為主光榮殉道的基督徒,歷史家稱之為「最早殉道者(Proto-Martyr)」,他的事迹,記載在使徒行傳第七章。接著殉道的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他原先是個漁夫,是使徒約翰的哥哥。當年雅各和約翰?兄弟在加利利海邊打漁時, 耶穌呼召他們,他們立刻歡歡喜喜地離開家鄉跟從了耶穌。這兩個兄弟的名字又叫「雷子」,看來年輕時性格很暴躁,故有此名,雅各後來成為耶穌的十二使徒中第一個殉道的。當時是因猶太的希律王為了討好猶太人,而興起對基督徒的逼迫,殺害了雅各。歷史家記載:當時有人用錢收買人作假見證陷害雅各。那作假見證的人親眼看?兵丁去捉拿雅各, 他滿以為雅各一定會臉色發白,驚慌發枓。誰知他發現雅各滿臉發光,流露出喜樂的表情,像是個勝利的征服者, 令他大大震憾. 想法完全轉變,他開始確信雅各所信靠的是真神,否則不可能使這個面臨酷刑的人、如此釋放自在並充滿歡樂。後來這人竟真誠悔改而成為基督徒。最後與雅各一起判處死刑,二個人是同一年同一天,用同一把刀被殺的。這事是在主后四十四年發生。在這同一時期,七位執事中的另外二位: 提門(Timon) 和巴米拿斯(Parmenas)(徒6:5)也分別殉身。提門死在歌林多,巴米拿斯是在腓立比殉道。

1. 安得烈(Andrew):安德烈這位使徒跟使徒彼得是親兄弟倆。曾經在許多亞洲國家傳道,又在希臘的彼脫拉(Patra)傳福音。由於使徒安德烈懇切勸人不拜偶像,而當地的政府領袖卻是拜偶像的. 執政者以判處死刊來恐嚇他, 但是安德烈繼續勇敢而無畏地向人們傳揚基督,他終於被判死刑。於是在地上架起了二根同樣長短的木頭做成的十字架,把安德烈綁在十字架上面。這十字架的兩個頭是固定在地上的,所以十字架不是正立的而是斜的。安德烈是被斜綁在架上,這是為了要拖長折磨的時間。一位古代的作者記載了使徒安德烈當時的無比勇敢和大無畏精神,他是用這樣的文字寫的:當安德烈看到了這個準備好的十字架,他既不改變面色,也不顯示心靈有任何軟弱,他的口才不受影響,他的精神也未瓦解,他的思想沒有煩惱,他的理智並未消失。倒是出於他寬廣的心胸,從他口中吐出充滿愛心的言詞。他說:『哦十字架,是我最歡迎的,最最響往的;是我的盼望,是我的喜樂,是我的需求;我來到你這裡,我已是曾經掛在你上面的那一位的傳道者,因為我素來戀慕你,也素來盼望擁抱你。』是的,十字架,十字架,是基督徒的榮耀,是基督徒的冠冕!使徒安德烈被掛在那個十字架上有三個整天,經受著肉體的痛苦,但他卻繼續向四圍的人傳講基督的愛。那些聽眾們開始柏信他的話了,他們要求政府領袖把他從十字架上放下來。那領袖不想拒絕眾人的要求,命令砍斷捆綁安德烈的繩子。當最後一道繩子被啟斷時,使徒的身子就落在地上,那時他卻已完全斷氣了。

2. 巴多羅買(Bartholomew):又叫拿但業(Nathanael參考約翰福音一章45節)。他曾把馬太福音翻譯成印度文,並在印度教導馬太福音。傳說當他在印度傳福音時,他被拜偶像的人捉住,被石頭打到半昏迷狀態,又被人用刀把全身的皮剝了,但他仍然向逼迫他的人傳福音,直到三天後才死去。

3. 大雅各(James the elder):他是約翰的哥哥,也是十二使徒中第一個殉道的。早期基督教著作家克雷門(Clemens)說:當大雅各被帶去砍頭之時,他超凡的勇氣感動了一位逮捕他的人。於是,那位被感動的人跪在大雅各面前承認自己也是基督徒,又說大雅各不會單獨被砍頭。最後,這二人都被希律王.亞基帕一世砍頭。

