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DF21D導彈已服役 目標不限美國艦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rain668899 發表於 2012-11-15 09: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11月6日文章】題:中國的「航母殺手」:「東風」-21D(作者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戰略學副教授詹姆斯.R。霍姆斯)

  時事評論員一直在熱議中國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東風」-21D被很多人稱為「航母殺手」,據說已於年底進入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導彈部隊)開始有限服役。時事評論員認為,美國太平洋艦隊是反艦彈道導彈的主要目標。這種看法無疑是正確的。但是,正如美軍指揮官正在制訂的計劃是以對付最難啃的骨頭(即能力最強的未來敵人)為目標,並認為由此獲得的能力可以應對包括「小問題」在內的各種挑戰一樣,人民解放軍指揮官用反艦彈道導彈,不僅可以應對美國海軍捲入其中的反介入行動,而且還可以用來打擊不那麼可怕的艦隊。這是北京手中看不見的大棒。

  揮舞大棒的胳膊也很長。只要看一看五角大樓中國軍力年度報告中的亞洲地圖就可明白這一點。據美方估計,日本、菲律賓、越南以及印度的大部分地區,都在反艦彈道導彈的射程之內。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因此可以對東海和南海、西太平洋腹地、孟加拉灣以及阿拉伯海發動打擊——而且不必在中國境外部署發射架。

  如果說美國海軍似乎因反艦彈道導彈而惶恐,那麼亞洲國家規模較小的海軍能做些什麼呢?這要看艦隊的情況了。經費相對充裕的印度海軍或日本海上自衛隊可以選擇給自己的最新水面艦(如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宙斯盾」驅逐艦或印度海軍的「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加入隱形特性。解放軍能否發現海上目標仍然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如果沒有精確的實時火控數據,最致命的反艦彈道導彈也沒有厙武之地。軍艦越難發現,在反艦彈道導彈攻擊中躲過一劫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亞洲各國海軍還可以通過潛入水下來徹底避免這個問題。其實,東京已經宣布擴大柴電潛艇艦隊的計劃(日本柴電潛艇已經步入世界質量最佳之列)。新德里也在建造自己的柴電潛艇,同時逐步發展威懾力量——裝備核動力攻擊潛艇。今年早些時候,印度海軍收到姍姍來遲的俄羅斯「鯊魚」II級核潛艇「獵豹」號。已經改名為「查克拉」號的「獵豹」號,將幫助印度水兵熟悉現代核動力潛艇的運行情況,從而展示水下戰的新前景。採購潛艇的也並非只是主要亞洲國家的海軍艦隊。越南計劃採購6艘俄制「基洛」級潛艇成為頭條新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其他東南亞國家也有自己的水下艦隊。

  然而從長期看,反艦彈道導彈的威脅或許催生更加雄心勃勃的反制措施。加固海軍基地從而防範先發制人的打擊顯然是一種措施,儘管因耗資巨大而令人難以接受。亞洲各國還可以重新考慮本國海軍的結構。筆者已經開始轉而信奉這樣一種觀點:東亞各國海軍艦隊應該將火力分散在許多便宜、可以大量建造的小型戰艦中,因為這些小型戰艦可以採取狼群戰術,還可以在敵方難以發現或攻擊的安全場所避難。然而努力使官員接受快速巡邏艇可能是件很難的事情。這將意味著不再重視日本海上自衛隊「直升機驅逐艦」那樣的輕型航母或台灣海軍「基德」級導彈驅逐艦,而將重點放在「相貌平平」的小艇上。不過,對於處於日益窮困的環境之中的海軍來說,這看上去是最佳戰咯選擇。

  這個建議不涉及印度。新德里的雄心跨越整個大洋,或許還有其他地區,因此可以說無法將強大海軍建立在短程導彈艇的基礎之上。加固基地、進行水下作戰並採取積極和消極的高技術反制措施,是印度的主要選項。總之,印度海軍在很大程度上處於和美國太平洋艦隊一樣的困境之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8: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