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十八大觀察】中國式政改 「頂層設計」出台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11-13 0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11月11日 23:45     來源:僑報    作者:蕭冬

【僑報特派記者蕭冬北京報道】中共十八大前後,大陸輿論界掀起有關政治體制改革的激烈討論,官方媒體、高層官員也在呼籲,呼應。甚至有人說,今天的「政改大討論」與30多年前「真理大討論」異曲同工。有學者甚至樂觀地認為,支持全面改革的輿論氛圍已經初步釀成,改革條件也已基本成熟。

因此,十八大期間,全球關注,中國改革線路圖如何繪製,切入點如何抉擇。十八大召開之際,《僑報》記者遇到的外媒記者,都說他們關注十八大,一是人事調整,二就是政改問題。 而具體的關注點,從途徑觀察,政改是整體推進,還是局部突破?從步伐來看,政改是激進劇變,還是穩步推進?從內容來看,是否包括行政、司法、官員財產申報等具體內容。

一、拒絕易幟:中共改革走既定道路

十八大之前,海外媒體炒作的一個議題,就是十八大黨章修改將「去毛化」。去或不去,這成為一個指標,政改將走何方向。8日,胡錦濤在十八大開幕式所作的報告中,提及中共指導思想時,濃墨重彩提及了毛澤東思想。這等於給十八大定了調子,也給政改定了調子:中共還將走既定道路。

但中共並不放棄改革旗幟,堅拒外界關於政治改革已經停滯的說法。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7日提問中國會不會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新聞發言人蔡名照回應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始終把政治體制改革擺在改革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堅定不移地加以推進,並且取得了重大進展。」 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回答將其描述為「改革派」的法新社記者提問時表示,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的戰略選擇,每一個黨員都是改革者。

在胡錦濤所作的大會報告中,通篇的主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胡錦濤說,「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得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在改革方向上,胡錦濤明確指出,「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媒體解讀,這已經是明確地拒絕照搬西方式政改的道路,而是要走一條非左非右的「中道」。

中共以「國情論」 來抵擋外界「一黨執政」的攻擊。蔡名照回應美國廣播公司關於中共「一黨執政」說法時,說,「關於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領導地位,這是歷史選擇的、人民選擇的。」 中國政改「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

從政改分量上看,提出「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約3萬字的十八大報告中,政治體制改革單獨列出,作為一個重要部分進行闡述。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政治學教授王占陽在接受《僑報》採訪時表示,十八大報告中談及的「政改」是自十三大以來歷次黨代會中講的篇幅最大的一次。

因此,中國政改的關鍵詞是「積極」與「穩妥」。在改革方式上,中共會汲取蘇聯的教訓,不會通過「畢其功於一役」的狂飆突擊式和推倒重來的「休克式療法」,避免引發社會的巨大震蕩。

二、頂層設計:制度建設擺在首位

「頂層設計」成為中國政改大討論中的一個熱詞。蔡名照7日在談及改革時,提到「總結30多年改革開放的經驗,在今後的改革中,我們將更加註重頂層設計、更加註重系統配套、更加註重以人為本」。

中國1978年開始的經濟改革,恰恰不是「頂層設計」的產物,而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結果。但這種「試錯」式的改革,導致一些深層矛盾的積累。中共中央黨校吳忠民教授曾說,目前中國社會矛盾倒逼改革,中共要變被動為主動,必須以「頂層設計」的整體化推動型改革逐漸替代社會矛盾倒逼型改革。

按照胡錦濤報告所述,中國政改的大方向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根據這一總體思路,報告提出了「三個注重」: 更加註重改進中共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更加註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更加註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民主形式上,中共強調「協商式民主」——「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我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並將其作為政治體制改革重要內容進行了闡述,這就拒絕了西方的「分立式民主」。

王占陽教授談到,十八大涉及政改內容比過去具體很多,如對於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改革、人大代表構成的改革,這就是對社會呼聲的一種回應,也是實現權力制衡的初步措施,同時也是政改的一個首要問題。

三、權力監督:財產公開浮出水面

政改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權力監督問題。不受約束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西方以「三權分立」的外部監督方式顯然不為中共所接受。中共的提法是,「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特別是提出要確保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國家機關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規範化等。

今年,薄熙來案爆發,其家人瘋狂謀財害命,震驚中外。最近中國陝西戴有十幾塊名表的「表叔」曝光,廣東擁有21套房產的「房叔」在申報財產的時候卻說只有兩套,現行財產申報制度弊端暴露無遺。官員財產有申報,無公示,往往流於形式。

在十八大上,官員財產公布問題成為媒體焦點。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在9日在回答怎樣管好家裡人、管好身邊人問題時回答,「根本上還是要靠制度。」他透露,上海市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要逐步實行財產公開制度。俞正聲表示,只要中央決定,自己很容易公開財產,「因為我沒有多少財產。」

在回答英國《每日電訊報》記者關於官員財產公布的問題時,汪洋說:「這個問題中央已經有了明確規定,廣東現在也在探索。我們會沿著這個方向繼續走下去,相信中國官員會按照中央的有關規定逐步使我們的財產都能夠公開。」

中國人民大學毛昭輝教授在接受《僑報》訪問時,認為報告中反腐的「頂層設計」有突破,與過去相比,更多地強調了體制外監督、法制化監督。毛昭輝認為,財產公示阻力很大,但只要有決心解決這個問題,一切阻力都可以克服。

四、選舉改革:烏坎經驗再被提起

「頂層設計」還有一層含義,如司法改革、行政體制改革、選舉制度的改革。以司法改革為例,薄熙來事件的啟示是,要防止此類事件重演,必須從根本上改變「人大於法」、「權大於法」的制度基礎。中國的首部司法改革白皮書《中國的司法改革》在薄案的背景下推出,明確地將司法改革歸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行政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十八大報告中出現了「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的表述,這意味著大部制改革即將緊鑼密鼓地展開,並逐步從中央推廣到地方。廣東省常務副省長肖志恆介紹,廣東省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試」。100項原本由政府審批的內容被宣告停止,或者向民間組織轉移。

選舉制度的改革也是重要一環。十八大上,有外國記者提到了廣東對烏坎事件的解決方式的借鑒意義。烏坎方式,不僅僅是和平解決群體性糾紛,在中國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化的情況下,破解維穩難題方面的探索,更是實行基層民主,由民眾選擇領導人的探索,烏坎經驗能否在更大層面上推行,也值得期待。汪洋曾經說過,烏坎選舉並沒有任何創新,只是糾正了走過場。中國政改,也需要終結長期存在的玩形式,走過場的積弊。這使得人們期待,中國政改,能否在落實二字上見真章。

87

主題

1128

帖子

62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7
沙發
裘世石 發表於 2012-11-13 09:18 | 只看該作者
其實不管怎麼改革,讓老百姓切切實實提高生活水平才是王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3: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