4. 小雅各(James the lesser):接著要談的是使徒雅各,即小雅各, (有人稱使徒約翰的哥哥雅各為「大雅各」)。他是「雅各書」作者,是主耶穌的同胞手足, 也是當時教會的負責弟兄。當時耶路撤冷的猶太人由於恨基督徒,就在雅各身上報復。眾在被人激動之下襲擊使徒;在馬路上把雅各推倒在地,又從高處推下,打得遍體鱗傷,再用石頭打死。

5. 約翰(John):最後要談的一位是使徒約翰。他是雅各的兄弟,也是十二位使徒中年輕的一位。也被稱為「蒙愛的使徒」, 他曾經在希臘建立許多教會。當他在以弗所時, 羅馬皇帝竇米仙曾下令將他解送至羅馬受審,被判死刑后、命令把他丟入燒得沸騰的油鍋里,但上帝行奇迹施行保護(有記載說油鍋爆裂), 就像古代被丟入火窟的三位忠心的希伯來青年奇妙蒙主拯救一樣,使他未受傷害(但3:1-30)。後來皇帝下令將他流放到拔摩海島。在那荒涼小島上,上帝讓他看到大異象,承受大啟示,寫成了重要的「啟示錄」,將人類歷代的善惡鬥爭的情節記述成書,流傳於後世。當竇米仙皇帝去世以後,尼弗皇帝接任,那時他善待基督徒,讓使徒約翰重新回到以弗所,在那裡他繼續著作,他活到老邁而壽終。
6. 猶大(Jude):指使徒雅各的兄弟猶大(不是賣主的猶大),通常又叫做達太。他奉差遣到波斯去,曾經行了許多神跡,使許多人悔改歸主。終於激怒了當權者,而被釘十字架,這是在主后七十二年。

7. 馬太(Matthew):馬太這位使徒大家都很熟悉。他出身在那撒勒,但多數時候卻在迦百農生活。他原先是個稅吏,故稱他「稅吏馬太」。當他被主呼召以後,他就立刻撇下一切跟從了主耶穌. 在基督升天以後, 他繼續在猶太傳道九年之久。為了要傳福音到外邦去,他必須離開猶太,於是他就用希伯來文寫了有名的福音書留給猶太人,那就是新約聖經第一卷書「馬太福音」。後來另一位雅各,那是主耶穌的弟弟,又稱小雅各(James the Leso)就是寫「雅各書」的雅各,他把馬太福音翻譯成為希臘文。馬太後來到了埃塞俄必亞傳道,在那邊建立了教會,按立傳道人,使很多人信了主耶穌。也在那邊,成了他的殉道之處。他被刀所殺,死於公元六十年。
8. 馬提亞(Matthias):他被揀選代替賣主的猶大,成為使徒之一。他被人用石頭打,最後被砍頭。

9. 彼得(Peter):使徒彼得是在加利利百賽大出生,他本是一個漁夫,他跟者安德烈是親兄弟,他倆也是同時蒙召跟隨耶穌。基督升天以後,猶太人繼續逼迫基督徒,那時使徒們卻滿心歡樂,因覺自己竟配為救贖主的名而受苦受辱。當希律王阿格利巴(Herod Agrippa)殺害約翰的哥哥雅各以後,他發現這事能討猶太人歡喜,就轉而想殺彼得。就把彼得逮捕入獄,嚴嚴監禁,準備處死, 主的使者卻在晚間來、以大神跡救護他出了監牢。(徒12:1-19)希律為此大怒,殺了看守監獄的人。之後彼得行了一些神跡后就到羅馬去了。使徒保羅也在此時去了羅馬。在紀元六十四年,當羅馬帝國的暴君尼祿在位時,有歷史家記載說, 他當時想建造新城, 就暗中指使人在羅馬城各處放火,自己坐在高處欣賞火燒場面。事後這陰險狡猾的皇帝嫁禍於基督徒;指控是基督徒放火燒城,於是他藉此殺害了幾百名基督徒。採用各種殘酷的手段,將基督徒折磨至死。

