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19世紀的「山寨」大國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2-12-29 22: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812年,美國的商人熱衷於「山寨」英國的快速紡織技術,而且野心比今日的中國大得多。



在1812年的夏天,載著商人弗朗西斯·卡伯特·洛厄爾及他家人的客輪被英國海軍的一個中隊攔截下,而所有船員及乘客被臨時關押在了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英軍基地。拘留洛厄爾的人員被告知他有盜竊動力紡織機械設計圖案——在英格蘭而言是十分嚴重的犯罪行為——的嫌疑,亦將他的行李徹底搜查了多遍。洛厄爾確實犯下了這則設計盜竊罪,不過謹慎的他早已將藍圖印入了腦海。

英國甚少應允外國人士參觀本土的棉花加工設備。然而,洛厄爾是當時波斯頓英制布料進口商業的主角,因此跟眾多英籍商人打下了紮實的人際關係。可以想象,洛厄爾是怎樣在參觀工廠時邊裝出意興闌珊的樣子,邊詳細地觀察與謹記齒輪的造設和織布機的速度種種細節。在那個紳士的年代,美國從英國偷竊技術興許是不名譽的做法。在今天,中國就是這個突發崛起的後進者,而美國卻成為了防範抵制技術外流的霸權。對於中國而言,如今美國所挑起的角色同兩百年前的英國毫無兩樣。今朝今日,美國海軍咫尺中國邊境的巡艇製造了無形的壓力,況且美國力挺台灣酷似當年英國支持南部邦聯的局面。對中國威脅最大的,則是美國針對中國政治現狀喊起的民主口號。

如同初期的美國,中國不可搖動的決心立於在經濟方面與競爭對手勢均力敵,並為此不辭手段搜集科學技術。不同的是,現代科技文獻管理的進步使偷竊科技的收益劇增。如今,若是洛厄爾有幸偷到手機械繪圖,那也只是些無尺寸且不精確的畫。(事實證明,洛厄爾的確十分幸運,因為為他製造紡織工廠的保羅·穆迪本身就是深資編織者。)在十九世紀中期,美國人還及其想要複製英國著名的當時被公認為世界一流的謝菲爾德鋼鐵。然而,美國最優秀的謝菲爾德工匠都未複製成功。(冶鍊謝菲爾德鋼鐵的關鍵其實是使用英國本地黏土製造金屬加熱的容器,這一點連英國人都不曾認識到。)

如今,業界普遍認為中國的技術間諜行為滲透進了絕大多數的美國科技企業。蘋果、波音、陶氏、杜邦、福特、摩托羅拉、諾斯羅普·格魯門、及通用汽車等等一系列公司都針對中國竊取技術及其他商業間諜行為成功提起過訴訟。

說回1812年,二十多年來機械大規模生產的發展進步終於開花結果,以致棉花製成品佔領了英國貿易收入的一半並成為國家最大的出口物品。以國內生產總值作為參照點,那時的棉花產業是現在美國汽車產業的三倍。高速紡織在當時是極其領先的技術,因此英國保密謹慎的態度如同今天的美國保護先進軟體與微處理器上的技術成就。英國國會立法嚴厲制裁貿易機密的轉讓行為,並禁止熟練紡織工人移民。

然而,那時的美國人並不屑於英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行為。美國的獨立戰爭就因宗主國過分的經濟限制而吹起號角。從他們的角度上看來,英國布下的層層技術障礙分明是打壓美國無法脫離低端生產並繼續充擔原材料出口地的殖民主義策略。1790年,美國的第一條專利法案列明:「任何人或團體」都可以申請專利,但是在1793這條法案被修改為僅美國公民可申請美國專利。

現代中國的貿易與專利制度也一樣無視外國人。眾多外國發明的中國翻版都享有」使用"專利。除非外企接受中國國家對源代碼進行「審查」,否則他們的高價值晶元將無法獲得進口許可證。許多外企因重視眼前之利而獻出了高科技機密。曾與國內合作開發高速鐵路而提供了磁力懸浮技術的德國公司現已無法勝出本地的競爭者。就在去年夏天,通用電氣也為了簽下合作項目而妥協了珍貴且具有重要軍事價值的航空電子科技。

說起來,當年美國的野心比如今中國大多了。美國初期創業者曾大膽宣傳招聘那些無顧法律嚴懲的英國技術工為他們偷竊設計圖紙。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的財政代理人坦奇·考克斯創造了誘惑機密倒賣者的獎金系統,並且派間諜偷竊圖紙;只不過,他最終被逮捕了。雖然許多技術工被美國的獎金所吸引,大多人畢竟沒有製造機器或者運營工廠的經驗和背景。

這一切的突破點來與塞繆爾·斯萊特。他小時候做過早期拓展機械棉花紡織的傑迪代亞·斯特拉特的契約傭工。斯特拉特發現這個小男孩十分有天賦,便聘斯萊特為助理,幫助自己建設新棉花加工廠。(斯萊特在契約里簽名保證他會 「忠誠地守護斯特拉特的商務秘密」。)斯萊特對自己在英國的前途十分擔心,於是21歲的他帶著同樣深厚的紡織專業知識去了美國。他使用假名移民美國,而後應了莫斯·布朗的招聘啟事。布朗是普羅維登斯的巨賈,曾因假機械設計圖吃過不少虧。布朗對斯萊特十分滿意並且合股贊助了工廠。在之後的十五年裡,斯萊特、布朗寧以及他們的合作夥伴與員工打造出了新英格蘭與東海岸中部諸州的機械絲線紡織帝國。美國前總統安德魯·傑克遜稱斯萊特為「美國工業革命的先父」,而英國人則叫他 「叛徒斯萊特」。

事情的發展就是,斯萊特與洛厄爾聯手推動了美國經濟與大規模製造業的快速發展。現代美國高科技對中國發展的意義相似。指責中國缺乏商業道德並無意義——國與國之間的棋局根本沒有道德可言。假想十九世紀的美國發明了可窺探英國工廠的魔術望遠鏡,他們絕不會因道德而猶豫。創新重商主義應是美國最合理的反應:若洛厄爾投胎成為今日美國的諮詢師,他該忠告那些跨國公司,再友好熱情的中國人都不是他們該邀請參觀生產設施的人。(來源:譯言網)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1: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