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經濟 跌落懸崖?

[複製鏈接]

1776

主題

1806

帖子

256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mmy00210909 發表於 2012-12-16 16: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奧巴馬來說,僅僅避免國家陷入經濟深淵並不夠;他有機會去整頓美國的財務狀況

Dec 15th 2012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財政懸崖」是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所創造的術語,指2013年初美國經濟將面臨增稅和開支削減的打擊(除非政界就如何規避達成協議,否則這種打擊無可避免)。伯南克並不以獨特辭藻而知名,但「財政懸崖」這個術語激發了人們的靈感,一些歌曲和電視脫口秀隨之產生——諷刺歌手默爾。哈澤德輕聲哼唱:「財政懸崖是一塊危險地帶/預算蕩然無存,成人並未卻步」。而喬恩。斯圖爾特在《每日秀》中稱財政懸崖為「懸崖末世決戰之災」【注1】。

還有一些更為嚴重的後果。財政懸崖的陰影讓公司投資萎靡不振。美國的消費者信心已經開始動搖。經濟增長正在放緩,第四季度增長率可能僅為1%。全球的決策者焦慮不安:澳大利亞央行把財政懸崖視為隱憂,日前下調了利率。

這種擔憂可以理解,但有些過分誇大了(見另文)。在短期內,經濟災難的風險很小。真正的威脅在中長期——同時這也是奧巴馬真正的機遇所在。

個中要點【注2】

如果立法者無所作為,2013年美國將面臨高達 GDP 5%的財政緊縮(與希臘的規模持平)。這種緊縮用不了幾個月就會讓國家陷入衰退。假如奧巴馬和國會之間完全處於僵局,這場災難將來得更快——因為除非美國立法者投票在明年三月前後提高「債務上限」(財政部所能發放債務的最大限額),聯邦政府將無力負擔其開支,還可能無力向持券人支付利得。在自身違約所帶來的危害面前,即使是財政懸崖的負面影響都相形見絀。

然而,然而,恰恰是因為長期僵持會帶來如此嚴重的後果,所以這樣的局面基本上絕不會發生。在今年十二月底前,或者是在2013年早些時候,奧巴馬和國會裡的共和黨人有可能就避免大多數增稅和開支削減達成協議,並提高債務上限。這項協議的要點漸漸變得明朗一些了:共和黨人似乎已經在奧巴馬面前做出了讓步,同意國家向富人增稅(可能通過同時限制稅金扣除並提高稅率來實現)。

但美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仍然不能掉以輕心——有兩大原因。其一,2013年仍然可能有一次規模過大的財政緊縮,這將取決於協議的各項細節。其二,也更為重要的是,美國所面臨的最大長期財政挑戰在於福利開支。不管達成何種財政協議,都必須對社會保障(養老金)、(老年人的)醫療保險和(窮人的)醫療補助進行改革。奧巴馬一直要求在接下來的十年內進行16000億美元的增稅,但只同意削減大約4000億美元的福利開支。他需要加大福利開支削減力度,來誘使共和黨人達成協議。況且,這麼做也是正確的選擇。

美國不僅有機會整頓國家財務,還有機會去整頓為國家財務打下基礎的、高度兩極分化的政壇。共和黨人堅信增稅會破壞經濟;自從1990年以來,國會裡的共和黨人從來沒有投票支持過提高所得稅。同樣,民主黨人堅信醫保和養老金方案神聖不可侵犯。美國上一次對養老金進行徹底改革是在1983年。從那時起,政界在醫療成本猛增、人口老齡化的情況下加大了相關的撥款力度——結果產生了越來越大的財政漏洞。美國基礎的「結構性」預算赤字約為 GDP 的7%,在發達國家中僅次於日本。

自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的意識形態僵局恰巧催生了一種明智的短期財政政策。美國用刺激方案緩和了經濟衰退的衝擊;並通過放鬆財政政策為經濟復甦提供了支持。在很多其他發達國家進行範圍更大、節奏更快的財政緊縮時,美國此舉對全世界有利。

如今經濟復甦不振,同樣的道理也是說得通的。在債券收益接近歷史最低點的情況下,美國不需要也不應該過快地收緊財政政策。在2013年進行一些緊縮,這既在預料之中,又具有可行性。大多數預測人士估計,過去總是臨時措施的政策(比如個人所得稅減免)到期之後,緊縮量將約為 GDP 的1.5%。但最低限度的協議將導致緊縮量過大這種風險也是存在的。比如,如果協議讓減稅僅僅適用於中產階級,就意味著2013年美國的緊縮量將約為 GDP 的3%。這樣的緊縮速度太快了。

為了繼續實現經濟復甦,必須將協議放寬。應當把重心放在長期的福利改革而非短期的福利削減上。這在政治層面是明智的,因為共和黨是優先考慮福利改革的。在經濟層面,這也是明智的。美國針對老年人的開支的增長速度比其他發達國家的大多數都要快。這部分是因為緊縮措施在歐洲已經帶來了一些極為艱難的養老金改革,但主要還是由於美國的醫保開支不但數額很高而且增長迅速。

大額協議

奧巴馬有機會去改善這種情況並進行福利改革——自羅納德。里根以來,還沒有哪位總統這樣做過。美國在奧巴馬連任后恰逢財政懸崖,因此共和黨人被迫在增稅方面表現出一些靈活性。這種勝利讓奧巴馬對民主黨內的左派有了影響力。如果他用這種影響力來迫使美國實行真正的改革——降低養老金繳納指數、加大醫保福利的經濟情況調查力度等等——他將讓美國長期的財政狀況得到改觀。

令人遺憾的是,奧巴馬迄今為止並未表現出足夠的魄力。他宣稱養老金不應當成為任何協議的一部分,而且能夠通過降低繳納給醫院等醫保機構的款項來控制醫保開支(而非削減福利)。私下來說,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據說奧巴馬想要簽訂一項大額協議:不僅避開財政懸崖,而且讓美國走上一條可持續的財政軌道。這筆協議並非遙不可及。奧巴馬應當伸手抓住這個機會。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Leaders


譯者註:

1. Cliffpocalypsemageddonacaust 是由美國電視主持人喬恩。斯圖爾特在《每日秀》節目中創造的詞,由 Cliff、Apocalypse、Armageddon 和 holocaust 縮略複合而成,是對財政懸崖的戲謔提法。文中根據構詞成份譯為「懸崖末世決戰之災」。

2. the long and short of sth:
(idiomatic) The gist; the essence or substance; the most important or salient features. 即「要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