10. 腓力(Phillip):腓力是加利利的百賽大人,他曾擔任重要的傳道任務, 曾奉差遣往亞洲的一些外邦國家。腓利向他們傳道,使許多人轉而成為基督徒;後來幾乎完全消除對這蛇的偶像崇拜。但這一來激怒了地方官和祭司們,因為他們從中可得大利;所以他們把腓利關進監獄,腓利被殘酷鞭打,最後釘死在十字架上。他的朋友巴多羅馬取下了他矽屍體埋葬了。就為了這事,巴多羅馬也在就近地點遭到同樣殺害。使徒腓利的殉道比使徒雅各遲八年,是在主后五十二年。

11. 西門(Simon the Zealot):又被稱為奮銳黨的西門,最後也被針十字架。

12. 多馬(Thomas):使徒多馬的名字是敘利亞文,希臘文是底土馬,所以又被稱為「底土馬的多馬」。他曾到印度帶許多人得救,後來被拜偶像的祭司逮捕,並用火燙的鐵板虐待,又被放進一個火爐里焚燒。但歷史學者聖哲羅姆(St. Jerome)說:多馬的身體並沒有被燒毀,於是拜偶像的祭司就用長矛刺穿他的身體,直到他死去為止。

13. 寫雅各書的雅各(James, the writer of the book of James):耶穌的兄弟,他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他被逼迫的人從聖殿的頂上約一百英尺的高度推下去,因為他不願意拒絕信耶穌(之前,撒但曾帶耶穌到同一個聖殿的頂上,為了要試探耶穌)。當逼迫他的人發現他並未摔死,就拿大鎚把雅各錘死。

14.路加(Luke):他把福音傳到希臘,在那裡殉道,被弔死在雅典的一棵橄欖樹上。

15. 馬可(Mark):新約聖經第二卷書「馬可福音」的作者是使徒馬可,他的父母親都是猶太人,屬於利未支派。一般歷史家相信他是受了使徒彼得的影響而歸主的。他曾隨著彼得往來各地。在羅馬期問,在一些信徒的要求下,馬可就將彼得所傳講的信息用希臘文寫成福音書,所以「馬可福音」是彼得傳道的內容。馬可還在亞歷山大城設立了教會,後來到利比亞去傳道,使許多人歸主,在他歸回亞歷山大城的途中,一些妒忌他的埃及人決定害死他,他們抓住了他,捆綁了雙腳,就拖拉著經過馬路,再把他滿身創傷、血流不止的身體整夜丟在地牢里。第二天又用火焚燒他,後來有些基督徒小心地搜集了他的屍骨,鄭重地埋葬了。有傳說馬可的屍骨曾經被移葬在威尼斯。

16. 保羅(Paul):至於使徒保羅,他是屬於便雅憫支派的猶太人,生於西利西亞的大數,最初名叫掃羅。他從父親那邊的關係,生來就擁有羅馬公民身份。保羅原是基督徒的勁敵,當司提反殉道時,他是熱心參與逼害司提反致死的幹將之一。但司提反從容殉道的光輝形象,已經使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後他在往大馬色去的路上,主耶穌親自向他顯現,有榮光突然臨到他,「天上發光,四面照著他,他就撲倒在地。」主親自向他說話。後來他的眼睛就不能看見有三天之久,當他恢復視力的時候,他心靈的眼睛也開了,成了一個基督徒,而且是一個大發熱心的使徒。他的勇敢和勤勞以及他所結的果子,是當時的基督教界遠近皆知的。他曾經和巴拿巴一起傳道,受了許多逼害之苦。在以哥念,他倆幾乎被那些妒恨他們的猶太人用石頭打死。到路司得又被石頭打到昏死過去, 大家以為已死, 把他拖到城外, 主又把他救活. 后在腓立比他和西拉?人都遭監禁和鞭打,後來在又遭監禁, 被送到該撒利亞, 為避免落在猶太人手中, 他提出要上告於羅馬該撒王, 故被送到羅馬待審, 暫時得到寬大對待, 雖是犯人容許租房子居住, 還可接待客人. 他仍放膽傳道, 後來且被釋放, 他就去訪問了希臘等各處的教會, 並在高蘆,西班牙傳道,最後回到羅馬後又被拘禁,與彼得一同關押九個月以後,羅馬皇帝尼祿下令把他殺了,最後是被砍首而死。

