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研究生種地父服毒」究竟是誰犯得錯?

[複製鏈接]

47

主題

55

帖子

13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布希 發表於 2012-10-20 15: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現代快報》10月18日:河北人苗衛芳2008年考取河北大學研究生,畢業后,苗衛芳沒能找到一份理想的「鐵飯碗」工作,最終回到村裡種地。苗衛芳回鄉后,其父苗風山感覺壓力巨大,選擇了服毒自殺。一些村民以苗衛芳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看他,這麼多年學都白上了,以後不要跟他學。」
  又一起「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新聞,閱后既同情也很無奈,一個農村家庭千辛萬苦供養出一個研究生,本指其望光宗耀祖,誰想到最後回家種地,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苗父受到的刺激也是常人無法想象,選擇選擇服毒自殺似也是有情有可原。但如此悲劇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值得反思!
  原因有一:反映「鐵飯碗」侵蝕了一代人的就業理念。不可否認,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式下,由於工資福利待遇等問題,人人都想端上「鐵飯碗」,這是當前不完善的就業體制導致奇異現象,因為只有端上「鐵飯碗」才能成為人上人。因此「農民研究生」苗衛芳一心想找「鐵飯碗」——當公務員……可見,他就業無著,與他找工作挑肥揀瘦,好高騖遠有關。同時也反映出目前讀書、升學已被社會嚴重功利化和工具化。
  原因有二:反映研究生培養質量下降,就業難。2012年中國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達到58.4萬,教育部叫停了本科擴招,研究生擴招卻愈演愈烈,北大、清華等一些頂尖名校研究生人數甚至早已超過本科生,教育保障跟不上人數增長,研究生畢業生市場現在普遍存在「供大於求」,以前「物以稀為貴」好日子一去不回,此外如苗衛芳一樣一些的碩士畢業生還存在「眼高手低」的心態問題。對於一個剛剛畢業的研究生來說,如果之前沒有什麼豐富的工作經驗,而以40歲「高齡」去應聘一份嶄新工作,那可能對苗衛芳本人來說非常難。
  原因有三:反映農村社保救助政策仍需加強。苗父服毒自殺固然與臉面有關,但也與當前農村尚很薄弱社保救助政策有關。服毒者苗風山坦誠:自己尋短見,一方面就是因為疾病纏身,無錢醫治。苗風山67歲,前幾年腰椎脫落做手術后留下後遺症,喪失勞動能力。其母有糖尿病,每天打三針胰島素,苗衛芳家徒四壁……如此貧困家庭供養一個研究生,本指望能改善家庭生活。正如一位網友質問「假如苗風山的家境好,回家務農又何妨?假如農村社保健全,惠及每一個農民,即便兒子沒找到好工作,也不至於對人生徹底絕望。」
  總而言之,研究生苗衛芳為了生存,回家種地需要同情和關懷,而不能一味嘲笑和指責,在別人的傷口撒鹽;同時有關部門也有必要認真思考我國研究生擴招帶來的就業困難惡果,以及農村社保政策亟待調整、加強的現狀。


「研究生種地父服毒」究竟是誰犯得錯?
「研究生種地父服毒」究竟是誰犯得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6: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