17.巴拿巴 (Barnabas):一般認為死於公元七十三年。
最後,雖然初代的使徒只有約翰沒有被殺死,其他的全都被殺光而殉道,但神的福音還是傳遍全世界。

343

主題

2156

帖子

2059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9
沙發
 樓主| 零雨其蒙 發表於 2013-1-15 00:06 | 只看該作者
2   基督徒殉道與教會的發展

在長達近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從沒有哪一個宗教像基督教這樣備受逼迫,遭受到如此殘酷和沉重的擊打和剿滅,卻仍然能發展壯大。時至今日,世界上已有20億人信仰耶穌基督,佔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強,真是個奇迹。

回顧基督教的歷史,卻是令人心痛的歷史。尤其是許多基督徒為了信仰真理而殉道的歷史。從初代教會直到上世紀初,從彼得、保羅殉道到義和團絞殺基督徒。一批批基督徒,為了跟隨耶穌基督,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為了持守自己的信仰,被迫以身殉道,讓人扼腕和令人感嘆。是什麼東西激勵著他們以如此大無畏的精神視死如歸呢?

是十字架的精神,是耶穌基督的精神!

初期教會,耶穌門徒們的殉道眾所周知,前節已有介紹。只節介紹一些鮮為人知的早期基督教發展的資料,包括基督徒受到逼迫而殉道的資料。

公元二世紀,當時的猶太人在羅馬人的管轄下,羅馬政府其實對宗教信仰還是比較寬鬆的,基本不限制各種信仰。但有一條,就是在舉行公開慶典時,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須參加皇帝的敬拜。只要你能參加敬拜,羅馬人並不管你的宗教信仰。但如果你不參加敬拜,就會被視為反政府秩序的人而被定死罪。並將他與其他罪犯一起,被放進競技場,讓野獸撕咬。

基督徒們為信仰的緣故,拒絕參加敬拜活動。他們不能對獻祭敬拜公開反對,只能常常缺席,在所有人都參加的情況下,這些缺席就顯得非常扎眼。他們不比猶太教,猶太教是獲准可以不參加敬拜的,因為羅馬人知道猶太人的這一古老習慣,承認這是古老的宗教信仰,因此相互已經達成協議。

可是對新興的基督教,羅馬政府並不承認是一種宗教信仰,他們認為只有古老的信仰才是宗教。他們對基督徒的態度是:要麼基督徒放棄信仰向帝王獻祭,要麼用自己的身體為信仰獻祭。

「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

有一位年輕的女殉道者在獄中寫下的日記很能說明這一問題。

公元202年或是203年,在迦太基舉行公眾慶典活動時,一個名叫裴柏秋的年輕女人堅決要求受刑。因為她是基督徒,她不能參加敬拜活動。

「我被關進監獄,我很害怕,因為我從未住過如此黑暗的洞窟。」裴柏秋的關押引起總督的注意。而她雖然對黑暗感到害怕卻就是不改初衷,堅決要求被送進競技場。日記里描述的一場審問驚心動魄。裴柏秋的父親來到獄中,要她放棄信仰,對她百般懇求,均遭拒絕。直到最後,她父親幾乎要動手毆打她,總督派士兵上前攔住了他。

就連總督也看不下去,哀求她說「求求你了!你就不能合作一下嗎?」

裴柏秋回答說「不能,因為我是基督徒。」

當時還沒有大規模的禁止和逮捕基督徒,裴柏秋在獄中,有很多基督徒前來看望她。如果是大規模的禁止逮捕,完全可以將這些迦太基的基督徒一網打盡。但卻沒有這樣做。

讓人心碎的是,這個年輕的女人還懷著身孕。他們決定等她生產完就處決她。

對於一個年輕女人來說,剛剛生完孩子,就要拋棄自己的孩子去迎接死亡,是多麼殘酷的事情!她不得不將自己初生的嬰兒交託別人去撫養,卻將自己青春的生命交與野獸去撕咬,去毀滅。

她在日記中寫道「在夢中,我看見一架梯子高聳入雲,它是用青銅鑄造的,直伸展到天際。在梯子下橫卧著一隻巨龍,攻擊任何想要攀爬梯子的人。它不會傷害我,以耶穌基督的名。」

日記終止於裴柏秋被帶進競技場之時,這後面的日記則由其他人來替她完成,這裡敘述了一個英雄的故事:

「凱旋的日子來到了,他們行進在監獄通向圓形競技場的路上,滿有喜樂,彷彿正走向天國。她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帶進圓形競技場。讓野獸攻擊……

她進場時真的是神態凜然,鎮靜自若。她俯視著群獸,直至被幾頭野獸撕扯……一個年輕的角鬥士被派去結果她。而他……這一幕真是太感人了,他的手劇烈地顫抖著,他無法…他無法殺死她,於是她抓住他的手,將他的劍引向自己的喉嚨……」

我們雖不能看見,但也可以感受到裴柏秋遇難的情景,一個弱女子,卻能以如此震懾人的力量作出驚人之舉,著實讓人感動。

「流傳下來的殉道者的故事都是英雄的故事,這些故事堅定了活下來的人們的信念。」雖然這些英雄殉道者們在三世紀基督教受逼迫時,在基督徒里只是少數。但他們對後人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正是,「我們並沒有數以萬計的殉道者,但我們卻有數以萬計的敬仰殉道者的人們。」

裴百秋的殉道,對基督教地位產生了重大變化,無疑起到一個里程碑的作用。在此之前,比如二世紀,基督徒被審問行刑時,還是不為人知、默默無聞的小團體。影響範圍相當有限。就連執行死刑的人也沒搞明白所處決的這些人到底是什麼人。可一百年後,當裴百秋在公眾面前臨危不懼以身殉道時,造成很大影響,基督教已然成為了廣為人知的群體。並在以後的日子使基督教成為羅馬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使之成為不同於猶太教的一個組織,並以一個宗派教會的形式出現。

對當時的羅馬公民而言,基督教向人們提供了個人在世的平等和尊嚴的價值觀,以及對死後生命的盼望。並通過對貧困人伸出援助之手而贏得大批的皈依者。畢竟,那是一個以貧困人口占絕大多數的時代。

與猶太教一樣,基督教賑濟窮人,扶助孤寡。那時的羅馬社會還沒有社會福利,雖然也有一些富人為窮人施捨,但規模及影響遠不及教會做這些事情所產生的影響力大。基督教的確為加入教會的成員創建了一個社會性的互助王國。

從長期看,這是基督教取得巨大成功的因素之一。

到公元250年,基督教已經非常發展壯大,以至於需要一個更加強有力的教會組織來管理福利系統。它正變成一個國中之國。這讓羅馬政府不能再對基督教容忍,他們認為真正破壞羅馬政府秩序的就是基督教。於是在公元三世紀,羅馬政府第一次有組織地大面積、大範圍地圍剿基督徒。一般市民只要被冠以「基督徒」名稱,就可被定罪,判處死刑。而在此之前的逼迫只是小範圍的。

不可思議的是,圍剿以失敗告終,從而又湧現出一批新的殉道者。這些殉道者對影響後人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從而更加堅固了教會。

五十年後,戴克里先皇帝做了最後一次剿滅基督徒的嘗試。他將目標鎖定在公開身份的公職人員身上,但迫害又一次以失敗告終。部分原因是基督教組織已經在羅馬社會根深蒂固了。社會上眾多的人都是基督徒,不可能對眾多人實行剿滅,所謂「法不抵眾」。那時基督教已經發展壯大,具有相當規模。故此,羅馬政府迫害基督徒屢遭失敗的原因,從某種意義上講,要麼是不得人心,要麼是下手太晚。

在三世紀末,基督教已遍及羅馬帝國的各個角落,人們如潮水般地蜂擁皈依基督教。

在公元四世紀,基督教的地位出現大轉折。這就是敬拜阿波羅神而不是敬拜耶穌的君士坦丁大帝。他夢見一個異像,夢中他看見一個十字架出現在太陽里,太陽對君士坦丁來說十分重要。他有一個與太陽神有關的東西,而且經常自稱太陽神。但出現十字架是前所未有的,最奇妙的是,十字架下面還有一行字:

「In tuto nike」(憑此取勝)。

他將這個夢的意思理解為,憑著十字架的記號,他就能在穆爾維橋戰役中戰勝對手,成為唯一的皇帝。於是他讓士兵們將十字架的記號畫在盾牌上,結果這次戰役果然大獲全勝,他也因此成為羅馬帝國唯一的皇帝。

後來一次戲劇性的政治變化,他將政治中心遷離「永恆的羅馬」,至一個更具戰略位置的古城拜占庭,並將此城更名為君士坦丁堡。

經過穆爾維橋戰役,君士坦丁大帝對基督教採取讚賞的態度。他出資大量興建教堂、出資印刷聖經,從此帝國與基督教和諧共生。普通的基督徒可以自由敬拜他們的神;主教們的薪水也升為天文數字;基督教已成為帝國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意味著社會和基督教都要因此發生深刻變化。君士坦丁還出資支持耶路撒冷聖城重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耶路撒冷由一個羅馬皇帝所摧毀,又由另一個羅馬皇帝所重建。不同的是,它由猶太教的老聖地變成基督教的新聖地。

君士坦丁要求基督教組織更加統一,更加單一和嚴密,於是開始迫害諾斯提教派和馬西昂教派(諾斯提教派主張五花八門的福音書,其中以《多馬福音》為根基,強調個人認識;而馬西昂則相信只應有一部福音書為真。)這實際上是一次基督教內部對異端邪說的大清洗,由此確定了聖經正典。

原先,一個統治政權利用權力來迫害一個宗教,在短短的時間裡,又利用政權來維護同一個宗教,時間之短,令人瞠目。

轉眼間,十字架,這個代表死亡與失敗的可憎符號,從此成為勝利的、和平的象徵符號。這樣一來,從某種意義上說,《啟示錄》中的預言應驗了:

「世上的國,成了我們的主和他所立的基督的國。(11:15)」上帝的國與羅馬帝國融合為一。後來新興的國家美國,也是基督教國家之一。但卻是世上唯一承認自己是以上帝建國的國家,並寫進了憲法中。他們認為美國的建立和發展都因有了神的扶助,才得以立國振興。

木匠的兒子,卑微的拿撒勒人耶穌成為至高的王,成為基督。正如聖經上所預言的:至卑的,必升為至高,他必超過世上所有的君王。他的教會也成為了大地上的一種力量,一種不朽的、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因為,他就是獨一的真神,他就是生命!

世界歷史徐徐翻開新的一頁……

而今,縱觀歷史,凡被這力量感動的國家和人,凡得著這力量的國家和人,必得光照興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

主題

2757

帖子

103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37
3
格林 發表於 2013-1-15 10:00 | 只看該作者
你怎麼不談談教會當年是如何迫害相信進化論的知識分子的?是如何用火刑或絞刑把他們一一殺死的呢?還是你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歷史知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2156

帖子

2059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9
4
 樓主| 零雨其蒙 發表於 2013-1-15 10:23 | 只看該作者
談歷史大勢,小不點的逆流如何擋住歷史大勢?中國尊儒2000年,5.4打倒孔家店、文革批林批孔呢!如今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5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3-1-15 10:37 | 只看該作者
這種貼子應該放到「其它信仰」或者「基督家園」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6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3-1-15 14:26 | 只看該作者
扯淡了,他們是殺了太多的土著人,才佔有了那麼多地方和資源。你怎麼不寫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7
weihua99 發表於 2013-1-15 22:31 | 只看該作者
還是多多宣傳中華文化精華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8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3-1-16 06:35 | 只看該作者
基督教之所以被人恨,是因為這個宗教太喜歡燒東西了。以前燒「女巫」、布魯諾,現在變的文明點,不燒人改燒書了,頗有秦始皇遺風。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95

帖子

886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6
9
snakek 發表於 2013-1-17 08: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nakek 於 2013-1-17 10:26 編輯

基督教在西方國家,正在沒落,信教的人數下降。樓主的說法很片面。不要忘了基督教在歐洲長期是靠政教合一,依靠政權來推行的。還有7次的十字軍征,哪裡是和平推廣的?依靠殉道者來傳播,是一個神話而已。
「寞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10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3-1-20 01:44 | 只看該作者
早期的基督徒都是猶太人,也就是耶穌的門徒。作為猶太人,他們本該世世代代遵守上帝的律法,但他們卻跟著耶穌不守律法,背離了上帝,所以,上帝讓他們死的很慘,但他們的慘烈讓基督教會得以誇口說他們是「殉教」,明明是被上帝懲罰,卻非要說「殉教」,這就讓這個宗教本身背離上帝了。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8: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